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舰文物:中山舰饭勺和碗露面

中山舰文物:中山舰饭勺和碗露面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8 年10 月24 日, 参加武汉保卫战的中山舰在武汉金口的江面上逡巡, 上午9 时左右, 一架日本鬼子飞机飞到江面进行轰炸。中山舰打捞出水时, 打捞出各种文物五千余件套, 其中珍贵文物1716 件套, 一级文物60 件套。因此, 这只饭勺是中山舰出水文物中唯一的饭勺,也是唯一一件印有“中山舰”字样的文物。毫无疑问, 这些物品有很多是从中山舰上流失出来的。中山舰的两只碗进入大上海之后, 从此藏入深闺, 久未露面。

中山舰文物:中山舰饭勺和碗露面

1937 年7 月7 日,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施全面入侵, 北平及天津不到一个月落入日军手中, 整个华北平原暴露在日军面前, 11 月12 日日军攻占上海, 南京有陷落的危险, 国民政府于是宣布迁都重庆市。 在上海、 南京沦陷后, 中国政府及民营部门、 大批难民, 以及各种战略物资大举西迁至西南重庆, 其中大部分因运输不及仍滞留于武汉。 加上武汉原有的工业、 经济、 文化基础, 到1937年年底, 武汉已成为国民政府的实质首都。

日本方面, 由于1937 年开始的诸次军事行动让日本感到兵源匮乏开始逐步增兵, 增兵加上前线开销使得日本平时经济体系无法负荷; 军费的开销迫使近卫文磨于1938 年改组内阁, 并于同年5 月5 日发布国家总动员法,日本自此正式进入战时经济体制。

战时经济体制的推行使得日方急欲在短期内迅速逼垮国民政府, 以便聚集更多的资源进行北进以及南进政策。正如日本天皇裕仁在武汉会战前的御前会议中所说, 要给国民政府最后致命的一击, 迫使中国投降, 不愿再见到“帝国雄师百万受制于中国”。

因此, 日本对于武汉会战是倾举国之力, 孤注一掷。而国民政府也集结重兵, 保卫大武汉。

1938 年10 月24 日, 参加武汉保卫战中山舰在武汉金口的江面上逡巡, 上午9 时左右, 一架日本鬼子飞机飞到江面进行轰炸。 中山舰上的重炮早拆下来去布防江防阵地, 舰上只剩下几挺高射炮机枪。 见到敌机来了,舰上官兵们用高射炮和机枪射击敌机, 敌机很快飞走了,这显然是日本鬼子派的一架侦察机, 它来侦察中山舰的火力设置。

当天下午4 时, 六架鬼子的飞机飞到金口的上空, 对中山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中山舰上的官兵在舰长萨师俊的指挥下, 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但终因寡不敌众, 全舰官兵为保卫大武汉壮烈殉国。

中山舰沉没在长江金口段江底, 一年又一年, 江水落了又涨, 江岸的花开了又谢, 春风秋雨, 世事变迁。 日本投降了, 蒋介石台湾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山舰在长江里沉睡着, 等待着重见天日的一天。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民对抗日英雄的愈加怀念, 中山舰打捞的事情一次次提上了议事日程, 力争打捞中山舰的省有好几个, 最终湖北省获得了打捞权。

1997 年, 在国家文物部门和湖北省政府的共同努力下, 沉没60 年的中山舰在金口江面被成功打捞出水, 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 中山舰进行了全面的修复, 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兴建的中山舰博物馆里陈列展出, 对后代进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

中山舰打捞出水时, 打捞出各种文物五千余件套, 其中珍贵文物1716 件套, 一级文物60 件套。 经过精心筛选, 按文物分类, 1999 年, 中山舰博物馆正式开放时,在展示厅里, 陈列展示了320 件套珍贵文物。 在这些珍贵文物中, 有一只长约14.5 厘米的白瓷饭勺, 瓷饭勺底部烧制有一个褐色的圆圈, 圆圈内印有三字楷书“中山舰”和编号“25”。

