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初等数学问题的研究,无论是思考的探索过程,还是解法的执行过程,无一不是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不断向对方化简的结果.事实上,如果一个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化简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道便一目了然了.
对于条件结论都复杂的问题,一般是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即综合分析的方法.
实际上,两种方法都不是单纯地由条件导出结论或由结论回溯至条件.综合法的推理方向,要体现结论的需要.那种不顾结论,对条件任意组合,大量地、无目的地推导过渡性结论的解题方法,既浪费时间,又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同样,分析法也要针对条件,充分地分析结论,对要证什么、已有什么、还需要什么要瞻前顾后,逐步靠近条件;相反,那种不顾条件,只根据结论便划定需证需求范围从而逐个试探的方法,搜索范围太大,根本没有探索方向,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其效率是很低的.
例10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其所对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若c=3a,求的值.
探究:先去发展条件.
因为A,B,C成等差数列,
所以2B=A+C=180°-B,所以B=60°,A+C=120°.
方法1:看到结论都是角的关系,则c=3a应该化为:sinC=3sinA.
到这里,有点失去了方向,于是我们再从转化结论入手.
所以,此时应该根据sinC=3sinA,求出sinAsinC的值来.sinC=3sinA可化成sin(A+B)=3sinA(消去了一个未知数,B为已知数),展开可得:
,整理可得:
两边平方可得3cos2A=25sin2A,即3(1-sin2A)=25sin2A,
解得,所以.所以原式=
方法2:由余弦定理可得b2=a2+c2-bc.
将c=3a代入上式可得
这样一来,三条边统一成一条边了,消元就是有效发展.
而
说明: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运用: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发展条件,得到中间结论P'.若由P'可以推出Q'成立,就可以证明结论成立.本题在条件和结论中间的不断转换过程,充分地利用了三角函数的性质,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逐步拉近条件和结论间的距离,直至能够“看清对方”为止.
把分析法和综合法孤立起来运用是比较少的.这在数学方法论上也是不应该的.多种方法的结合一定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限定单一的方法,无异于画地为牢.问题仅在于,在构建命题的证明路径时,有时分析法居主导地位,综合法伴随着它;有时却刚好相反,综合法居主导地位,而分析法伴随着它.
例11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底面是斜边为AC的直角三角形,AE⊥PB于点E,AF⊥PC于点F,求证:平面PAC⊥平面AEF.
例11图
探究:要证两个平面相互垂直,只要证明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结合题目条件分析,这条直线很可能就是平面PAC内的PC.
发展条件:
因为BC⊥AB,BC⊥PA(PA⊥平面ABC),
所以BC⊥平面PAB.
又AE在平面PAB内,所以BC⊥AE.
又因为AE⊥PB,PB,BC是平面PBC内的两条相交线,
所以AE⊥平面PBC,所以AE⊥PC.
又AF⊥PC,AE,AF是平面AEF内的两条相交线,
所以PC⊥平面AEF.
又PC在平面PAC内,
所以平面PAC⊥平面AEF.
说明:只有将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才能认清条件和结论间的辩证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结论也是一种条件,它是发展条件的最终目标.有时候条件也是一种结论,在不断转化结论的时候,需要明确转化的方向,那就是条件的所在.
例12 如例12图①,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F∥AB,EF⊥FB,AB=2EF=2,∠BFC=90°,BF=FC,H为BC的中点.
(1)求证:FH∥平面EDB;
(2)求证:AC⊥平面EDB;
例12图①
(3)求该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4)二面角B-DE-C的大小.
探究:(1)线面平行的证明一般转化成线线平行问题.也就是说FH“漂移”可以进入平面EDB成为EG(G为AC的中点).
设AC与BD交于点G,则G为AC的中点.
连接EC,GH,由于H为BC的中点,故GH
例12图②
又,所以EFGH,
所以四边形EFHG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EG∥FH,而EG⊂平面EDB,所以,FH∥平面EDB.
