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顶尖投资者的成功秘诀:警惕保险营销陷阱

顶尖投资者的成功秘诀:警惕保险营销陷阱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即使这些老人去参加了产说会,并有购买保险的意愿,保险营销员也做不成他们的生意。这种方式,保险营销员称之为“出车”。相比产品说明会的请君入瓮,“出车”的形式属于保险营销员别有用心的主动出击,误导面可能更广,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陷阱3:存款变保单不只是保险公司、保险营销员,随着银行保险产品的盛行,来自银行渠道的误导现象亦是层出不穷。

顶尖投资者的成功秘诀:警惕保险营销陷阱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保险已渐入寻常百姓家。这个原本为投保者提供保障的朝阳行业,却因为粗放式经营模式所导致的种种诱导、误导现象,而广受社会公众诟病。许多人在保险营销人员的诱导下,一步步掉入事先被设计好的保险销售陷阱,稀里糊涂地买下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产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保险营销陷阱,投资者一定要注意。

陷阱1:理财答谢会

通过召开集体性的大会,在会上不断地念动“咒语”这种方式来鼓动、诱导大众买保险,是最常见的一种销售陷阱。保险公司先利用大众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先以小利(如抽奖、赠送精美礼物等)诱导大家去一些高档的场所开所谓的“理财答谢会”;到了之后,营销员、金牌讲师轮番上阵劝说,先是夸大各种风险使人害怕,接着通过各种预期收益来进行诱惑,再加上现场热烈气氛的烘托,很少有人还能进行冷静的思考,许多人最终乖乖地在保单上签上名字。但他们事后只要一想就会后悔——这个保险根本就没必要,但在理财答谢会现场就是忍不住就买入了。

最近,一张演唱会门票大小的“领奖券”,被相继投递到了西苑枫林小区千余户住户的信箱中。领奖券正面印有“高级客户理财答谢会邀请函”几个字,背后详细阐述的多重抽奖惊喜环节,更是引起了当地住户的兴致。

“起初,我以为是居委会举办的活动。但后来一看,并不是这么回事。”家住小区的林阿姨收到了这张领奖券。只见领奖券背面写道:理财答谢会将在某酒店召开,会上将有三重惊喜。这些“惊喜”包括:免费领取或者抽奖金条、飞利浦液晶电视、第五套人民币(小珍藏册)、ipad电脑、“港澳游4天3夜浪漫之旅”等等!看了颇让人动心。领奖券背后还注明:为了安全起见,70岁以上老人拒绝接待,请其家人代替参加!

“有奖品拿?”林阿姨带着老伴,欣然前往。去了才知道,原来不是免费送惊喜。“是某保险公司的产品说明会,向我们推销保险呢,只有当场签单买保险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抽奖。”林阿姨大呼上当受骗。

林阿姨遭遇的事例,并非个案。许多人也曾收到过类似的理财答谢会邀请函,实际上就是保险公司召开的产品说明会,业内俗称“产说会”。产说会,顾名思义是指保险公司集中对客户讲解特定保险产品、宣传公司、传播保险理念的一种会务营销形式。尤其在春节前后,是保险公司召开产说会、争取“业绩开门红”的高峰期。

而前文提及的领奖券上标注的“为了安全起见,70岁以上老人拒绝接待”的说法,则是有着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一位寿险公司营销员透露“之所以不接待70岁以上老人,名义上说是为安全考虑,实则是因为这些70岁以上的老人,不属于我们某些保险产品的承保对象。”也就是说,即使这些老人去参加了产说会,并有购买保险的意愿,保险营销员也做不成他们的生意。

陷阱2:电话+上门,双重“轰炸”

最近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开始出现,在业内叫“出车”,即保险营销员购买某街道社区的住户信息,进行电话群打,以种种名义要求为住户上门服务,然后保险营销员集体包一辆车,开到社区,一家一户“主动”上门服务。这种方式,保险营销员称之为“出车”。

相比产品说明会的请君入瓮,“出车”的形式属于保险营销员别有用心的主动出击,误导面可能更广,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业内人士透露称,“出车”的操作流程大致是:保险营销员会在住户下班后的17:00至18:00这个时间段,对一些社区的住户进行电话群打,询问是否买过保险,并要求进行保单回访或进行理财咨询。

“有时候是打我手机,有时候是直接打我家里的座机,甚至晚上9点还能接到电话。”一位曾接到过类似电话的市民张小姐说。然而更过分的是,有些保险营销员在群打电话后,不管住户是否答应,营销员之后会群体“出车”,进行所谓的上门服务。如果住户表示,“已经电话里拒绝了,怎么还来呢?”营销员就会以“可能电话里听错了,况且公司要求对客户提供保单服务,来了就聊一会儿吧”之类的话语来糊弄住户。

业内人士透露,相比于保险营销员可能自掏腰包召开产品说明会,“出车”更为经济,省去了礼品购置费和场地租赁费,而且由于均是个体行为,因而更为隐蔽,客户之间不容易互相询问交流,误导签单的成功率更高。

陷阱3:存款变保单(www.xing528.com)

不只是保险公司、保险营销员,随着银行保险产品的盛行,来自银行渠道的误导现象亦是层出不穷。“存款变保单”、“夸大保单收益率”等成了这几年银保投诉的“重灾区”。

某报记者曾经对商业银行内的保险营销进行过暗访。

记者走进了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营业部,在表达了想了解下保险产品的意愿后,一位身着银行工作服的年轻女子,热情地将记者领进理财贵宾室。她开始向记者娓娓道来。

“我们这有两款产品,一款是每年存,存三年,再放三年,第六年你可以连本带息地取出来。收益有两部分,固定收益和分红。固定收益年化收益率为5.8%,分红不一样,每年按照国家利息变动进行浮动,我们称为息涨水涨,去年是4.25%。”

“这是保险产品还是理财产品?”

她没有直面回答,而是继续介绍第二款产品。

“我觉得您更适合这款产品,适合个人养老。有三年期和六年期两种选择,您现在买,过三年后就可以领取退休金了,一直可以领20年。”“这两款产品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性质的产品?”十多分钟过去了,她一直没有介绍过这两款保险产品的具体名称。

“嗨,名字很长,我怕您记混了,关键是您选择哪一款。要是您有闲钱,不着急用,您还是买适合养老的这款吧。”她自称,好多银行行长都买了她们这款保险产品,并拍胸脯保证绝对没问题。

在接下来对临近的三四家银行的暗访中,记者发现,目前银行在代售银行保险产品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误导、诱导的共性。

一是模糊产品性质,混淆保险产品概念,不向消费者说明这是银行产品还是保险产品,将保险产品混同为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销售,屡屡出现“存款单”变成“保险单”的现象。

二是向一些收入不高、不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的老百姓销售投连险、万能险等投资型产品,或者向不具备持续购买能力的老百姓销售期交型银行保险产品,风险提示不够。

三是将银保产品简单地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进行片面比较,甚至承诺或过分夸大投资收益率,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单利益演示。

四是隐瞒保险合同中的重要内容,未向客户说明保险责任及责任免除,新型产品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连、万能险费用扣除情况,退保可能产生的损失等重要事项。

除了这些常见的陷阱之外,其他诸如“快递签收就买了保险”“恐吓买保险”等现象也不胜枚举,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现象,投资者一定要警惕,注意防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