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前期丝绸之路河西州县城防体系研究

唐前期丝绸之路河西州县城防体系研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举使西域之地,首次建置中土体制。河西之地要为西域屯贮并转运军资、军粮、军备等,故有河西的特殊“供役”,以及“飞刍挽粟”[203]。盛唐的西疆征戍,国家派出武将率军,征折冲之兵士出征。反映了唐代派遣武将出征或戍守的同时,还相应的派遣行监察之职的“御史”督行和判事。说明军人心中以国事最重的报国之情。可见应征而行的军人,以报国安邦为目标。意为苦行只为报国。

唐前期丝绸之路河西州县城防体系研究

1.报国

唐人的报国精神也盛于贞观时期。在杨炯《从军行》中,就体现了当时男子心系国运,立志身先士卒于边事的情况: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00]

诗中所歌,在军警报至长安时,男子心中为国事而激情涌动。将军持符节组军,离开京都,率“铁骑”北击。大雪纷飞军旗北进,军鼓响彻北风。此景下,没有人愿意读书上进,都宁愿去军中,为一卒而报国安邦

盛唐时期,国人的这种报国安邦精神,首先源自唐太宗等统治者的决策,然后以将士的封赏,使国人以国事荣升筹志。形成了上下精神的能够统一而行。张籍《凉州词》中的:“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201]即政府在内地所备的军资大量运往西域。此外,在西域还推行相关战略性的政策。《新唐书·西域传上》中,魏征对唐太宗的谏言,言及西域:

高昌……以掠商胡,遏贡献,故王诛加焉。……伐罪吊民,道也。今利其土,屯守常千人,屯士数年一易,办装资,离亲戚……”。不纳,改西昌州曰西州,更置安西都护府,岁调千兵,谪罪人以戍。黄门侍郎褚遂良谏曰:“……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今又岁遣屯戍,行李万里,去者资装使自营办,卖菽粟,倾机杼,道路死亡尚不计。罪人始于犯法,终于惰业,无益于行。所遗复有亡命,官司捕逮,株蔓相牵。有如张掖酒泉尘飞烽举……必发陇右、河西耳……”书闻不省。[202]

其中,可以看到,唐太宗对魏征和褚遂良放弃西域治理的谏言,都没有采纳。而相反却在西域推行了两大战略:一是在西域推行与内地一样的统一的政策,建立州县制度。还设置安西都护府,双治西域。二是自内地调军,镇兵戍守西域。此举使西域之地,首次建置中土体制。也创造了使西域之人与内地唐人一样的心理环境。对国家在地域和民族心理上的共同统一,形成了有利之势。除此之外,该文信息还能够看到,在西北丝绸之路河西段,政府主导下唐人的报国精神。河西之地要为西域屯贮并转运军资、军粮、军备等,故有河西的特殊“供役”,以及“飞刍挽粟”[203]。不仅要出赀粮,而且在所需时要出力,飞速转运至规定地点。一次战争之须,要河西五年的屯贮。还要和内地其他地区一样,集结兵士戍守或征战。如此之重负,河西之人仍然能够相继而行。

统治者安邦定国之大义,感召着唐人忠义报国的社会风气。河西敦煌地区在男孩子满月和婚礼仪式上的颂愿中,社会性的家庭意愿中,都有忠义报国的要求。王维《相和歌辞·陇西行》云: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204]

其中所表达的军警东传时,烽断的情况下,烽使飞马传书信之急。马不停蹄,扬鞭飞行,所传突厥围攻酒泉的军警。意为传信以求出兵,解救酒泉之围。军人急国家之急,关山飞雪,不挡其路,心中所想皆是公务事宜。

盛唐的西疆征戍,国家派出武将率军,征折冲之兵士出征。同时还会相应的征派判官、御史等判事者和巡察监督者。苑咸《送大理正摄御史判凉州别驾》的:

天子念西疆,咨君去不遑。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雪下天山白,泉枯塞草黄。伫闻河陇外,还继海沂康。[205]

在国家有西疆之忧时,也派遣御史,授印,代表政府权力巡察西界。天山飞雪处,西域各地行。长期要在西疆,待留执行公务。反映了唐代派遣武将出征或戍守的同时,还相应的派遣行监察之职的“御史”督行和判事。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云:

骢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绣衣黄白郎,骑向交河道。问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天子忧凉州,严程到须早。[206]

