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为“逼边境”之地,因此重要位置都设有烽,而且烽的周围还筑有较高的墙,如一些烽燧的周围置有羊马城[267]。“有些驿站官道与烽燧相伴,烽侧置驿”[268]。
敦煌文书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从沙州敦煌东去常乐县有南北两道。北道自西向东共有七驿,依次为:
147.州城驿。
148.在州东二百步,因州为名。东北去清泉驿卌里。
149.清泉驿。
150.在州东北卌,去横涧驿廿里。承其驿路在
151.瓜州常乐县西南,刺史李无亏以旧路石
152.碛山险,迂曲近贼,奏请近北安置。奉天授二年
153.五月十八日救,移就北。其驿置在神泉观
154.庄侧,故名神泉驿。今为清泉戍,置在驿旁,
155.因改为清泉驿。
156.横涧驿。
157.在州东北六十里,北去白亭驿廿里。刺史陈玄
158.硅为中间迂曲,奏请。奉证圣元年十二月三十日
159.勅置。驿侧有涧,因以为名。
160.白亭驿。
161.在州东北八十里,东北长亭驿卌。同前奉
162.勅移。为置白亭烽下,因烽为号。
163.长亭驿。
164.在州东北一百廿里。东去甘草释廿五里,同前
165.奉勅移。为置在长亭烽下,因烽为号。
166.甘草驿。
167.在州东北一百卌五里,东南去阶亭释二十五
168.里。前刺史李无亏以中间路远,兼有沙卤,
169.奏请奉勅置。驿侧有甘草,因以为号。
170.阶亭驿。
171.在州东一百七十里,东去瓜州常乐驿
172.卅里。同前奉勅移。为置在阶亭烽
173.侧,因烽为号。[269]南道自西向东亦有七驿,依次为:
208.东泉驿。
209.在州东卌,东去其头驿廿五里。刺史
210.李无亏为其路山险迂曲,奏请就北安置。
211.奉天授二年五月十八日勅,移就北,其
212.驿遂废。(www.xing528.com)
213.其头驿。
214.在州东六十五里,西去东泉驿二十五里,东去
215.悬泉驿八十里。同前奉勅移,废。
216.悬泉驿。
217.在州东一百卌五里。旧是山南空谷驿。唐
218.永淳二年录奏,奉救移就山北悬
219.泉谷置。西去其头驿八十里,东去鱼泉
220.驿卌里。同前奉勅移,废。
221.鱼泉驿。
222.唐咸亨四年,刺史李祖隆奏,奉
223.勅置。去州东一百八十五里,东去瓜州常乐
224.驿卌五里,西去悬泉骤卌里。同前奏(奉)
225.勅移废。
226.无穷驿。
227.在州东一百里,在无穷山置。西去其头驿卅五里,东去空谷骚卅
228.五里,东去空谷驿卅里。唐永淳二年奏移就
229.北行,其骚遂废。
230.空谷驿。
231.去州东一百卅里,在空谷山南置,西去无穷
232.驿卅里,东去黄谷驿卌里。为同前移道,其
233.驿遂废。
234.黄谷驿。去州东一百七十里,东去鱼泉驿廿五里。为
235.同前移道,其驿遂废。[270]
根据以上诸驿站的记载和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以及于光建、闫婷婷《唐代河西边防组织补正》对敦煌文书等材料中戍、烽的整理,唐代前期河西瓜、沙两州城之间的烽、驿设置如图2-4所示。
图2-4 瓜、沙州城之间的驿、烽设置示意图
上图显示出瓜、沙州城之间烽、驿设置的特征是:烽与城、戍、驿等多置于一处,即“烽侧置驿”或城、镇、戍侧置烽、驿。如清泉驿和清泉戍、白亭驿和白亭烽、长亭驿和长亭烽以及阶亭驿和阶亭烽等。
《大慈恩寺志》卷5《玄奘求法与译经(一)》记载,贞观三年(629年)玄奘法师西行。
玄奘顺利离开瓜州。北行五十里,渡过瓠庐河。自此以西,沙海茫茫,颇乏水草,唯相去百里间设有烽侯五处。向导望而却步,不愿再西。于是,玄奘孤身匹马而行,望骨堆马粪渐进,艰难跋涉八十余里,才达第一烽。烽侯校尉王祥见玄奘孤身西进,知凶多吉少,建议他转去敦煌,有法师张皎钦贤尚德,必得接纳。玄奘回答说:“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论,亦忝为时宗,欲养以修名,岂劣檀越敦煌耶!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缺,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檀越不相励勉,专劝退还,岂谓同厌尘劳、共树涅脖之因也?必欲拘留,任即刑罚,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王祥为玄奘的坚定信念所打动,遂供给水面,相送十里,并写书签介绍第四烽校尉其弟子王伯陇接待。玄奘遂西行,既到第四烽,即得王伯陇供给米面,袋中盛水,并相送十里,指示道路,说此去百余里有野马泉可以取水,便进入莫贺延碛大沙漠,已出唐朝辖境。[271]
玄奘法师此西行所走为河西出西域的玉门关道。可以看到当时瓜州与伊吾(今哈密市)之间道路在艰辛的沙漠上,虽然环境恶劣,但唐政府设有五烽候。
高宗永徽中,王方翼为肃州刺史时,修筑州城隍堑等城防设施,因而肃州“烽逻精明”[272]以及河西“烽戍逻卒”[273]等,可知,“烽”不仅有戍守“候望”者,且配备有巡逻的士兵,烽本来就置于地势比较高而且重要的位置,附近巡逻者和烽处“候望”所得到异常情况的信息以及其他烽所传来的报警信息都会及时按规制以烽烟(白天)或烽火(夜间)传出。
其他镇戍要地也大致如此。如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褚遂良上疏中“张掖尘飞,酒泉烽举”[274]之说,即如果张掖城附近有敌军出现,烽警就会迅速将信息传至酒泉等城。肃州城,“西南至瓜州界安乐烽三百四十里”[275];凉州,王维《凉州赛神》中描述:“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烽头望虏尘。”[276]“百尺烽头”反映出当时筑烽极高,因而信息才能够远达三十里外的下一烽。开元十五年(727年)回纥于甘州南巩笔驿击伏王君之后,“凉州兵追及之”[277],巩笔驿发生的战事,凉州能及时知道并派援军赶往,说明当时巩笔驿有报警的烽,并在此方面起有重要的作用。唐玄宗时,河西诸城镇之间“烽戍逻卒,万里相继”[278]。为城防准备了严密的信息体系。
在州县城城墙四角等处亦有烽及相关设施。李旭东《锁阳城的形制及城垣的“夯土版筑”》一文对唐瓜州晋昌城遗址的考察,证明城墙“四角及与中线相连的南北二垣处,皆有烽隧形制的角墩,共有六座,现惟西北角墩保存最完整,高约18米。角墩开拱形券门,供人往来通行”[279]。据《隋书·长孙览传》记载:“城高地迥,必遥见贼来。我国家法,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大逼举四烽。”[280]城墙四角的烽燧也当是把来敌多少和入侵方向通知于城中,以起到及时御敌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