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差法的常见应用及其探究

作差法的常见应用及其探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而言,方法1是通性通法,容易想,容易做.例10 设函数f=ln(1+x),g=xf',x≥0.其中,f'是f的导函数.若f≥ag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探究:由题设得已知f≥ag恒成立,即恒成立.此时,问题如何进一步发展?

 作差法的常见应用及其探究

(一)作差法在比较代数式大小关系和证明不等式等方面大有作为

例6 (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不为零,试比较a1a5与a2a4的大小关系.

(2)已知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公比不等于1,试比较a1+a5与a2+a4的大小关系.

探究:(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d≠0,则:

a1a5-a2a4=a1(a1+4d)-(a1+d)(a1+3d)=-3d2<0,

所以a1a5<a2a4.

(2)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则q>0,q≠1,

则(a1+a5)-(a2+a4)=a1(1+q4)-a1(q+q3

=a1(1+q4-q-q3)=a1[(1-q)+q3(q-1)]

=a1(1-q)(1-q3)=a1(1-q)2(1+q+q2).

因为a1>0,q>0且q≠1,1+q+q2>0,

所以a1+a5>a2+a4.

说明: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量(首项、公差、公比),能比较简单地表示目标元素.作差法将它们糅合成一个整体,剩下的就是代数式的变形和化简了.

例7 已知a>0,a≠1,m>n>0,比较的大小.

探究:

由题意,a>0,a≠1.

当0<a<1时,

因为m>n>0,所以0<am<an<1,0<am+n<1

所以

所以

当a>1时,

因为m>n>0,所以am>an>1,am+n>1.

所以

所以

综上可知,

说明:作差法判断大小的基本步骤是作差、变形、判号、结论,其中最关键的是“变形”.我们常把差式变形为积或商等易于判号的形式,以便于问题的向前推进.

另外,必要的分类讨论也为该题的不确定性清除了障碍.

例8 求证:x2cos2θ+y2sin2θ≥(xcos2θ+ysin2θ)2.

探究:左-右=(x2cos2θ+y2sin2θ)-(xcos2θ+ysin2θ)2

=x2cos2θ(1-cos2θ)+y2sin2θ(1-sin2θ)-2xysin2θcos2θ

=sin2θcos2θ(x2+y2-2xy)

=sin2θcos2θ(x-y)2≥0,

所以左≥右,原不等式成立.

说明:作差法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方便,是因为作差后容易进行化简,其中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配方等过程都有利于我们最后解决问题.

(二)作差法可以研究两个函数间的关系

研究两个函数的交点情况,或者是研究两个函数值的大小关系,都可以运用作差法.因为这样一来,两个函数就变成了一个函数了,推理计算量就会减少很多.

例9 ,试判断x,sinx,tanx的大小顺序.

探究:方法1(作差法):

因为f'(x)=1-cosx≥0在上恒成立,所以f(x)在单调递增,

所以f(x)>f(0)=0,所以x>sinx.

因为恒成立,

所以g(x)在在单调递减,

所以g(x)<g(0)=0,所以x<tanx.

综上,当时,sinx<x<tanx.

方法2(数形结合构造法):构造单位圆,如图,O(0,0),T(1,0),角x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A.

做AM⊥x轴于M,NT⊥x轴交OA延长线于N.

三角函数线可知:

例9图

因为S△OAT<S扇形OAT<S△ONT,所以sinx<x<tanx.

综上,当时,sinx<x<tanx.

说明:方法2太巧妙,巧妙得让我们都想不到!相比而言,方法1是通性通法,容易想,容易做.

例10 设函数f(x)=ln(1+x),g(x)=xf'(x),x≥0.其中,f'(x)是f(x)的导函数.若f(x)≥ag(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探究:由题设得

已知f(x)≥ag(x)恒成立,即恒成立.

此时,问题如何进一步发展?

一般情况下,应该对上面的不等式进行“常变分离”.

恒成立(x=0时不等式显然成立,以下忽略x=0的情况).问题便可由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x>0)的最小值问题.但是,当你真正研究这个函数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你试试看.

所以k(x)在(0,+∞)上为增函数.

又x>0,所以k(x)>k(0)=0,即x-ln(x+1)>0恒成立,

所以h'(x)>0恒成立,即h(x)在(0,+∞)上为增函数.

因为x>0,所以我们要考察函数在无限接近于0时的函数值的极限,只能借助于洛必达法则:

所以a≤1

上述方法需要一定的补充知识和二次求导的复杂运算.真正研究此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策略.对于的发展,选择作差法是明智之举.

当a≤1时,φ'(x)≥0(当且仅当x=0,a=1时等号成立),

所以φ(x)在[0,+∞)上单调递增.其最小值为φ(0)=0,

所以φ(x)≥0在[0,+∞)上恒成立,

所以a≤1时,恒成立(当且仅当x=0时等号成立).

当a>1时,对x∈[0,a-1]有φ'(x)≤0,

所以φ(x)在[0,a-1]上单调递减,

所以φ(a-1)<φ(0)=0(这一点如果结合函数此时的图象会更加明显),

即a>1时,存在x=a-1>0,使φ(x)<0,

故知不恒成立.

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1].

说明:作差法的介入,使得问题的运算量大大地降低了.当然,分类讨论也对运算量的降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我们有两种选择的时候,作差法可能帮你省去一个大麻烦.

(三)作差法可以证明恒等式和条件等式

恒等式的证明,可以是发展化简等式的一边,推导出等式的另一边,或者是依次发展化简等式的两边.但是不管如何,当你发展一边的时候,既要关注已有成果,又要体现另一边的需要,也就是要同时兼顾到问题的两个方面.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我们探究思考的难度.

