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科技金融:案例研究及评析

中国科技金融:案例研究及评析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Klapper对保理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进行辨析后认为,保理融资能够有效转移供应商信贷风险,解决供应商融资问题。钟洁从现代保理业务的发展特点入手,分析了保理业务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新发展和发展前景。康力文以苇禾保理公司背景及其基本业务为案例,重点解析商业保理业务中的内外部问题。针对保理公司、行业协会、中小企业各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这些都是保理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石璋铭、李永金认为,在保理业务中,

中国科技金融:案例研究及评析

1.关于国内外保理业务发展研究

Bakker(2004)研究了东欧八个国家的保理业务市场,通过测算保理业务量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各个国家的保理业务发展程度。他指出,影响一个国家保理业务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出口银行资本金宏观经济水平以及司法的效率

Klapper(2006)提出以应收账款为担保的贷款取决于过去已经形成的销售返还款项,故保理业务核心关键点是借款企业的信用平和更新应收账款的水平。Klapper对保理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进行辨析后认为,保理融资能够有效转移供应商信贷风险,解决供应商融资问题。

高晓明(2005)通过对中国保理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与保理业发展相关的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技术的研究,系统分析了保理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提出了保理产品的定价原则,即成本定价、竞争定价和关系定价,但是实际保理产品的定价过程十分复杂。发展我国保理业务的基本思路是:单保理机制更具有优势,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是保理公司第一要务,市场需求的变动推动了保理产品的创新,保理产品和操作模式日趋灵活多变。这些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凌云(2014)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已经试点的33家商业保理企业的业务开展现状展开的问卷调查,得出商业保理公司发展普遍存在国内保理业务规范缺失、信用管理政策不配套、商业保理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单一、人才队伍严重短缺等问题。

钟洁(2016)从现代保理业务的发展特点入手,分析了保理业务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新发展和发展前景。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实体经济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加大,保理业务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应收账款的增加刺激了保理业务的市场需求;二是银行保理占主导,商业保理发展势头强劲;三是产品日益创新丰富;四是风险控制面临新挑战。

蒋敏聪(2015)指出了我国银行保理与商业保理的区别,得出商业保理对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意义重大,易于获得市场消费者信赖。但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防范风险:谨慎审核买卖双方交易情况,合理确定融资期限,重视合同文本,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加快商业保理人才队伍建设

邵煜晗(2016)以一个案例还原了商业保理业务的实操全过程,分析出目前商业保理业务开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其一,近九成的商业保理公司成了僵尸型公司,重要原因是公司自身资金融资渠道单一;其二,相关保理财税准则法律法规的缺失,加大了商业保理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难度;其三,国内信用环境的不成熟,减慢了保理商对企业资信调查的进程;其四,国内一些保理公司业务流程的紊乱使得业务效率降低,并且缺失对项目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增加了整个行业的风险。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借鉴其他国家丰富的经验,从保理商、政府、企业多元视角出发,提出了促使我国保理行业健康且快速发展的建议,如保理公司融资渠道的扩展,专业性保理人才的培养,相关配套法律、财会准则的完善,等等。

刘文文(2018)认为,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存在以下限制因素:一是国际保理业务法规建设滞后,行业监管缺位;二是我国信用安全环境较差;三是商业银行作为国际保理业务的主要保理商,制度建设、硬件条件、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不足;四是我国外贸企业普遍缺乏对国际保理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对国际保理业务拓展提出四点对策:一是建立有效的国际保理业务法律体系;二是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三是加强商业银行软、硬件设施建设;四是增强企业保理意识,提高财务制度标准。

康力文(2018)以苇禾保理公司背景及其基本业务为案例,重点解析商业保理业务中的内外部问题。内部问题主要是保理公司自身融资方式单一,提供的保理种类较少,保理项目风险评估缺乏统一的步骤和方法,缺乏专业性人才;外部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完善。针对保理公司、行业协会、中小企业各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郑加梅、陈霜华(2018)以上海浦东地区的商业保理企业为典型样本,采用DEA效率分析法评估分析商业保理行业效率,得出结论:企业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外资保理企业总体效率高于内资保理企业,企业经营年限越长整体效率越高。当前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的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平均效率得分仅为0.282。大多数商业保理企业处于无效状态,主要因素是技术无效率,而不是规模无效率。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提高业务效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是我国商业保理行业下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吴传旺(2018)认为具有放款速度快、融资小额化、融资频率高特征的云链金融商业保理,其面临的各种融资问题可通过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寻求更多资金端协调发展、面向优质集团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深入应用区块链技术等方式解决。

