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西防务体系吸引人才流动,实现升迁

河西防务体系吸引人才流动,实现升迁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元、天宝时已为固定的军事设置[571],用以招募各地有文才武略之人来到河西城防军事之中。河西幕府首先使当地有才能的人得以入幕并不断升迁。王忠嗣被弹劾后,代为“陇右节度支度田副大使”。[580]还有一部分人本来有门荫升迁的机会,但他们希望通过河西幕府的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后至河西军中为“副大使”。

河西防务体系吸引人才流动,实现升迁

1.幕府人才体系

幕府在唐初沿用汉代以来形式,为行军幕府,战事结束后即罢去。开元、天宝时已为固定的军事设置[571],用以招募各地有文才武略之人来到河西城防军事之中。

(1)武将人才的入幕。幕府职繁任重,为优秀人才施展其才能提供了用武之地[572]。河西幕府首先使当地有才能的人得以入幕并不断升迁。如河西当地“瓜州常乐人”王君,据《唐书·王君》记载:“王君,瓜州常乐人也。初,为郭知运别奏,骁勇善骑射,以战功累除右卫副率。及知运卒,遂代知运为河西、陇右节度使,迁右羽林军将军,判凉州都督事。开元十六年冬,吐蕃大将悉诺逻率众入冠大斗谷,又移攻甘州,焚烧市里而去。君以其兵疲,整士马以掩其后。会大雪,贼徒冻死者甚众……马死过半。君袭其后……纵兵尽俘获之,及羊马万数。君以功迁右羽林军大将军,摄御史中丞,依旧判凉州都督,封晋昌伯。拜其父寿为少府监,仍听致仕。上又尝于广达楼引君及妻夏氏设宴,赐以金帛。夏氏亦有战功,故特赏之,封为武威郡夫人。”[573]

可见在郭知运为河西节度使时,河西“瓜州常乐人”王君入幕做了“别奏”,后“骁勇善骑射”,因“战功累除”至河西、陇右节度使,并封爵为“晋昌伯”,“拜其父寿为少府监,仍听致仕”。唐玄宗“于广达楼,引君及妻夏氏宴设,赐金帛。……封为武威郡夫人”。王君死后,唐玄宗虽为他不会笼络当地人心而遗憾,也不得不承认他为一员“勇将”,并令当时文豪张说为其写传。

同时,河西幕府还以立功或知遇得升的条件,吸引着其他各地的人才来到河西城防军事之中。武将中,哥舒翰是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后裔,《旧唐书·哥舒翰传》记载:“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裔也。……父道元,安西副都护,世居安西。……年四十,遭父丧,三年客居京师,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初事节度使王倕,倕攻新城,使翰经略,三军无不震慑。后节度使王忠嗣补为衙将。……后吐蕃寇边,翰拒之于苦拔海,其众三行,从山差池而下,翰持半段枪当其锋击之,三行皆败,无不摧靡,由是知名。天宝六载,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代忠嗣为陇右节度支度田副大使,知节度事。……十二载,进封凉国公,食实封三百户,加河西节度使,寻封西平郡王。”[574]

从文中可以看到,哥舒翰为西域突骑施部首领后裔。四十岁时,身为安西副都护的父亲去世后,受父荫到京都长安为官三年,被“长安尉”“不礼”,“发愤”而“仗剑之河西”入幕,开始在“攻新城”的战役中,即表现出了“震慑”“三军”的军事才能。之后为节度使“王忠嗣”为“衙将”,在抵御吐蕃入侵的战斗中为前锋“摧靡”敌军,由是在军中“知名”。天宝六载(747年)得升为“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等职。王忠嗣被弹劾后,代为“陇右节度支度田副大使”。天宝十二载(753年),“进封凉国公”爵位,加“河西节度使”,不久又被封为“西平郡王”。