诗文中所送判凉州事者,是应统治者“凉州”之忧,急派而西行。新备的“银鞍”“骢马”,着“黄白”“绣衣”向西。意为急国家之急,行程须早。与亲友的道别,则省去了繁琐。说明军人心中以国事最重的报国之情。岑参《送人赴安西》云: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207]

戎装骑马越度陇山,翩翩向西的征戍军人。报国之志自小树立于心,并不是为了封侯得赏。万里之行故乡在梦中,醒来只能见愁人的边地冷月。希望能够早日得胜而归,边事结束时,及时归乡里。说明送行的亲友也知,应征西戍者的行为,是源自从小男儿就有的报国心。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的: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208]

歌中表示,边关有事时,男子报国,不以立功为目的。面对长行艰苦的征战,以英雄的志坚壮行为榜样。战场上沙碛千万里,西北风卷军帐。既已慷慨执剑壮行,战歌送别。可见应征而行的军人,以报国安邦为目标。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209]心志,在内地西行戍守者的精神中,往往发自于国事,而回望坚定于陇山的异景。意为陇山之高异,似乎已经攀登上了第一个艰难的台阶一样。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写道: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210]

西行征戍者中,自长安出发者,飞马沿驿道西行,至陇山之地,陇水的异声,勾起行者心中的愁情。尘土和入马汗,重雾中着“貂裘”皮装。意为急切欲达西域。而此时遇到自安西而来的立功新封侯者,言安西之路,路上不停息的马行,也要两月的行程,方能到达。就只是西州到玉门关的沙碛,也需10日,而且其中风沙不息。意为慢慢走,不要着急。放下急切报国之心,继续向西,看碎石路中行走的马蹄,都已血流。万里之行,奉行公事,别无所求。意为苦行只为报国。本来就听闻而知边塞的艰苦,援艰苦而来,并非为了妻儿谋得福祉。月出山口,也是先照到高处的关城楼上。溪水流声与松间风动,夜静景凉。离开家后的归梦都有,但西行之人皆与家人分离。如不此行,不忧此路之遥远。从中可以看到行至陇山之夜,望家的心怀中,舍下离忧,行“王事”“无所求”的报国心志,虽动却不摇。高适《登垄》也言陇山如心志的分水岭:

垄头远行客,垄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211]

诗中“远行”至陇山,见东西两边流的陇水而感。水流无期,西行归期亦无定。壮行万里,才走第一段,倚剑还向西。东望思念家乡,但报国志能有机会的知遇之恩在西疆。反映出行至陇山时,心里望乡与脚下西行的矛盾徘徊,但虽有此,报国的心志却仍然坚定。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212]即男子忠义报国,即使万里之遥行,也以公事为重,望乡不返乡。

诸多西行征战者,以生命为代价,很多军人战死疆场。即使如此,他们依然坚守者报国之志。王翰《凉州词》云: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213]

长安之地的征戍军人在凉州,环境就已异。琵琶、胡笳声中,风沙春寒的凉州军人,醉饮葡萄酒。回想长安时欲战死疆场,奋勇入伍的壮志“意气”。孟浩然《凉州词》云: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214]

凉州之地的胡乐之悲,不能与“紫檀”琵琶入云之声相比。然而西方万里之遥,关山夜月之景,也足以使人悲催于心。意为西行军人在西界,不仅仅要面对战死疆场的生命危险之忧,也要能够听得胡乐悲凉,看得关山风物景致冷涩,这些催人心悲愁的心理考验。

戍守之戍卒三年可以回乡。但国事紧迫之时,战死疆场,无法回归的情况下,家人思亲,军人依然报国。也有年轻时期,即能够从战地荣归者。王建《闻故人自征戍回》云:

昔闻着征戍,三年一还乡。今来不换兵,须死在战场。念子无气力,徒学事戎行。少年得生还,有同堕穹苍。自去报尔家,再行上高堂。尔弟修废枥,尔母缝新裳。恍恍恐不真,犹未苦承望。每日空出城,畏渴携壶浆。安得缩地经,忽使在我傍。亦知远行劳,人悴马玄黄。慎莫多停留,苦我居者肠。[215]

