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领导行为的信念与准则,是对周围事物是非、善恶等方面的评价和看法。当价值观成为领导者的理念时,它也就成为领导者坚守的信念。领导者与管理者有一定区别,领导者是要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是正确地做事。前者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需要领导者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和勇气,因为正确的事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选择不仅决定了领导者各项决策和信念正确与否,同时也影响着追随者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以及决策执行效果。由此,价值观和信念是影响领导行为的重要因素。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的价值观和信念也成为影响着其领导行为的重要因素。校长在履行校长职责时是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的,是依据校长自己的价值观在进行领导。校长的价值观和信念为其领导行为提供了基础,也对校长领导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校长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对待事物的看法和行为方式也不尽相同,他们的领导行为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会获得不同的行为效果。
校长教育观念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校长的领导观和教育观有所差异。校长的领导观是指校长对领导的看法和观念。每一位领导者都应当具备基本的领导观,这也是基本的价值观。对校长领导观的考察就是对校长领导行为的逻辑考察。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当具定一定的领导知识和领导理念,才能更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学校。缺少了领导观,即使校长经验丰富,但也会缺少行为的理性力量,或许不会给学校带来问题,但是也无法带领学校走上更美好的发展之路。在当前的中学中,校长普遍缺乏领导观,他们仅凭借自己的经验管理学校,有的校长甚至连经验都没有,完全是在凭着感觉走。有的校长认为领导其实十分简单,只要和各方搞好关系就可以,与上级教育部门、教师和家长只要搞好关系,就完全不会出问题。服从上级安排,要求教师努力做好教学工作就是校长当前思考的领导观,至于学校未来会如何发展则完全不清楚,也不愿意去思考。虽然这样的校长只是一部分,并不代对全国校长的领导观,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校长领导观的现状。我国中学教育改革之路并不平坦,校长的领导观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例如有的校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与上级部门、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上,忽视了课程教学,影响了课程实施效果,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信心,使教师不是被动地接受就是沉默以待。(www.xing528.com)
校长的教育观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教育系统的理性认识。它是校长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和理念,也是他们坚守教育的信念。真正的领导者一定是具有强烈的职业意愿和宽广谦虚的人格品质。校长作为学校的一把手,不仅仅是领导者,也是教育者,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观,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观和信念。校长的职责与地位与教师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和信念会对学校发展和师生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从不同阶段来看,校长教育观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短期来看,校长的教育观影响着学校的课堂教学,影响着教师对校长教育观的认可度与忠诚度。长期来看,校长的教育观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虽然大部分校长都拥有相同的教育经历,也取得了相当教育资格,但是他们的教育观却仍有所不同。有的校长将学校看作是一个社会,教育就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雅的人。有的校长认为教育是一种积极向善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心中都是怀有善良之感的,校长的职责就是将这种善良深入地挖掘出来。由于他们对教育观的认识不同,所以也提出了不同的学校教育愿景,并付出了不同的教育行为。如果校长认为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雅的人,那么他就会将举止文雅、民族情怀等作为人才培养的领导愿景。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校长也会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打造更具特色的课程,比如增加游泳课、古筝课、书法和油画课等课程。校长认为这是成为一个高雅的人必修的内容。同时,他也会聘请更多专业教师担任教师,并要求全校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相关课程。另一方面,校长也希望学校教育不被外界不良风气所影响。尤其是一些家长不要对学校教育指手画脚,要充分信任学校,让学校能够更专心地办学。如果校长认为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有情义的人。他就会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把教育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整合学校课程,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校长会更倾向于打造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够体验社会生活。此外,为了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长也努力营造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良好关系,希望家长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校长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仁爱向善的人,那么就会努力营造公平、公下、互助的文化氛围,并形成以“和”为主的发展愿景,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文化课程,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向全校师生渗透向善的理念。可见,不同校长在不同的教育观领导下,也出现了不同的领导愿景和领导行为,对于教育的信念和追求也各不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