(2)文人入幕。不仅武将如此,文人亦以被推荐等方式入幕河西。如《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中云:“扬鞭发武威,落日至临洮。……我本江海游,逝将心利逃,一朝感推荐,万里从英旄。”[575]即作者是被推荐至河西军中。张介然为河、陇郡守,入河西幕升为行军司马等职,官居三品。《旧唐书·忠义下·张介然传》记载:“张介然者,蒲州猗氏人也。本名六朗。谨慎善筹算,为郡守在河、陇。及天宝中,王忠嗣、皇甫惟明、哥舒翰相次为节将,并委以营田支部度等使。进位卫尉卿,仍兼行军司马,使如故。及加银青光禄大夫,带上柱国,因入奏称旨,特加赐赉,介然秉间奏曰:‘臣今三品,合列棨戟。若列于帝城,乡里不知臣贵。臣,河东人也,请列戟于故乡。’玄宗曰:‘所给可列故乡,京城伫当别赐。’介然拜谢而出,仍赐绢五百匹,令宴集闾里,以宠异之。本乡列戟,自介然始也。哥舒翰追在西京,荐为少府监。”[576]

此对张介然的传述中,张介然为“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人,但作为文臣,却“谨慎善筹算”,官至“河、陇郡守”。唐玄宗天宝年间,王忠嗣、皇甫惟明、哥舒翰等相继为河西节度使时,出任河西“营田支部度等使”,得升“进位卫尉卿”,“兼行军司马”。后又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并“上柱国”,官居三品之位。又向唐玄宗申请,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惠及乡闾。之后又被哥舒翰推荐为“少府监”(“掌山泽之税”)。

各地的文仕亦入河西幕以期升迁。“在唐代,凭科举取士进身,一直是一条很艰难的道路。即便是科举登第,仕途的升迁也很缓慢……在仕进无他蹊径的情况下,那些怀才不遇者对任边幕从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577]颜真卿“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为盐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裴冕为侍御史,入河西陇右哥舒翰幕,“为行军司马,累迁员外郎中”[578]王维为右拾遗,出使河西入幕,为监察御史兼充判官。薛仅为洪洞尉,羽林大将军杨敬述持节河西,“以才略奏请充管记”[579]。“这些人皆位卑俸薄,而其出身大多经历科举,富裕才华,因此到边地幕府谋取进身与发展的机会”。[580]

还有一部分人本来有门荫升迁的机会,但他们希望通过河西幕府的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如杨炎以门荫出身,也曾入幕“河西节度掌书记”[581],颜真卿《唐故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侧记》记载,唐玄宗时,宋璟“第六子衡,因谪居沙州,参佐戎幕,河陇失守,介于吐蕃,以功累拜工部郎中兼御史河西节度行军司马,与节度周鼎保守敦煌,仅十馀岁,遂有中丞常侍之拜”[582]

新唐书·唐休璟传》记述:“唐璇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人。……举明经高第。……圣历中,授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副大使。……洪源之战……其勇无比。……擢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武后诏……进拜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授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酒泉郡公。……加特进、尚书右仆射,赐邑户三百,封宋国公。……累迁检校吏部尚书。”[583]唐休璟为“京兆始平人”。是参加科举考试,中“明经”者。后至河西军中为“副大使”。在“洪源之战”中,以“勇无比”,不仅升为“大将军”,武则天还提拔其至“尚书右仆射”等中央官职,并封侯为“宋国公”,后升至“吏部尚书”。

《旧唐书·郭元振传》记载:“郭元振,魏州贵乡人。举进士,授通泉尉。……大足元年,迁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在凉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兼检校安西大都护。……睿宗即位,征拜太仆卿,加银青光禄大夫。景云二年,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宋璟为吏部尚书。无几,转兵部尚书。”[584]郭元振是“魏州贵乡人”,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成为“通泉尉”,至河西军中为“大使”。在凉州经营得力,升至“左骁卫将军”并检校安西,再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

河西幕府为各种人才提供了机遇,确实成为他们得以发展自己的台阶。如高适原为封丘尉,“好言王霸大略”,中有道举,为封丘尉,不满于“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585],依然远赴河西,入哥舒翰河西幕掌书记,后入朝为左拾遗。据《唐故朝散大夫巴州别驾上柱国朱公墓志铭并序》(朱庭瑾墓志)记载,朱庭瑾在河西幕,“以功劳改授忠王府掾,无何加朝散大夫,俄转巴州别驾”[586]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中言: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587]