按照唐律规定,在和平时期,戍守士卒“三年内愿还者,放还”[216],但按照诗文所述,战争时期则例外,军人必须战死疆场。听得亲友自诸地归来,想到其少年时体弱,却偏偏心志于事武报国,遂入行伍。年轻时代能够自战场生还,如神降人间。报此回归之信到其家者,见其弟弟正在修造破旧的马槽,其母正缝制新衣。家人都不敢相信这一消息之真,也没有苦苦盼望如此之快就能够从战场上归来。只是每天出城,取水西望。时空变幻,突然就要回来了。远路辛劳,人疲马乏。但还是尽快回来,以免去家人的愁心。反映出当时残酷的战争中,也有家人能够盼得从军报国之子回家的情况。

2.筹志

唐人行伍中报国与筹志似乎是一体的。但报国者,未必能够筹志,而筹志者却是报国者。军中报国成就富贵功名壮志得筹,在盛唐特殊的西北丝绸之路沿线,是可以努力一试而得的。元稹《梦上天》云:

梦上高高天,高高苍苍高不极。下视五岳块累累,……蹋云耸身身更上……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日月之光不到此,非暗非明烟塞塞。天悠地远身跨风。[217]

西戍军人夜梦上天,天高无极。天上下观,五岳高山如点。脚下踏云可更上,西见“若水”月低,东看天堂蟠桃园中烟波暗暗。所到之处,日月无法照到,悠然暮烟中。天遥地远身骑风行。此言虽为梦语,但天外有天,天在人间喻皇室。征戍者的梦在现实中,也寄希望踏着异域之地的台阶,能够到人间高处,一览万象,得荣而身贵。

为了筹志的梦想,唐人少年树胆,军中拼力,军容严整秩序井然,战士至老不息,依然军中效力。柳中庸《凉州曲》云:“关山万里远征人。”[218]内地多有远征戍者。刘济《横吹曲辞·出塞曲》云: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219]

军警急传而来,内地征兵。并州的应征者,少年雄胆,征召入行伍。战场上拼力历经百战,去年东战,今年西拼,以图挣得封侯成王公,但结果却不如人意。意为拼力战争中的人,并不是人人都能壮志得筹,但这种机会是军人看好,并为之奋力一搏,希望能够得到者。杜荀鹤《塞上》云:

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戍楼三号火,探马一条尘。战士风霜老,将军雨露新。封侯不由此,何以慰征人?[220]

冬季河冻草枯时节,吐蕃会出兵劫掠。戍楼候望的信息,三火烽传,探马尘飞。士卒战至老,将军是换新。封侯奖赏的情况不足以慰藉征战之人。从军容可见秩序依然严整,战士虽已年老,依然战戍军中。

相信戎马得功,在盛唐成为社会性的普遍信念。军人的亲友们,也抱着极大的信心。送别时往往以封侯鼓励其坚志而行。陆龟蒙《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泉》云:

初悬碧崖口,渐注青溪腹。味既敌中山,饮宁拘一斛。春疑浸花骨,暮若酣云族。此地得封侯,终身持美禄。[221]

西戍之地,艰险、辛苦,面临着随时可能身死他乡、骨抛寒野境况,但却也可能是随时有封侯得荣,富贵一世的机会可得。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云: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222]

诗中所送战友去北庭轮台时,愁心不已。诗人了解西域的状况,六月的火山更热,行人不敢过路,人迹罕至。曾经数经祁连城,西域轮台月冷就不足愁心。河西置酒相送,西去征战。自取功名须在跨马沙场,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和真正的男儿。意为西行须放下心中的任何负担。

西行军中,在日日沙碛行路时,也有时会后悔对功名的追逐。如岑参《日没贺延碛作》云:“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223]后悔于心时,功名则轻。

从军功中得到功名富贵者,也不乏其人。虽经历了千难万险的沙场九死一生,但封侯所得之位,可能高至皇帝身边的谋臣。高适《塞下曲》云: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224]

所歌者即为从军得胜者。少年从戎,凭借天子之怒所进行的征战,以及将军雄才所形成的威武之势,驰骋于运筹帷幄的战场。是手中戈弓军械能够一展用武之处。青海的战云,兵气冲至当地黑山。消耗性苦战结束时,战地萧然,战旗空飘。生还者功成名就,皇室筹谋。大笑向看言文士,能够经战就不再贫贱了。文中所含信息还可以看到,军功得封者能够直接升至皇帝身边的谋臣。如此之位高权重之得,其他途径是极其难有。