印有“中山舰”的饭勺

在中山舰打捞出水的文物中, 未发现与之配套的其他餐具, 甚至连印有“中山舰”三字铭文的其他物品都没有发现。 因此, 这只饭勺是中山舰出水文物中唯一的饭勺,也是唯一一件印有“中山舰”字样的文物。

我的文章写到这里, 得要回过头来写写20 世纪50 年代的故事。

那是1958 年大炼钢铁的年代, 长江航道局和江苏某打捞队等几个单位, 为了清理长江航道和炼钢所需, 曾先后在当时的武昌县(现为江夏区)金口镇中山舰沉没长江水域进行过打捞作业, 并曾打捞出锅炉、 银圆、 车钟、 望远镜等物品。 毫无疑问, 这些物品有很多是从中山舰上流失出来的。 1938 年在日机炸沉中山舰的那一刻, 中山舰沉没, 舰上的物品随着舰身倾斜, 落入长江, 然后又被江水年复一年地冲击, 散落在长江航道的四处, 因而被人打捞起来。

那时人们文物意识差, 也没有相关部门过问, 那些破锅炉、 车钟之类的废铁捞起之后, 被拖去炼了钢铁, 而银圆、 望远镜之类的东西, 可能落入个人之手, 当作了玩物。

且说这些打捞队中有一只打捞船, 打捞的一堆东西中, 有两只泥沙裹满的瓷碗。 那些金属铁器和有用的东西被人挑走了, 唯有两只泥糊糊的碗没人要, 谁要那从江中打捞起来的破碗呢?

打捞船上有一位水手, 在打扫甲板时看到两只泥糊糊的碗, 他没有将它们扔到长江去, 而是蹲下身子把那碗上的泥沙掰干净, 发现两只碗从长江捞上来, 竟然完好无损。 这位水手就把两只碗捡回自己的住舱, 放在床底下。打捞任务完成后, 打捞船各自回到自己的单位。 这位水手收好自己的行李, 顺便把两只从长江里打捞起来的两只碗用报纸包了, 装在手提包里, 回南京家里休假。

水手的妻子看到丈夫带回两只碗, 便用清水洗干净,这才发现碗底烧有字, 一只是“8”, 一只是“25”, 两只碗都有“中山舰”三字。 妻子把发现告诉丈夫, 并问丈夫碗的来历。 水手就把他们打捞船从长江里打捞起各种东西的事说了, 这碗没人要, 所以他才拿回家

水手的妻子娘家在上海, 她回娘家时, 想到娘家有个哥哥喜欢收藏一些瓷碗瓷盘子的, 便把丈夫从长江里打捞出来的两只瓷碗作为礼物, 带回娘家送给了哥哥。

中山舰上的这两只瓷碗, 先是由舰上落入长江, 在长江里流落20 多年后, 被偶然打捞出水, 然后被人从武汉带到南京, 再由人从南京带到上海, 终于到了一个懂得其价值的人的手里。 这两只碗有多次可能被毁坏, 比如说中山舰被六架日机轰炸而炸弹刚好落到它们身上时, 比如说中山舰沉入长江它们从舰上滚落长江时, 比如说打捞船的疏通打捞机械进入江水时正好砸到它们身上时, 比如说它们被打捞起来后被认为是没用的东西又被扔进水中砸碎时。 但比如就是比如, 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它们经过了重重考验, 它们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它们还要履行它们的历史使命。

中山舰的两只碗进入大上海之后, 从此藏入深闺, 久未露面。(www.xing528.com)