(2)结合结论要求,不断地发展题目中的平行和垂直的各种条件,力求使之与结论建立联系.
正方形ABCD中,AB⊥BC,又EF∥AB,
所以EF⊥BC,而EF⊥FB,所以EF⊥平面BFC,所以EF⊥FH,所以AB⊥FH.(www.xing528.com)
又BF=FC,H为BC的中点,所以FH⊥BC,
所以FH⊥平面ABCD,所以FH⊥AC.
又由第(1)问FH∥EG,所以AC⊥EG.
又AC⊥BD,EG∩BD=G,所以,AC⊥平面EDB.
(3)该多面体的体积可以看作一个直三棱柱割掉一个三棱锥后的结果,也可以看成一个四棱锥和一个三棱锥的体积之和为
表面积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两个直角梯形、一个正方形的和为
(4)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解决或者用线面线线的垂直关系(三垂线定理)可得二面角大小为60°.
说明: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很多,其中包括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等.这些问题的证明,大多是综合分析法,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当然,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这些问题的证明,也往往是综合分析法,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立体几何中的判定定理大多用来转化结论,性质定理大多用来发展条件.
例13 已知函数f(x)=lnx-ax(a∈R).
(1)若直线y=x-1与曲线y=f(x)相切,求实数a的值;
(2)若函数f(x)无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f(x)有两个零点x1,x2(x1>x2),求证:x1x2>e2.(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探究:(1)设切点为(x0,f(x0)),则f(x0)=lnx0-ax0,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方程为y-(ln x0-ax0)=,即
从而有,且lnx0-1=-1,解得x0=1,a=0.
(2)f(x)=lnx-ax(a∈R)无零点可以转化成方程lnx-ax=0无解,即无解.
令
显然0<x<e时,g'(x)>0,g(x)为增函数,
x>e时g'(x)<0,g(x)为减函数,
所以g(x)最大值为
结合函数g(x)的图象可知,时原函数f(x)无零点.
(3)方法1:f(x)有两个零点,即有两个根.
0<x<e时,g(x)为增函数,
x>e时,g(x)为减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例13图
所以方程的两根x1,x2满足:lnx1=ax1,lnx2=ax2,0<x2<e,x1>e,且
要证明x1x2>e2,只要证明即可,而
这是g(x)的单调增区间,
所以只要证明,即:
,又lnx1=ax1,lnx2=ax2,
所以只要证明,但
所以只要证明(a被消掉了)即可.
到此为止,我们把所有的元素都用x1表示出来了,最大限度地达成了消元的目标,接下来只需要证明:
(注意:此时我们并没有去掉分母,因为可以保留我们熟悉的两个函数和xlnx,为接下来的求导运算做好从简准备).
接下来只要研究即可.
因为
所以h(x)为增函数;所以h(x)>h(e)=0.
方法2:由题意,lnx1=ax1,lnx2=ax2,
所以lnx1+lnx2=ax1+ax2,lnx1-lnx2=ax1-ax2,
即
于是
可见,只要证明即可.令,因为x1>x2>0,所以t>1,而,只要证明t>1时lnt>成立即可.
令,则
当t>1时,,所以函数h(t)在(1,+∞)上是增函数,
从而当t>1时h(t)>h(1)=0,即t>1时成立,
所以x1x2>e2.
说明:(1)中用的是综合法,发展条件达到充分的地步,自然会根据切线方程求出相关元素;(2)中用的综合分析法,在发展条件的同时,注意到结论是求a的范围,所以将问题进行了转化,通过分离变量、数形结合,把结论的要求转化成了两个函数图象没有交点的标准问题;(3)的难度较大,如果没有条件和结论的齐头并进,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综合分析是初等数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其主要形式是不断化简.综合法与分析法两种探究方式,在研究问题时会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一方面,只有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不断化简,才能对其进行深刻的综合分析;另一方面,只有综合分析,才能为进一步化简指明方向.通过这种双向反馈,可以对解题过程不断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使之在不断调控的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