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师童话故事训练-角色口技处理

幼师童话故事训练-角色口技处理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童话故事的形象有趣,主要靠的就是角色语言部分的演绎。所以我们讲故事中角色语言的“形象感”表现在三个方面:角色的语调处理、角色的变声处理、角色的口技处理。根据角色物性特征,比如猴子活泼好动,说话偏快,而且急促;乌龟爬得慢,我们就会用厚、慢的声音处理;乌鸦叫声沙哑,我们就会用沙哑的声音处理。

幼师童话故事训练-角色口技处理

口技在故事讲述中的运用,其实是贯穿始终的,叙述语言和角色语言都需要。比如我们可以模仿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流水声,模仿人的笑声、叹息声,也可以模仿动物的鸣叫声以及汽笛声、枪炮声等,这样的讲述,不仅能够起到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还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形象性,加强故事的表达效果。把口技放到角色语言这一部分是因为叙述语言环境氛围的口技描摹难度太大,专业要求比较大,幼儿教师们实践运用的可行性比较小,但角色的情感口技我们还是很容易描摹的,主要体现在两类效果上:第一类是动物的叫声,而童话故事的角色大部分都是拟人化的小动物们,比如我在给小小班孩子们讲述童话故事《青蛙卖泥塘》时,开头用一个谜语导入“白白肚皮大眼睛,捉起害虫呱呱农民伯伯称它绿衣小英雄”,对于小小班的年龄段幼儿可能会有一些难度,但在这里加一句语言式口技“唱起歌来:呱呱呱”,小朋友们就会很激动地猜到是青蛙,而且还学着老师的声音一起叫“呱呱呱”,这样既吸引了幼儿,还能让幼儿参与进来。第二类是小角色情绪的笑声、哭声之类的,比如《小红帽》中,有一句:“大灰狼心里暗想:‘呵呵呵,这小家伙细皮嫩肉的,味道肯定比那老太婆要好。’”这里如果加上开头大灰狼的奸笑声,角色的形象绝对会更加栩栩如生,把大灰狼干坏事的阴暗心理表现得入木三分,而这个奸笑声还得是压着嗓子,在喉腔发出来,给人阴森的感觉;再比如《苍蝇毛毛虫》这个故事中,历届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选手讲这个故事,都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模仿苍蝇笑话毛毛虫的笑声:“呵呵呵,瞧瞧你,长得可真丑呀”,如果缺少这个笑话人的声音,苍蝇的形象就不够鲜明突出了,再加上捂着嘴的动作,这种感觉也是很到位的。当我们在讲《美丽的巫婆》时,巫婆的出场是很可怕的,故事中的小公主们很怕她,所以在她说话前加上“嗯……”的拉长音,从后嗓子沙哑发出立即就能让角色更生动形象不少。

童话故事的形象有趣,主要靠的就是角色语言部分的演绎。在我们已经能够保证叙述语言的教态,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保证平稳流畅清楚地讲述下来之后,我们完全可以让角色放出去,童话故事本身就是极度夸张和想象的,角色的形象有趣靠的是表演的效果。当然这和童话故事的特点是相关的,如果讲其他文体的故事可能就得收敛一些,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也会有所变化。

附录 自学微课视频:《故事的“绘声”技巧》

微课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进行故事“绘声”技巧的训练。我们经常会用“绘声绘色”来形容故事讲述的生动和精彩。而“绘声”则指的是通过声音的技巧把故事情节和角色逼真、形象地描绘出来。

那我们应该怎样训练呢?因为故事语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叙述语言,另一部分是角色语言,所以我们的“绘声”技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故事的“绘声”技巧

一、叙述语言的“生动性”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片段。重点体会故事中叙述语言的“生动性”。

