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出学习探索,彭艺成为理想化身

外出学习探索,彭艺成为理想化身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踏上工作岗位后,彭艺发现,平时工作忙,充实自己的机会少了。令彭艺感动的是,遂外是一所“有生命的学校”。遂外特别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成长,鼓励教师多出去学习、多出去展示,这给了彭艺许多出去“见世面”的机会。2013年第一次外出学习,彭艺现场听了特级教师华应龙和吴正宪的课。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彭艺发现,自己有时赶不上这位六十多岁老人的思维。在一次次的学习和反思中,彭艺逐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外出学习探索,彭艺成为理想化身

踏上工作岗位后,彭艺发现,平时工作忙,充实自己的机会少了。工作两年后,他就默默地踏上了“寻师”之道。

令彭艺感动的是,遂外是一所“有生命的学校”。遂外特别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成长,鼓励教师多出去学习、多出去展示,这给了彭艺许多出去“见世面”的机会。

2013年第一次外出学习,彭艺现场听了特级教师华应龙和吴正宪的课。

“华应龙老师讲的是《平均数》,课程结尾的时候,华老师出示了四个人的脚,并告诉学生这四人的平均年龄是15岁,叫大家猜这四人分别多少岁。当学生七嘴八舌猜的时候,华老师把四人的上半身也出示出来,原来这四人就是华老师本人和几个小朋友。”华应龙采用学生熟悉的案例,揭示了整堂课的数学思想——移多补少,还串联了整堂课零碎的知识点,令彭艺颇为难忘。而吴正宪在这样大型的观摩课上,“公然”批评了一个不认真思考的学生。

“两节课,我看到了教学的内涵。一是教,先有原则才会有教的过程;二是学,不管课堂怎么精彩,进入孩子世界的往往是一些知识碎片,最后能用一种东西把这些碎片串起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彭艺说。

2014年,彭艺和特级教师徐长青同台献课《数与形》。

那次同台献课的经历,让彭艺收获最大的并不是这堂课带给他什么,而是第一天活动结束后,和徐长青老师一起漫步湿地公园的一席交流。“原来专家不是速成的,徐老师平时的谈吐和他在讲台上如出一辙,依旧那么幽默、睿智,话中还带有点点诗意。”彭艺说,“那次的交流让我感触颇深: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就要真正去行动变为这样的人,让梦想成为一种习惯绝对不是读几本书、看几个视频就能搞定的事。”

2015年,彭艺到四川绵阳,和特级教师王超进行了一次“接地气”的交流。“教书到底在教孩子什么”“如果是为了教某种技能,我们究竟该从什么方面入手”“知识其实是一种载体,是用来育人的”……一番话点醒了正处于困惑期的彭艺。(www.xing528.com)

回来后彭艺慢慢细品,不正是这样吗?作为教师,我们在做的不正是这样的事业吗?彭艺举了几个例子:“我记得小时候不怎么爱刷牙,刷牙一般是迫于母亲的威逼利诱。但一次生物课上,老师讲到发酵时打了个比方: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会残留在牙缝里,如果你不去清理,它们就会在牙齿里腐烂。从那以后,不用提醒,我每天都会刷三遍牙。”

“或许这就是知识对于成长的意义。从小父母就教我们要细心,但我们真正理解细心的意思了吗?还不是在一次次做题、考试中,慢慢地学会了吗?当时我们并不觉得,等后来才发现,我们做的事情就是细心。”彭艺说。

每学期彭艺都会给自己写一段话,这段话就是他这学期所思考的重点和改变的方向。

2016年,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到遂外交流时谈道:知识是用来发展能力的。“这不正是2015年我的思考吗?”那次讲座让彭艺对那句话的理解更加透彻。

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彭艺发现,自己有时赶不上这位六十多岁老人的思维。彭艺反省时发现:自从工作后,自己更多的是接受任务、机械完成,虽然获得了许多经验,但也丧失了一种重要的能力——提问。就如学生一样,能提问才能证明他的思路是跟着教师在走。“我们常常在提醒学生要多提问题,却往往没有在意自身这方面的提升。”彭艺说。

在一次次的学习和反思中,彭艺逐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