诗文内容叙述作者在长安城的“西门”,为“充任”河西幕府军中“副使”的“将门子弟”张献心回军送行时的感慨与祝愿。“将门子弟”应该受“将门”之荫为官,但这位称“贤”的张献心,却“受命常在边”,自河西军中归来。年龄不到三十,而已登“高位”。衣锦归来,被皇帝接见,被众人羡慕。有文才又有武略,且尽皆能够在军中施展无余。“燕支”山北河西张掖等处正笼战争黑云,飞马一去如去天外。既是距离之远,又是运程之遥。预想和祝愿未来也将还能继续平步青云,得以上升如星月。

文人在军中,使西北边塞特殊的风情,以及军中将士战地特殊心理在他们所留的边塞诗中得以展现。如高适在《塞下曲》中亦高唱:“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588]在《独孤判官部送兵》中云:“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589]岑参在《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中云:“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590]在《送人赴安西》中言道:“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591]王翰在《凉州词》中言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592]当时的河西军中被视为“封侯地”,文人也即带着“报国”之豪情,“不惜死”而望“成功”为“英雄”,同时也有征战“几人”能回的感慨。

河西幕府所吸引来的人才对河西州县城防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入幕的武将尽力争取在军事中立功,因而,河西军事不乏活力。另一方面战时智囊文人的入幕更使河西州县城在其军事官员的任用上,而达到了一种平衡,并取得了一系列城防战绩。如李敬玄之败等事使唐在河西官员的任用上多为武将,但王君事件又说明单凭武将也难于制敌,必须是文武兼备者才能任用,如郭元振。但郭元振被告谋反,朝廷因不放心而将其调离,加之兼文武之才者难得。尽管这种情况下河西继续用武将为吏,但幕府作为武将不可缺少的智囊,开始得到常设。河西幕下因此集结了诸多文人佐僚,且曾一度使州县城防战事很有起色。如开元十五年(727年),唐玄宗以王君等“勇将无谋,果及于难,择堪边任者,乃以(萧)嵩为兵部尚书、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嵩乃请以裴宽、郭虚己、牛仙客在其幕下。……时悉诺罗恭禄威名甚振,嵩乃纵反间于吐蕃,言其与中国潜通,赞普遂召而诛之”。第二年八月,“嵩又遣副将杜宾客率弩手四千人,与吐蕃战于祁连城下,自晨至暮,散而复合,贼徒大溃”[593]。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裴宽等人入幕之后,说明节度使萧嵩的这些幕僚为其在河西城防战事中取得成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军功爵及其恩荫等用人体系

盛唐河西等地因为时有战事,为奖励征战,唐政府用军功爵制度为战场上立功的将士,以其军功封爵,并发放其凭证,即“告身”符。敦煌文书大谷1063、2833号《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张怀寂告身》记载:

1.鸾台朝散大夫前行叠州上史武威军子总官张

2.怀寂,识具通济,器能优举,夙承荣奖,出贰蕃条,近

3.总戎麾,远清荒儌,恢七擒之胜略,致三捷之嘉庸,

4.逆党冰离,妖群瓦解,誉隆裨师,绩着幽遐,副名

5.都,允谐懋赏,可中散大夫,行茂州都督府司马,主

6.者施行。

7.长寿二年腊月[594]

文中之人“张怀寂”,在武则天长寿二年的征战中,在战场上有英勇杀敌的出色立功表现,使唐军得以打下大胜仗。因此国家奖励其军功,升其为“散大夫”的官职。敦煌文书S.1344号《唐开元户部格残卷》中记载:

2.勅。诸色应食实封家封户,一定已后,不得辄有移改。

3.景龙二年(708年)九月廿日[595]