(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发现,这位同学讲述小女孩兴奋和满足的情节时,气息高涨,声音欢快,后来表现小女孩失望和无助的情景时又改为气息低沉,语调下降,语速变慢。当以老师身份指出小女孩太悲惨时,变为理性的讲述,声音中速,最后为了引起幼儿对小女孩的同情,声音就转为急促的控诉。所以我们在用声音表现故事时既要有情节的起伏变化,还要有角色的感情状态,还要经常作为旁观者表现老师的感情态度和教育方向。

这体现的就是叙述语言“生动性”的“绘声”技巧:叙述语言的情节性、角色感和声音“教态”。

情节性指的是讲故事者的声音必须随着情节的发展,起伏变化,这包括讲故事者的语气、语调、重音和节奏等声音形式的变化。同时我们还要理解故事,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握故事的情感。

其实情节性本身就带有角色感,因为故事的情节是由角色的行为和感情关系谱写而成。刚才的故事视频也体现了这一点。当然叙述语言中还有一种最能体现角色感的细节铺垫,比如“她高兴地说”“她气得直跺脚然后说”“她大声呵斥道”,这些角色语言前的铺垫,同样需要讲故事者加上角色的情绪来表现。但这些叙述语言虽然具有角色感,但不能太夸张,否则会失去故事的客观性,影响故事情节的清晰,影响老师的教态。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点:“声音教态”。(www.xing528.com)

声音教态指的是我们幼儿教师在讲述叙述语言过程中的客观态度和感性评价,用声自然、平稳。但现在好多学生讲故事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1)教师的娃娃腔,模仿幼儿奶声奶气地讲述;(2)角色夸张的声音贯穿始终,整个故事就有了儿童剧表演的倾向。

二、角色语言的“形象感”

童话故事的最大特点是夸张和想象,而幼儿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稳定叙述语言教态的前提下,角色语言的形象感需要重点表现。首先大家看一下《机智勇敢的小山羊》的故事片段,感受对故事中三个角色的形象塑造。

(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发现:羊妈妈、小山羊和小黄狗三个角色的声音是不同的。羊妈妈语重心长,表达的是对小山羊的关心、爱护,语速缓慢,声音低厚。小山羊是不耐烦和贪玩的兴奋,所以语气急促,语速偏快,声音尖细。而小黄狗则是一种忠实的帮腔状态,所以声音粗重一些。当然为了表现小狗的物性特征,还用了狗的口技点缀。

所以我们讲故事中角色语言的“形象感”表现在三个方面:角色的语调处理、角色的变声处理、角色的口技处理。

首先说一下语调的处理:故事中每个角色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和情感,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不同的语气语调再现角色的心理状态。

我们还需要对角色进行变声的处理。因为我们要将角色的音色和老师叙述故事的音色区分开,而且不同角色之间的音色也要有变化。那我们具体又应该怎样变声呢?这就需要运用不同的共鸣腔和改变同一个共鸣腔的环境和条件,使气息和声音产生不同的共鸣效果。那我们根据什么条件来变声呢?

我为大家总结几点:(1)根据角色年龄,比如老人声音粗重、低厚,小孩的声音则是轻快、尖细。(2)根据角色性别,比如女生的声音细、薄,男生则低、厚。(3)根据角色物性特征,比如猴子活泼好动,说话偏快,而且急促;乌龟爬得慢,我们就会用厚、慢的声音处理;乌鸦叫声沙哑,我们就会用沙哑的声音处理。(4)根据角色性格特征定位,比如小狐狸阴险狡猾,声音尖细,鼻腔上调,咽腔后发声;而我们对大灰狼的定位是老奸巨猾,所以我们声音粗哑,喉腔下压,哑嗓说话。

三、对角色口技的处理

口技的运用在故事中是贯穿始终的,叙述语言和角色语言都需要。比如我们可以模仿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流水声,模仿人的笑声、叹息声,也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以及汽笛声、枪炮声等,这样的讲述,能够起到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还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形象性,加强故事的表达效果。所以我们在故事的讲述中一定要经常使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课下好好练习“绘声”技巧,让我们的故事更加生动、精彩。再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