凌智(2018)认为不同种类的保理业务各具优势,如:减少资金积压,降低成本;缩短流动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并得出了应收账款保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增强销售能力,化解企业潜在财务风险,改善财务会计报表结构。这些都是保理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关于保理业务融资模式应用研究

赵永军(2013)分析了工程建设行业的特点,得出商业保理融资是较为契合工程建设行业的融资方式之一。他总结了工程建设保理的优势,通过分析不同工程建设保理的模式和类型,认为方式灵活、操作简便、产品适应性强的工程建设保理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www.xing528.com)

胡仕炜(2018)认为,保理业务的基础是出让人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保理商获得融资,暗保理业务可以隐藏出让人的财务状况,并指出为更好地发展保理业务,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应对暗保理中的债权转让通知进行特殊的规范。

赵海荣(2018)认为,在保理关系中,融资是基于应收账款的质量,而不是借款人本身的信用状况。中小企业由于信用记录不完善、没有抵押品、缺乏专业知识和资源管理其贷款与应收账款业务,在贷款中存在风险较高、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因此更适合保理融资方式。即使保理融资具有各类优势,信息基础设施和信用体系、商业法律环境、税收和监管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因素还是制约了保理业务的发展。

石璋铭、李永金(2018)认为,在保理业务中,供应链金融风险按照风险重要程度排列,信用风险居于首位,其次是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因此,提高保理业务中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房丽媛、张子彪、程雪(2018)通过对房地产行业供应链金融保理资产证券化应用的深入研究,认为供应链金融保理资产证券化通过围绕核心企业反向延伸,既能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难题,同时也能实现核心企业对应付账款和现金流的有效管理。供应链金融与保理融合是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王李(2018)指出民营施工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模式单一、在行业中话语权不足、回笼资金困难等问题,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对策一是与开展供应链业务的商业银行合作,二是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供应链金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供应链下游企业的融资问题。

田奇(2018)探讨了保理业务期限与融资成本,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测算,最后得出结论:虽然金融保理公司提供的融资利率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及市场有价证券利率,但采取金融保理业务融资时节约了总成本,金融保理业务具有很大的优势。

梁金祥、李宝德、梁正大(2016)指出,商业保理公司处于起步阶段,自身资金有限,同时还面临着资金来源受限的问题,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可寻找更加有效的融资渠道来盘活自身的资产,并获得流动资金。

陆昊天(2018)认为,利用财务信息系统获得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可为商业保理公司管理等工作提供高含金量的信息服务,从而降低保理商风险。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可有效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进行自动化财务管理,这在商业保理模式中应用意义重大。

熊阳春(2016)认为,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人才问题是根本问题。从地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角度出发,为提升院校办学及教学质量,提出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进行系统化教学改革: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为前提,以强化课程教学改革为导向,以加大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为保障,最终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需要。

张法、张秀娥(2018)认为,应收账款反保理融资创新应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对于供应商而言可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盘活应收账款,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可获得更加稳定的供应和分销渠道,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实现三方共赢。

支磊(2017)指出,保理资产证券化是解决保理公司发展商业保理业务中自身融资方式单一问题的重要方式。2015年5月,上海摩山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发行了我国第一单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产品,意味着我国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证券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文献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于保理业务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有关保理文献的介绍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相对而言,国内对保理业务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保理业务的研究是在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之后开始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者们对国内外保理业务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认为,保理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理业务产品单一、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缺失、专业人才队伍缺失等,问题研究较为宽泛,缺乏深入分析,提出的对策不太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随着商业保理业务的迅速发展,国内学者对保理业务融资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保理业务类型多样化,创新业务层出不穷,在工程建筑、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应用较广,但是大多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未取得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学者主要以整个保理行业发展和某一种保理业务融资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得出普遍性地优化某一具体保理融资模式的建议,而针对开展商业保理业务的某一实体企业如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现状的具体分析或者对策建议几乎很少涉及。本章以具体开展保理业务的保理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C公司商业保理业务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找出商业保理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商业保理公司所处的发展环境及现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开展保理业务的其他实体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