此以皇帝名义所发的“勅”中规定,国家所封定之事,一般不得更改。《唐会要》记载:“自天宝以来,征伐多事,每年以军功官授官十万数,皆有司写官告送本道。”[596]即唐玄宗天宝时期,以军功爵得“告身”,而升用为官之人,每年有“十万数”。国家在吏部和兵部,都设有专管发放“告身”的官职。如《新唐书·百官志一》记载:“吏部郎中,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其告身。”[597]兵部郎中,“一人判帐及武官阶品、卫府众寡、校考、给告身之事”[598]。《唐令拾遗·赋役令》记载:“诸任官应免课役者,皆待蠲符至,然后注免。符虽未至,验告身灼然实者,亦免。”[599]即得“告身”的军功爵官员,在盛唐“应免课役”。

军功爵官员的告身,在其死后,还可以使子孙得“荫”官。敦煌文书P.4745号《唐年代未详(贞观或永徽)吏部格或式断片》记载:

(前缺)

1.长史、司马、司录、上总管从四品。中总管

2.正五品。下总管从五品。

3.随勋官、散官及镇将、副五品以上,并

4.五等爵,在武德九年二月二日以前

5.身死者,子孙不得用荫当。虽身在,

6.其年十二月卅日以前,不经参集,并

7.不送告身,经省勘奏定者,亦准此。

8.随官文武职事五品以上,在贞观五

9.(年 月 日以)前,省司勘定符下者,

(后缺)[600]

即军功爵的“告身”得“荫”子孙者,也有时间限制。在“武德九年二月二日以前”已死的一些四五品军功爵所升之官员,不能“荫”及子孙。还没有死,但在此年“十二月卅日以前”,没有送“告身”进行“参集”者,也不能“荫”及子孙。贞观五年以后,五品以上军功爵官员,有“告身”符者,即能够“荫”及子孙。可见在盛唐,军功爵不仅能够使战场立功者荣升为官,而且其子孙也能够因其军功爵而为官。

唐玄宗时期河西瓜州人王君,因军功爵升至河西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等要职。死后其子得恩荫。张说《右羽林大将军王公神道碑》中云:“嗣子尚衣,奉御承荣,天奖赐兰,星祥名宝,礼义形于桥梓,哀戚过于缞麻,禀训帷堂,克持门户。特奉恩旨,收其二荫。”[601]即王君之子王宝得到其父的军功爵所给恩荫。

军中按军功和资历,每年有诸多军事官职的升职变化。敦煌文书S.2703号《唐天宝年代敦煌郡公文事目》中记载:

12.尚书省兵部符奉 勅为果毅李腊儿等改授官事。

13.一为折冲刘敬忠改官事。

14.一为折冲赵仵朗等改授官事。

15.一为折冲刘神力改官事。

16.尚书省兵部符奉 旨为镇副仪庭俊改官事。

17.一为镇将党仁爱等改授官事。

18.一为别将冯宴改官事。

19.一为镇将卢神光改官事。

20.一为别将刘祁陁等改授官事。

21.一为镇副邓子骞改官事。

22.一为果毅王令诠改官事。

23.一为镇将勃论啜等改官事。(www.xing528.com)

24.一为镇将吕怀玢改官事。

25.一为别将叨护苏改官事。

26.一为别将王仲由改官事。

27.一为别将常耀卿改官事。

28.一为果毅孙奴奴等改官事。

29.一为镇副石羯搓等改官事。

30.一为镇将任亮改官事。

31.一为别将柒无义改官事。

32.兵部符奉 制为折冲卫张法嵩改官事。

33.一为折冲张谦光改官事。

34.户部符奉 勅为诸公王及内外文武官等先有给使在人家事

35.其日判下郡…

36.右贰拾□…

(后缺)[602]

此年尚书省下发的为该军中之人,授官职或升官职之事又近20件。其中得授官之人有“折冲”“折冲卫”。得升官职的有“镇将”“别将”“镇副”“果毅”等。执行机构为尚书省的兵部和吏部,立军功者由兵部负责,而积资历而升者,有吏部负责。还可以看到,在这些授官和升官之事中,还有诸多得以授官和升官者之名,虽不在列事名单中,但其事却存在。敦煌其他一些文书中,也反映出,当时每一次授官或封官之事,所关系到的人数有数百人之多。