上海有位民间收藏家叫杜继华, 浙江上虞人, 生于民国十六年(1927 年)。 任过上海观赏协会顾问。 杜继华喜爱收藏60 多年, 1990 年成立家庭“华珠藏馆”。 后多方受邀, 赴北京、 珠海、 惠州等地交流展览, 其本人和作品获奖二十余项。 他的事迹多次在电台、 电视上与报刊上被报道, 诸多藏品载入《奇石赏玩》《雨花石精选》《文房赏玩》《上海工艺美术》《民间珍藏》等书中。

杜继华的收藏有许多故事, 他年轻时在上海市电话局工作, 经常出差。 有一段时间, 他到南京的农村工作, 爱上了雨花石。 村里人知道他是上海来的, 经常托他带买东西。 那时, “人造棉”算得上好布料, 村里有人家嫁女儿,就要托他买。 一次, 杜继华买了40 多元钱的一大捆“人造棉”来到村里, 村里人喜欢得不得了, 大家知道他喜欢雨花石, 纷纷带着好看的石头来和他交换。

和杜继华一起工作的同事, 都知道他的爱好, 有的还“深受其害”。 有一年, 杜继华和同事到敦煌出差。 办完公事, 他捡了一堆石头, 同事则买了一箱哈密瓜。 石头太重, 杜继华搬不动, 就跟同事商量: “到上海, 我给你买最好的哈密瓜, 现在你把箱子里的瓜丢掉, 帮我装石头,怎么样?”那一回, 两个女儿看见爸爸拖着哈密瓜箱子回家, 高兴极了, 盼着马上咬一口甜蜜蜜的哈密瓜。 谁知一打开, 原来是一箱石头, 大失所望。

对喜爱收藏的人来说, 曲折离奇的收藏过程, 可能更加“价值连城”。 杜继华就是一个享受收藏过程胜过宝贝藏品的收藏家。 他在电话局工作, 是个工薪阶层, 收入不高, 没有许多钱拿出来购买他喜欢的收藏品。 怎么办? 他就和人家商量, 采取以物易物的办法, 和人家交换。 杜继华的两个女儿至今记得, 她们姊妹俩好不容易买到的四喇叭双卡录音机和一批港台歌星的磁带, 都被她们的爸爸悄悄拿出去, 换回了他喜欢的收藏品。 在20世纪80 年代, 双卡录音机和港台歌星磁带, 可是年轻人的宝贝啊。

杜继华收藏的宝贝, 并不拿去卖钱, 他经常将自己心爱的藏品无偿捐给有关博物馆, 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新华网上海频道2008 年7 月25 日消息: 杜继华,81 岁, 喜爱收藏。 他的藏品有皮影、 服饰、 竹刻、 木雕、奇石等。 今年7 月, 他把收藏多年的五百多件皮影、 演奏曲谱和录音磁带捐赠给了筹建中的江南民俗博物馆。

杜继华近70 岁时, 不知怎么, 迷上了皮影戏。 打听到当年演皮影戏的老艺人们, 喜欢孵茶馆喝茶聊天,他就隔三岔五往周家桥、 诸翟一带的茶馆跑。 老艺人去得早, 他也赶早。 五六次跑下来, 杜继华跟老艺人们混熟了, 百岁的老艺人翻箱倒柜, 拿出自己当年的吃饭家什, 给杜继华欣赏。 杜继华用三寸不烂之舌, 说得老艺人动了心, 终于答应把藏了多年的皮影卖给他。 慢慢地, 杜继华收藏的皮影越来越多, 在圈内的名气越来越响。 前不久, 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筹建江南民俗博物馆,皮影戏是其中一个展项。 工作人员四处寻访上海的老皮影戏艺人, 收获甚微。 有人报料说, 杜继华收藏了很多件皮影, 可以找他试试看。 登门拜访后, 杜继华听明原委, 很快表态, 愿意将多年收藏的皮影、 曲谱资料和录音磁带倾囊捐出。

