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基本教态中介绍的肩平、身正、腰直和基本的站姿外,我们的动作要随着情节和角色的变化进行变换,比如在讲《会打喷嚏的帽子》时,有这样一句话:“老耗子心里也挺害怕的,它走一步一回头,走一步一回头,就怕帽子里的呼噜突然钻出来咬它。”这一句是叙述语言,保持基本教态,所以动作不宜过多,第一个逗号前我们保持基本站姿就可以,只用表情和眼神向听众表述这个老耗子的心理情绪信息,顶多讲到“挺害怕”时用手抚一下胸口表示害怕状,第二个逗号“走一步一回头,走一步一回头”,动态语言很明显,所以,我们才会有一些动作,身姿可以保持挺直,先是往旁边迈一步,再往后回一下头,但一定不能完全是老耗子的弯腰夸张表演,这只是简单告诉听众老耗子的状态,自己此刻的定位还是老师。但到了角色对话部分则就正好相反了,这时候完全可以跳出去,夸张表现角色动作,不是向听众表述角色说了什么,而是告诉大家角色是怎么说的。比如在学生讲述《聪明的小乌龟》的故事时,有这样的一句:“就在这个时候,小青蛙的好朋友小乌龟刚好路过这里,他趁狐狸不注意便一口咬住了狐狸的尾巴,狐狸大叫起来:‘啊,啊,谁咬我的尾巴啦?疼死我啦,疼死我啦。’”在叙述语言部分,我们还是保持教师基本的教态,肩平、身直、腰正,面带微笑,在“就在这个时候”可以有指示手势语,伸出一只手一指再恢复,到了“一口咬住狐狸的尾巴”可以一只手在胸前做抓住东西的状态然后恢复,到了“大叫起来”对话一出,就可以完全打破老师的基本教态跳出去,学着小狐狸的身姿动态,晃动着身姿,转着身子往后看自己的尾巴,配合着:“疼死我了”,这样就把一只气急败坏和疼痛乱跳的狐狸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