盛唐立功得官或荣升以“告身”公文为凭证。《通典·选举(三)·考绩条》记载,唐代选补官员之制:“先简仆射,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不审者,皆得驳下,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给以符,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武官,则受于兵部。”[225]即所定人选,首先要将拟定名单,上报门下省。不能通过者驳回,能够通过者,奏明皇帝。勅文下旨,后由尚书省出具,并加盖其印的纸质定官公文符,称为告身。一般官员按规定积资升职,或荫职等由吏部负责。而将士在战争中立功所得封爵勋官的升职,则由兵部负责。在敦煌文书中,如此得荣者非常多。如《唐景云二年(711年)张君义告身》(敦煌文物研究所藏):

11.正议大夫检校吏部侍郎修文馆学士上柱国又

12.朝散大夫试文部侍郎柱国从顾等启谨件…珪等伍拾捌人,洛

13.州邵山客等一十八人,贝州刘…灵州齐思畅

14.等贰人,同州钳耳思简等陆人,沙州张君义等肆人,豳

15.州白晖等肆人,秦州廉瀚石(?)…乌思晦等贰拾

16.伍人,含州安神 庆壹人,灜州裴…契州康丑胡壹人,岐

17.州阵守璋等壹拾玖人,汝州赵…州康怀静等伍人,

18.西州张琰等捌人,泾州樊守忠等…州薛仁智等贰人,

19.绛州谷元德等贰人,庆州高…疆(?)州阎惠隐壹人,凉

20州杨宠君等壹拾玖人,夏州郭…贰人,魏州郭元振等

21.肆人,青州常彦宾壹人,润州韦…华州赵思礼等

22.肆人,肃州左长会等贰人,滑州…等贰人,慎州李

23.噎塞等玖人,汴州石馀惠壹…荐固等陆人,波

24斯沙钵那等贰人,泽州秦…州仪法进壹人,鄯

25.州司徒法藏等贰人,汾州孙…岷州曹思贞等贰

26人,昌州刘刈矣等贰人,兰州…州高元琛壹人,潞

27.州鲍有像等贰人,洪州曹羯(?)…素州曹师嫡壹人,会

28.州康南山壹·(人),宁州樊思绚等…英壹人,夷宾州

29.莫失壹人,银州白金本等贰人,□州萨布壹人,玄州屈去

30.住壹人,燕州于同进壹人…冀州张元福壹人

31.龟兹白野那壹人,婺州留子平一(?)人(?)归(?)州史薄地壹人,慈

32.州吉思训壹人,郑州赵轧奖?…至壹人,鄜州韩伏

33.养壹人,依州曹饭陁壹人,鲁州康□壹人,总贰佰陆拾叁

34.人,加勋如右,谨录启闻,谨启。[226]

从中可见,此次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的军功得封为勋官者,共计263人。其兵源地有洛州、贝州、灵州、同州、沙州、豳州、秦州等全国各地50~60州。还有来自“波斯”的“沙钵那等贰人”。每州人数最多的有58人,最少的有1人。河西凉州有19人,肃州2人,沙州4人。地处西北的秦州等地人数也较多。比较远的鲁州、燕州、冀州、依州等地也有人。西域本地西州8人。在敦煌文书《唐开元四年(716年)西州高昌县李慈艺告身》记:

7.黄门 泾州梁大钦等壹拾肆人

8.北庭府任慈福等壹拾肆人,陇州强怀贞

9.等玖人,甘州王怀义等叁人,岐州霍玄庆

10.等壹佰伍拾人,宁州王思智等壹拾玖人,西州

11.石定君等壹拾壹人,虢州蔡大悦等贰人,

12.豳州陈思香等贰人,总肆佰捌拾伍人,并战

13.若凤驰,捷如何决,宜加朝奖俾峻戎班。

14.可依前件,主者施行。

15.开元四年正月六月[227]

唐玄宗开元四年的此次军功封赏得资身者,共计有485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处关内道,丝绸之路沿线的岐州150人。其他地区人数较多的,有宁州19人,泾州14人,西域本地北庭府14人,陇州9人,河西甘州3人,虢州2人,豳州2人。天宝年间的敦煌文书P.2574号《张怀钦等告身残片》记载:

(前缺)