大约是2007 年的时候, 80 岁的杜继华在上海的古玩市场发现了两只瓷碗, 这位瓷碗的携带者现在无从考察, 他也许是当年南京那位水手妻子的哥哥, 也许是那位水手的哥哥将瓷碗卖给的下家, 总之, 在深藏闺中半个世纪后, 当年在长江里打捞出来的两只瓷碗在上海出现了。

两只瓷碗遇到了杜继华。

杜继华仔细地察看着两只瓷碗, 两只瓷碗的底部中间有一黑圆圈, 黑圆圈里各有“中山舰8”和“中山舰25”的铭文, “中山舰”三字为黑彩楷书。 两只瓷碗为同一形制,白釉、 薄胎、 折腹, 高七厘米, 口径十五厘米, 底径四厘米。 两只瓷碗胎体细腻、 致密, 釉面洁白、 莹润, 造型规整, 工艺上乘, 品相完好, 为典型德化窑精品。

杜继华察看之后, 知道这两只碗是真品, 是从中山舰上流传出来的, 其文物价值不可估量。 杜继华决定将两只碗买下来, 不让有价值的文物在市场上流浪。 杜继华和两只碗的携带者谈价钱, 那人开出了一个价, 但靠退休金生活的杜继华拿不出来。 这时, 一个古玩店的老板也盯上了这两只碗。 杜继华最后忍痛割爱, 将自己收藏了十多年的13 件古玉器拿出来, 和那个瓷碗的携带者进行了交换。 两只中山舰的瓷碗, 就这样到了杜继华老人的手中。

也许是年事已高, 也许是地方上的事情在全国引起的注意不够, 2010 年6 月, 杜继华才关注到中山舰博物馆的消息。 虽说中山舰博物馆在1999 年就开馆了, 杜老先生知道的消息晚了十多年。 但难能可贵的是, 杜老先生知道了中山舰博物馆后, 十分激动, 他辗转通过上海文物部门联系到了武汉中山舰博物馆, 表达了自己欲向中山舰博物馆无偿捐赠珍贵文物的愿望。

2010 年7 月19 日, 上海举行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文物捐赠活动, 上海民间资深收藏家向武汉中山舰博物馆捐赠文物, 当天上海的各新闻媒体报道了这一活动。

在捐赠仪式上, 当83 岁的杜继华先生讲到为收藏两只碗而受到的压力和经受的种种委屈时, 不禁潸然泪下,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离别时, 老人紧握着中山舰博物馆王馆长的手老泪纵横, 说: “这两件宝贝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我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据中山舰的幸存者回忆, 当年, 在协防保卫武汉期间, 中山舰曾经在景德镇定烧瓷器, 以作为官兵日常生活之用, 或作为官兵探亲时馈赠亲友的礼物。 但从中山舰幸存的出水文物看, 仅只有一件被定为一级文物的铭文瓷汤勺和一件已经残缺了的瓷盘, 而独独不见有铭文的瓷碗。

上海杜继华先生捐赠的两只完整而精美的铭文瓷碗,不仅填补了中山舰博物馆中无碗的空白, 而且这两只瓷碗中, 有一只编号为“中山舰25”, 与中山舰出水时打捞起来的唯一的瓷汤勺“中山舰25”, 竟然是一套。 我们想象着, 这一套碗勺是舰上某一位官兵专用的, 他每天用它们来吃饭喝汤, 吃完后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 放在碗橱里。1938 年10 月24 日那天, 日机轰炸, 官兵们英勇抗击,最后都不幸殉国, 中山舰沉没江底。 在中山舰沉没的那一瞬间, 编号“中山舰25”的瓷碗和其他的瓷碗飞入江中,而编号“中山舰25”的瓷汤勺还留在中山舰倾覆的舱里。从此勺碗分离两茫茫。

2010 年7 月19 日, 中山舰的瓷碗回家了, 勺碗重新相聚。

它们一别72 年, 它们从此不再分离, 它们从此永不分离!

杜继华先生捐赠给中山舰博物馆的“中山舰25”瓷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