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前面在选择故事环节提到过,要多选择适合幼儿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在童话故事中最常见的是拟人、比喻、反复。童话世界本身就是拟人化的世界,儿童对社会接触相对较少,知识经验不多,思维能力发展也不完善,所以万事万物在儿童眼中是富有与人类相似的生命的,即万物生灵,万物有灵。为了契合儿童的泛灵思想,大部分故事中的动植物都被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即使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山谷河流,甚至一些观念、概念、品质,无论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事物,都可以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语言。在故事中,太阳成了公公、爷爷,彩虹也可以变成漂亮的姐姐,生硬的文字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也全部成为可爱的宝宝们,故事中大灰狼会耍心眼,会骗人,乌鸦也会说话,连小猪都会盖房子,大公鸡都知道臭美了。这就是通过拟人手法让童话世界更美妙、更神奇。以下就是有人根据拟人化原则为小朋友们创作的《文具的故事》。
文具的故事
铅笔、橡皮、转笔刀,他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小主人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可是这时,铅笔、橡皮、转笔刀还没有休息。原来他们正在争论谁的作用最大呢。铅笔骄傲地说:“我的作用最大,小主人如果没有我怎么写作业?”橡皮听了铅笔的话,气得跳了起来,火冒三丈地说:“如果没有我,你写的错字怎么办?”转笔刀也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就你们的作用最大,铅笔,如果你的笔芯断了或者粗了,是谁帮你削好的?如果没有我转笔刀,可能你还是一根不能写字的铅笔呢。”这激烈的争论声把小主人给吵醒了。他亲切地说:“你们不要吵了。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们要取长补短。”听了小主人的话,他们就再也不吵了,永远同心协力,和平相处。
在这个故事里很枯燥的文具用途讲述得那么灵动,那么有人情味。(www.xing528.com)
比喻也是童话故事语言中比较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的恰当使用,能把作品丰富的想象、开阔的意境、奇妙的构思等反映出来,形成作品不同的色彩、风貌和气氛,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使陌生事物熟悉化,使复杂事物浅显化。幼儿生活经验缺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薄弱,所以适合用比喻手法给他们讲故事,而正因为这种年龄特点,比喻中运用较多的是明喻,因为儿童很难发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抽象关系。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再创作时,把小矮人分成不同性格的角色,其中有个外号叫“害羞”的,“一说话就脸红,红得像猴屁股一样”,又搞笑又有趣又形象。而原故事创作中描写白雪公主的美丽、与众不同也可以使用比喻:“皮肤很白,像白雪—样,所以叫白雪公主。”描写恶毒皇后变成一个老太婆,用“她的脸像树皮一样褶皱”来表现她的无比丑陋。所以无论我们是编故事,还是讲述原文本故事都可以使用比喻的手法让故事更浅显更直观。
反复的修辞手法在给低年龄段幼儿讲故事时也被经常使用,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等。通过反复不仅能加深情感、强化形象,还能帮助幼儿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比如《小兔乖乖》《拔萝卜》都是经典地使用了反复手法的作品。而我们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时,可以创作乌鸦口渴的语言:“啊啊啊,渴死了,渴死了,渴死了!”描述乌鸦找到水瓶喝不到水的焦急时,使用反复的词语:“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呢?”这样幼儿容易理解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又非常真切。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修辞手法,有时也会用夸张、对比等其他的修辞手法,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故事更符合幼儿的年龄水平,更能满足他们的接受能力,力求更直观、更形象、更通俗、更有趣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