1.右可骑都尉

2.门下敦煌郡张怀钦等壹佰

3.贰拾柒人,西河郡王禅等

4.贰佰壹拾人,京兆府田思崇

5.等壹佰陆拾叁人,总伍佰人。[228]

此天宝年间的军功得升的人数,共计500人。其中最多的为关内道的西河郡地,有210人。其次是京兆府地之人,有163人。敦煌地区,也有127人之多。

如此多人都能够在西疆征戍中得荣,这种机会全国各地的男子中都可以取得,即军功得封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唐人才能够“人人自爱”,自励自强,通过正当常规性渠道,功名自挣自取。

从敦煌文书的记载中,再看看其封赏的原因条件。即从军之人在何种情况下,具备何种条件,就可能会被功封。敦煌文书P3392号《唐天宝十四载(755年)骑都尉秦元告身》记载:

(前缺)

1.疆御寇,应定为劳,宜策 勋

2.庸,以勋征戍,可依前件,主

3.者施行。

4.天宝十四载三月十七日[229]

其中天宝十四载的此次封赏“勋征戍”,因为所列于前的这些军人,“御寇”而有“劳”资。即他们是在边防长期御敌,而劳苦功高,故被封。《唐景云二年(711年)张君义告身》(敦煌文物研究所藏):

1.尚书司勋

2.安西镇守军镇,起神龙元年十月至二年十月壹周年,至景龙元年十月贰

3.周年,至二年十月三周年,至三年十月叁周年□□□□年五月二十七日勅,

4.碛西诸兵募,在镇多年,宜令…酬勋,又准久视元年六

5.月廿八日 勅,年别酬勋壹转总…

6.傔白丁沙州张君义(敦煌县)

7.右骁骑尉

8.尚书左仆射阙

9.尚书右仆射阙

10.吏部尚书阙[230]

此为带有国家中央尚书省标志,以皇帝名义“勅”所书的,封赏官员公文“告身”。其中沙州张君义军功最高,为公文开头人名,身份为“白丁”,即平民百姓。其被封原因是在“安西镇守军镇”,即长期于军镇戍守安西,也属于防御有功。而敦煌文书《唐开元四年(716年)西州高昌县李慈艺告身》中所记载的:

1.瀚海军破河西阵、白涧阵、土山阵、五里堠阵、东故妖

2.阵等总六阵,准开元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勅,并于凭

3.洛城与贼战门,先后叙功,六阵比类府城轮台等

4.功人叙勋则令递减,望各酬勋拾转。

5.白丁西州李慈艺(高昌县)

6.右可上护军[231]

其中西州高昌县的平民李慈艺等人被封,荣升的原因是,在瀚海军参加的战争,分别破敌方六阵,还在“凭洛城”战役中立功。当时在“类府城”和轮台等地的战役中,立功的军人,也一起有不同级别的封赏。

可见,平民“白丁”以上的身份,长期戍守,或战地智勇杀敌,取得战争的胜利等原因条件,即可取得被封赏。

在敦煌文书告身的记载中,还有其除免发放公文告身符的相关机构。敦煌文书《唐景云二年(711年)张君义告身》(敦煌文物研究所藏):

35.景云二年二月 司勋员外郎上柱国薛兼金上。

36.中大夫行司议(?)郎 薛南金读。

37.朝散大夫…日通议…薛昭省

38.正议大夫检校左庶子兼国史上柱国居巢县开国子刘玄审子

39.诺

40.二月…都事纯

41.左司郎中直

42.文部尚书阙

43.正议大夫检校吏部侍郎修文馆学士上柱国

44.朝散大夫识吏部侍郎柱国

45.尚书左丞

46.告骁骑尉张君义计

47.启被

48.旨如右符到奉行

49.元□珎

50.书令史

51.左领军卫府史张童八臣刘超

52.景云二年二月二十日下[232]

景云二年(711年)的此次封赏告身里,除了前文所见皇帝名义的“勅”字样外,上文中有“尚书左丞”,即该告身为国家的中央执行诸事机构尚书省所发公文。所得资身与勋官官位是国家承认的荣升。同时该文书中所显示“吏部”之文,说明该事为常规性积资升职。同时告身所发还经手了诸多部门的申报和判事,以及告知的多渠道手续。敦煌文书《唐开元四年(716年)西州高昌县李慈艺告身》:

15.开元四年正月六日

16.兵部尚书兼紫微令上柱国梁国公臣姚崇宣

17.银青光禄大夫行紫薇侍郎上柱国臣苏颋奉

18.朝散大夫行紫薇舍人·(臣)王邱行[233]

则显然是兵部所执行的军功勋官告身公文。有当时尚书省下设六部中,兵部总负责人“姚崇”等人的署名。及其在此告身下发中的不同作用,分别经过了“宣”、“奉”、“行”等不同级别的手续。

因此,告身公文符都表示,由军事机构呈报,中央三省权力机构负责审核通过,并由皇帝认可颁旨,中央吏部或兵部下发公文执行。为国家对军防之劳,以及军功之勋的统一认定,是国家正规官员任职。而且在盛唐只要取得勋官之位,不仅待遇丰厚,而且其地位会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因为其取得实属不易,也是自己凭借真实的实力和意志力,九死一生所得。还维护了国家和国人之安全。

综上可知,盛唐西北丝绸之路沿线的特殊军防与战事,以及开发西域的政策,为全国各地各个阶层的男子提供了功名通过正规渠道自己挣得的机会。也促成了盛唐整个社会风气的报国筹志精神,以及尚武、人人自爱、功名可以自挣社会心理等。这也说明国家战略的推进之处,即能够为人员的流动和上升提供相应机遇,整个社会的关注点也会有相应的聚焦。进而也可以看到,政界之途径所通,直接引领着社会上能够登其途,并通而上之的人群。成为当时社会风气的形成基础。在正道可通之时,社会生活所趋与社会心理所趋一致,并形成正气;在正道不通之事,社会生活与社会心理不一致,则会形成不平衡的邪气之风。因此,盛唐时期,在西北的战略推进,为社会各阶层和各地之唐人,创造了可以有为的可能性机会。且其国家作为控制者也具有相应的权威性和平衡性,才有了盛唐之盛,而中唐以后,地方权力上升到国家不可控的程度,中央失去权威性。落于地方的权力和实力的竞争中,整个国家失去了可控的平衡点。

【注释】

[1]《资治通鉴》卷206,则天后圣历二年(699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41页。

[2]《新唐书》卷133《牛仙客》,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55页。

[3]《旧唐书》卷185《良吏上·王方翼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02页。

[4]《旧唐书》卷97《郭元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44页。

[5]张说《右羽林大将军王公神道碑》,《全唐文》卷229,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13页。

[6]《资治通鉴》卷210,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1页。

[7]《通典》卷2《食货典·屯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4页

[8]齐陈骏著:《河西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

[9]《全唐文》卷211,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41页。

[10]《全唐文》卷211,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42页。

[11]《新唐书》卷107,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73页。

[12]《全唐文》卷23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54页。

[13]《太平广记》卷485,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661页。

[14]沈亚之《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全唐文》卷734,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78页。

[15]李并成、李春元著:《瓜沙史地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200页。

[16]《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919页。

[17]吴廷桢、郭厚安主编:《河西开发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页。

[18]《全唐诗》卷41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16页。

[19]《旧唐书》卷63《裴矩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06页。

[20]《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083页。

[21]石璋如著:《中国历史地理》(下),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第423页。

[22]《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页。

[23]郝润华:《凉州七里十万家——古代凉州与盛唐凉州的繁华》,《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4期。

[24]《资治通鉴》卷219,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015页。

[25]《唐大诏令集》卷130,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02页。

[26][日]前田正名著,陈俊谋译:《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版,第20页。

[27]《新唐书》卷97,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69页。

[28]汪根基、黄晋祥:《唐代与阿拉伯地区的商贸交往述论》,《赤峰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29]《全唐文》卷211,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33页。

[30]冯敏:《唐代丝路上的胡商商队》,《西夏研究》2014年第2期。

[31]《太平广记》卷329“张守珪”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615页。

[3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33]刘永明:《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

[34]《唐令拾遗》第8,东京大学出版会1964年复刻版,第198页。

[35]《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36]《新唐书》卷11,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0页。

[37]《新唐书》卷15,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3页。

[38]《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第12页。

[39]刘永明:《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

[40]刘永明:《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

[41]介永强:《论我国西北佛教文化格局的历史变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4期。

[42][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中华书局1974,第3032页。

[43]《旧唐书》卷198,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11页。(www.xing528.com)

[44]《旧唐书》卷198《西戎·疏勒国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05页。

[45]《旧唐书》卷198《西戎·于阗国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05页。

[46]《新唐书》卷46,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95页。

[47]《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48]刘永明:《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

