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着被动的迎合。在国家权力等级结构和能力分层结构的控制下,我国公立学校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许多国家都意识到,教育改革要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缺少了教育创新的社会发展也会停滞不前。由此,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以期改革学校教育,下放经营管理权到学校,让校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办学。放权意味着权利的重新分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权力,让政府做该做的事,把教育的事情让社会和学校去做。虽然看似道理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复杂。首先,中央政府把部分教育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下放到教育局,再由教育局下放到学校。这也说明学校教育改革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教育改革想要获得成功,仅仅依靠教育局的能力是不够的,还应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从教育改革实践来看,成功的教育改革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改革作为一种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它每一步前进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面对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如果缺少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稳定前行,可见,地方政府对教育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在有些地区,校长想要做些事情也需要些运气,关键是遇到有水平、能力强的地方领导,他们能够更了解来自学校基层的想法,并愿意为教育提供支持。当然,也有一些校长在进行学校教育改革中遇到了不同的情况,得到的政府支持也有所不同。有的中学校长承认学校变革成功的首要原因在于地方教育局的支持。学校从成立至今,地方教育局都给予了学校很大支持和帮助。教育局与开发商合作,解决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为学校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教育局还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运用专家力量支持中学发展需要。此外,教育局还选拔多位优秀教师为该中学注入新力量,为中学教师团队提供了人才支持,也为该校构建专业教师团队打下了良好基础。可以说,该中学的发展与教育局的支持密不可分,缺少了教育局的支持,该学校很难获得成功发展。对于当地教育局来说,他们希望能够集中资源打造一所好学校,树立自己的教育品牌,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该校教育带动周边中学发展,形成教育联盟,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的教学发展水平。对于这所中学校长来说,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带动周边学校的共同发展。但是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势必会影响到自己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校长还需要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供共同学习培训的机会,这既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也分散了教师力量,给学校带来一定负担,同时也引起了教师的不满,减少了教师的凝聚力。可是,如果一味地拒绝承担这种社会责任,校长也会受到来自社会和教育局等方面的指责,影响学校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减少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支持,也有可能导致整个地区的教师资源重组,分散了该学校的优秀师资。因此,在学校教师专业团队发展起来后,校长也面临着更多选择。面对现状,校长只能顺从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安排,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为了能够保证学校的正常运作,保持学校的竞争优势,校长也只是参与上级安排的教师定期教学交流活动,而并没有分享该校的课堂教学、试题内容等优质资源。
学校在与政府的关系中,存在着支持与服从的关系。尽管地方政府对教育改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放权和支持作用,但并意味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地在学校内推行。现实中,学校在得到地方政府放权等教育支持下,教育改革仍面临着重重阻碍。对于地方教育局来说,改革带来的首先是教育局内部人员的不适应,其次才是学校的不适应。由于权力与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当权力下放,利益也相应失去,这也导致他们对改革的抵触。某市教育局在举行的教改会上提出,教育局作为学校的服务单位,局里各科室的工作应由校长们打分评价,这也引起了各科室的不满。科室领导认为是领导在为难自己,原本的管理倒置,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这些不满的背后也会出现抵制权力下放。抵制手段不复杂,一方面是教育局通过各种技能、教学比赛,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检查和会议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加强权力的掌控。这些手段也引起了很多校长的不满。认为教育主管部门虽然说了权力下放,要教育改革,但是权力仍然集中在他们手中。而教育局每个科室的领导都有很大权力,这也使校长不敢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各种教育教学评价都由他们决定。所以学校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想要把更好的教师推出去,就只能支持和服从他们的安排,被动地执行上级的命令和要求。很多校长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也想改变这一现状,所以会提前安排好学校一年的教学计划,但是由于教育局会不时地来检查和发布通知,这也打乱了学校的教学计划,导致学校正常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在一些地区的校长一年受到教育局的通知和会议有上百项。学校校长会被动地安排计划,也使校长每天的工作安排得很满。照此下去,校长无须更多思考和计划,只需要执行上级指令即可,即使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也难以有效的思考和实施。所以,现实中的校长很难带领学校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只能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局面为主了。有校长提出,想要坚持自己的教学理想和办学理念,就只能去选择私立学校,否则就只能找到一个支持自己想法的上级部门,上级教育部门给予自己更多支持。但是支持同时也伴随着更多干涉的权力。如果教育部门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和空间,相信学校会有更好的发展。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一个校长如果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教育改革,就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魄力。如果校长没水平没魄力,他就无法实现教育改革。校长的魅力就是指其有思想、有个性,能够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对于教育局的一些不合理行为有自己的看法和应对。如果校长没有这种抵制行政干预的魄力,那么就只能选择服从。因此,有的校长在每次面对教育部门检查时都积极应对,尽管学校师资有限,教师颇有怨言,但校长也只能用权力压下去,他认为自己能够服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也能服从于自己。也有部分校长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检查和评比活动都积极地支持和服从。这些校长认为,学校缺少资源优势,也无法与优质学校相比,为了能够改变学校的现状,只有积极与此及主管部门沟通合作,积极应对上级教育部门的各种活动要求,才能使学校留下一个好印象,有机会争取到更多的资金等支持,也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可能。学校也因此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赢得公众的认可,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为全校师生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仅影响到学校的排名和声誉,也影响着学校的竞争力,掌握着学校的生存发展大权,而繁多的会议检查也影响着学校正常教学工作。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检查和评价对学校发展有所帮助,但是也难免让人质疑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局都对中学发挥着监管和评价作用,由于教育局扮演着多种角色,所以权力也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政策导向和理论要求权力应下放到学校,但是如果教育局仍享有教育评价权,那么校长的权力就是毫无价值的,有思想有能力的校长得不到施展,没能力的校长安于现状,最终阻碍了整个中学教学发展的步伐,引起社会对教育的不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