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推出过一期基于某社交媒体形成的分析报告。报告分析了近两个月内某社交媒体上排名靠前的谣言主题,分别是健康养生、疾病、金钱、人身安全、政治、政策相关、社会秩序、呼吁求救。其中以“养生食品安全”为主题的谣言占到了所有主题的55%。由此可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伪科学信息更易“乘”着社交媒体的快车肆意传播。
“喝一口就会致癌,最新权威确认……”“出大事了,吃下这个必死无疑……”“紧急通知家人,某权威机构曝光剧毒食品名单……”“千万别再吃这些食品了——毒性赛砒霜……”“太可怕了,你还敢吃这种致癌食品……”
一些媒体喜欢用夸张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无形中放大了危害,甚至捏造了一些谣言。
有些报道称“豆制品里含有一种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导致儿童性早熟”。但严格来说,这种类雌激素并不同于人体的雌激素,而且通过食物摄入的雌激素,最终能被人体吸收的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是不会引起儿童早熟的。根据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是儿童性早熟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给孩子盲目进补,比如食用不必要的营养保健食品,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来说甚至是有害无益的。
“鸡蛋豆浆不能一起吃”“白萝卜和胡萝卜不能一起吃”,在饮食谣言中,“食物相生相克”传播得更为广泛。然而,在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理论中,并没有“食物相克”之说。一些食物搭配所出现不适反应,很可能是巧合或个别过敏体质或外部环境所致。
面对众多饮食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www.xing528.com)
首先,保持冷静。以身作则,坚决抵制谣言,积极辟谣。
其次,追问出处。通过追溯谣言的出处来进行判定。
最后,源头把控。平常应多关注一些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权威网站,要相信科学。
其实,我们还是要多学习,提升自己的健康信息素养,提升健康认知、健康行为和相关健康技能水平等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