[49]王永兴著:《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50]《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5页。

[51]《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5页。

[52]石璋如著:《中国历史地理》(下),第423页。

[53]《太平广记》卷77,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86—487页。

[54]《全唐诗》卷427,白居易《西凉伎》,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701页。

[55]《新唐书》卷22,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6页。

[56]《全唐诗》卷521,中华书局1975年版,中华书局1960年版,5951页。

[57]《读史方舆纪要》卷63《陕西十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711页。

[58]《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第45页。

[59]薛宗正:《吐蕃王国的兴衰》,民族出版社1997,第18页。

[60]李宗俊:《唐代前期河西均是地理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61]《旧唐书》卷69《侯君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10页。

[62]《旧唐书》卷103《郭虔瓘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88页。

[63]《唐会要》卷94,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94页。

[64]《旧唐书》卷185《王方翼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83页。

[65]《旧唐书》卷185《王方翼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82页。

[66]《全唐文》卷25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62—2563页。

[67]《全唐文》卷287,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09页。

[68]《全唐文》卷284,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85页。

[69]《资治通鉴》卷215天宝三载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860页。

[70]《新唐书》卷3《高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8页。

[71]《旧唐书》卷196《吐蕃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33页。

[72]唐帅、魏景波:《丝绸之路与唐代边塞诗》,《丝绸之路》2012年第20期。

[73]《全唐诗》卷843,齐己《寄怀西蟾师弟》,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520页。

[74]《全唐诗》卷261,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04页。

[75]《全唐诗》卷162,李白《北风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88页。

[76]《全唐诗》卷498,姚合《庄居即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661页。

[77]《全唐诗》卷217,杜甫《羌村》,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77页。

[78]《全唐诗》卷898,张泌《南歌子》,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148页。

[79]《全唐诗》卷833,贯休《经友生坟》,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401页。

[80]《全唐诗》卷749,李中《秋日途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530页。

[81]《全唐诗》卷858,吕岩《题全州道士蒋晖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703页。

[82]《全唐诗》卷448,白居易《和刘郎中伤鄂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044页。

[83]《全唐诗》卷164,李白《门有车马客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98页。

[84]《全唐诗》卷435,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823页。

[85]《全唐诗》卷444,白居易《别毡帐火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80页。

[86]《全唐诗》卷48,张九龄《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82页。

[87]《全唐诗》卷89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98页。

[88]《全唐诗》卷6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64—765页。

[89]《全唐诗》卷6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65页。

[90]《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90页。

[91]《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4页。

[92]《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85页。

[93]《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89页。

[94]《全唐诗》卷891,温庭筠《定西番》,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62。

[95]《全唐诗》卷120,李昂《从军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09页。

[96]《全唐诗》卷25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26页。

[97]《旧唐书》卷29,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72页。

[98]《全唐诗》卷2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8页。

[99]《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5页。

[100]《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3页。

[101]《全唐诗》卷45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73页。

[102]《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3页。

[103]《全唐诗》卷267,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69页。

[104]《全唐诗》卷2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1页。

[105]《全唐诗》卷2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8页。

[106]《全唐诗》卷89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62页。

[107]《全唐诗》卷27,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1页。

[108]《全唐诗》卷282,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11页。

[109]《新唐书》卷21,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0页。

[110]《新唐书》卷35,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1页。

[111]《全唐诗》卷41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16页。

[112]《全唐诗》卷284,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38页。

[113]《新唐书》卷37,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60页。

[114]《全唐诗》卷12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08页。

[115]《全唐诗》卷4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85页。

[116]《全唐诗》卷38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50页。

[117]《全唐诗》卷577,温庭筠《西州词》,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708页。

[118]《全唐诗》卷581,中华书局1960年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738页。

[119]《全唐诗》卷578,中华书局1960年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725页。

[120]《全唐诗》卷44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000页。

[121]《全唐诗》卷417,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599页。

[122]《全唐诗》卷1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23页。

[123]《全唐诗》卷1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24页。

[124]《全唐诗》卷1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33页。

[125]《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6页。

[126]《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81页。

[127]《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82页。

[128]《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91页。

[129]《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0页。

[130]《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1页。

[131]《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2页。

[132]《全唐诗》卷1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44页。

[133]《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81页。

[134]《全唐诗》卷34,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58页。

[135]《全唐诗》卷201,岑参《灭胡曲》,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1页。

[136]《全唐诗》卷508,白敏中《贺收复秦原诸州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773页。