唐玄宗天宝时期,节度使下辖之军镇,按军中经历年限,也可以得升。敦煌文书P.4978号《唐天宝年代兵部选格残卷》记载:

(前缺)

1.……

2.节度管内诸军镇健儿,其中所有勋官□□

3.诸色有资劳人及前资常选□□□□□

4.劳考每年为申牒所由,并先在军注?□□

5.已上,有柱国、上柱国勋者,准勋官□满□

6.听简试,十五年已上者,授武散官。两个上柱

7.国已上者放选,各于当色量减次上定留放。

8.其中有先立战功,得上柱国勋,长征(?)□□□

9.军由分明者,免减听选,余依本条。

10.一,准兵部格后勅,同□□满□□等,如简□

11.结二万人数者,其中有得劳番考人□□

12.免,并申所司,准式合□,选日任依常例。

13.一,准兵部格,诸色有番考资策出(?)身□□□

14.者,初至年及去军年经个月已上□□

15.折成一年劳,中间每年与一年不得累折。

16.一,准开元七年十月廿六日勅,上柱国及柱国子

17.年廿一已上,每年征资一千五百文,准本色宿

18.卫人至八年满,听简,其及第者,随文武□

(后缺)[603]

从文中可以看到,军功爵所升之官,在天宝年间的节度使下辖军镇中,有十五年的戍守经历,即可得升。得军功已升者,得再升。以奖励军中人心的稳定和长期的军中为家。另外在军中,每年也有相应的考核,军事管理者要进行统计和申报,并以此作为其在军中的“劳资”积累,进行相应的折算。积累到所定数额时,也可以得升。

此外,在当时也有用孝义之人的情况。敦煌文书S.1344号《唐开元户部格残卷》中记载:

4.勅:孝义之家,事须旌表。苟有虚滥,不可裒称。其孝,必

5.须生前纯至,色养过人;没后孝思,哀毁踰礼,神明通感,

6.贤愚共伤。其义,不须累代同居,一门邕穆;尊卑有

7.序,财食无私;远近钦承,州闾推伏;州县亲加案验,知

8.状迹殊尤,使覆同者,准令申奏。其得旌表者,孝门复,

9.终孝子之身;义门复,终旌表时同籍人身。仍令所管长

10.官以下及乡村等,每加访察。其孝义人,如中间有声

11.实乘违,不依格文者,随事举正。若容隐不言,或检

12.覆失实,并妄有申请者,里正、村正、坊正及同检人等,

13.各决杖六十,所由官与下考。

14.证圣元年(695年)四月九日。[604]

文中对“孝”和“义”有具体规定。“孝”者“累代同居”“尊卑有序”“财食无私”。“义”者“远近”闻名,皆钦佩承认,即为公众认可。事迹乡里州县皆知。具备“孝”或“义”之人,由当地里正、村正、坊正等处申报。州县同里正、村正、坊正等,官方查访“案验”确定为实后,“申奏”中央。有中央统一进行“旌表”,下发“孝门复”或“义门复”。“旌表”之后,还要在当地进行公示,如果有举报其不实,不仅资格会被取消,对检案和申报之人,也要有相应的处罚。以确保其合法与公正,以及对当地民风、民俗的导向与引正。

河西敦煌等地,对有文理的女子也有勘用的情况。敦煌文书S.1344号《唐开元户部格残卷》记载:

15.勅:长发等,宜令州县严加禁断。其女妇识文解书

16.堪理务者,并预送比校内职。

17.咸亨五年(674年)七月十九日。[605]

勅文规定女子能够“识文解书”、“堪理务”,可以申报,并送到当地官方公办学校任职。

总之,政府用人的制度,以及政府所用官方人员的所行所为,在当时和以后的社会生活,对社会有着最大的教课书式的心理和行为导向影响。中华文化在古代每段盛世时期,国家都极为重视官员的国家标准式的选用,以及相应的惩治体系。以保证社会风气和风俗的积极向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