[137]《全唐诗》卷16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89页。

[138]《全唐诗》卷117,贺朝《从军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80页。

[139]《全唐诗》卷24,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1页。

[140]《全唐诗》卷1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4页。

[141]《全唐诗》卷26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92页。

[142]《全唐诗》卷285,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42页。

[143]《全唐诗》卷2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6页。

[144]《全唐诗》卷3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71页。

[145]《全唐诗》卷6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43页。

[146]《全唐诗》卷7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54页。

[147]《全唐诗》卷82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241页。

[148]《全唐诗》卷28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26页。

[149]《全唐诗》卷3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71页。

[150]《全唐诗》卷24,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1页。

[151]《全唐诗》卷18,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1页。

[152]《全唐诗》卷7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54页。

[153]《全唐诗》卷25,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9页。

[154]《全唐诗》卷74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490页。

[155]《新唐书》卷43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50页。

[156]《资治通鉴》卷20,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三月条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8页。

[157]《全唐诗》卷84,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13页。

[158]《全唐诗》卷14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44页。

[159]《全唐诗》卷17,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5页。

[160]《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90页。

[161]《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85页。

[162]《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47页。

[163]《全唐诗》卷27,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1页。

[164]《全唐诗》卷41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19页。

[165]《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67页。

[166]《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6页。

[167]《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74页。

[168]《新唐书》卷43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51页。

[169]《全唐诗》卷1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46页。

[170]《全唐诗》卷1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44页。

[171]《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6页。

[172]《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90页。

[173]《全唐诗》卷1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32页。

[174]《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1页。

[175]《旧唐书》卷83,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78—2779页。

[176]《全唐诗》卷27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06页。

[177]《全唐诗》卷6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64页。

[178]《全唐诗》卷144,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61页。

[179]《资治通鉴》卷244,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887—7888页。

[180]《旧唐书》卷104《哥舒翰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12页。

[181]《全唐诗》卷198,岑参《送祁乐归河东》,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33页。

[182]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83]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84]《全唐诗》卷50,杨炯《从军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1页。

[185]《全唐诗》卷21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92页。

[186]《全唐诗》卷214,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27页。

[187]《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2页。

[188]《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2页。

[189]《全唐诗》卷12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08页。

[190]《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5页。

[191]《全唐诗》卷224,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95页。

[192]《全唐诗》卷8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26页。

[193]《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6页。

[194]《全唐诗》卷6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66页。

[195]《全唐诗》卷8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00页。

[196]《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6页。

[197]《全唐诗》卷8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90页。

[198]《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6页。

[199]《全唐诗》卷283,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31页。

[200]《全唐诗》卷5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1页。

[201]《全唐诗》卷38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57页。

[202]《新唐书》卷221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22—9223页。

[203]《旧唐书》卷80《褚遂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36页。

[204]《全唐诗》卷2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9页。

[205]《全唐诗》卷12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17页。

[206]《全唐诗》卷217,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72页。

[207]《全唐诗》卷20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81页。

[208]《全唐诗》卷12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8页。

[209]唐帅、魏景波:《丝绸之路与唐代边塞诗》,《丝绸之路》2012年第20期。

[210]《全唐诗》卷1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24页。

[211]《全唐诗》卷212,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15页。

[212]《全唐诗》卷19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32页。

[213]《全唐诗》卷156,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05页。

[214]《全唐诗》卷16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68页。

[215]《全唐诗》卷297,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64—3365页。

[216]《唐律疏议》卷3《名例·犯流应配(问答一)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2页。

[217]《全唐诗》卷41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05页。

[218]《全唐诗》卷257,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77页。

[219]《全唐诗》卷18,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7页。

[220]《全唐诗》卷69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939页。

[221]《全唐诗》卷62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41页。

[222]《全唐诗》卷199,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55页。

[223]《全唐诗》卷20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2页。

[224]《全唐诗》卷21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89页。

[225]《通典》卷15,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0页。

[226]《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79—280页。

[227]《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83—284页。

[228]《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85页。

[229]《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87页。

[230]《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78页。

[231]《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83页。

[232]《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81—282页。

[233]《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