作差法证明恒等式和条件等式的时候,我们只需关注作差以后的唯一结果即可.再加上作差后的抵消、约分、并项、重组和有序排列等天然的化简效果,其难度和运算量肯定会大大降低.

例11 (1)求证:

(2)△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应边分别为a,b,c,

求证:

探究:(1)

所以原式成立.(www.xing528.com)

(2)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原式成立.

说明:上述两个小题都不难,可用多种方法完成,但是用作差法思路固定、方法单一,我们只需专注于运算即可,和谐自然,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例12 若△ABC中三个内角A,B,C都不是直角,

求证: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探究:△ABC中,C=π-(A+B),消元应该是最自然的选择.

观察上面的结构特点,有好多地方可以提取公因式,尤其是那两个分式

所以原式成立.

说明:作差法有效地整合了待证等式的左右两边,使二者形成合力.需要注意的是,作差以后一定要观察其结构特征,力求变形化简.只有这样,问题才能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本题的提取公因式就让当前的表达式得到迅速的简化.

本题还有一种构造型的方法,非常简洁,只是我们不太容易想到.

因为C=π-(A+B),所以tanC=-tan(A+B),所以tanC=,去分母可得tanAtanBtanC-tanC=tanA+tanB,移项即得结论.

(四)作差法在数列问题中的作用

作差法在研究数列递推公式中,尤其是递推公式中an与Sn并存的情况下有重要作用.因为一般来说,我们认定Sn比an复杂,对于an与Sn并存的递推公式,可以将其中的任意的n代换成n-1或n+1,通过条件恒等式再制造一个等式;将得到的等式与原等式作差,不仅仅会消掉Sn,得到an与an-1或an与an+1间的“正统的”递推关系,而且可能还会有另外的惊喜——等差、等比数列可能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例13 设{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并且对于所有的正整数n,an与2的等差中项等于Sn与2的等比中项.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推证过程).

探究:由条件可得,所以8Sn=(2+an2.……①

n=1时,8S1=8a1=(2+a12,整理得(a1-2)2=0,即a1=2.

n≥2时,将①中的n换成n-1可得8Sn-1=(2+an-12.……②

①②作差可得8an=a2n+4an+4-(a2n-1+4an-1+4),

移项整理得a2n-4an-a2n-1-4an-1=0,

分组分解因式得(an+an-1)(an-an-1)-4(an+an-1)=0,

进而,(an+an-1)(an-an-1-4)=0.

因为数列{an}是正数数列,an+an-1>0,

所以an-an-1-4=0,

所以数列{an}是以2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an=2+4(n-1)=4n-2.

说明:作差以后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应该对其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化简.合并同类项或者分解因式会使问题产生积极有效的变化,浮云散去之后,问题的本质便会显露无遗.

例14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2Sn=an+1-2n+1+1(n∈N*),且a1,a2+5,a3成等差数列.

(1)求a1的值;(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探究:(1)n=1时,由条件可得2a1=a2-3,所以a2=2a1+3.

n=2时,由条件可得2(a1+a2)=a3-7,所以a3=2a1+2a2+7=6a1+13.

由题意可得2(a2+5)=a1+a3,所以2(2a1+8)=7a1+13,所以a1=1.

(2)n≥2时,将n代换成n-1可得

两式相减整理得2an=an+1-an-2n

所以an+1=3an+2n,两边同时加上2n+1,可得:

an+1+2n+1=3an+2n+2n+1

整理可得an+1+2n+1=3(an+2n)(n≥2),

又因为a1=1、a2=5满足a2+4=3(a1+2),

所以{an+2n}是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1+2=3,公比为3,

所以an+2n=3n,所以an=3n-2n.

说明:作差以后,我们离等差或等比数列就不远了.对作差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变换,使之向着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方向转化,应该是我们处理这种问题的基本原则.

例15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an≠0,an·an+1=λSn-1,其中λ为常数.求该数列的前2m项之和.

探究:因为anan+1=λSn-1,……①

所以an+1an+2=λSn+1-1.……②

②-①可得an+1·(an+2-an)=λ(Sn+1-Sn),

即an+1·(an+2-an)=λan+1.

又因为an≠0,所以an+2-an=λ,

所以该数列的奇数项成等差数列,偶数项也是如此,公差均为λ.

直接使用条件anan+1=λSn-1,令n=1,可得a2=λ-1.

利用分组求和得

说明:好题不一定就是难题.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差法的运用和分组求和的方法,难度不大,用到的知识和方法却不少.当然,在作差的过程中,因式分解等化简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它将问题间接地转化成了等差数列问题.

(五)解析几何中的作差法

平面解析几何问题的主要特征就是运算量大,审定运算目标、确定运算途径和过程、选择运算方法和工具往往是解析几何问题的中心内容.在这方面,作差法往往能独辟蹊径,前面的例4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例16 已知圆O:x2+y2=25和圆A:x2+y2-3x-4y-10=0,求两个圆的公共弦的长度.

探究:将圆O和圆A的方程作差可得直线l的方程3x+4y-15=0.

圆O:x2+y2=25和圆A:x2+y2-3x-4y-10=0显然有两个交点,两个交点都分别满足两个圆的方程,所以它们也满足直线l的方程,而经过两个交点的直线是唯一的,所以直线l就是两个圆公共弦所在直线.

在圆O中,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弦心距d=3,进而由勾股定理可得弦长为8.

说明:利用作差法直接得到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例17 (辽宁省高考题)已知椭圆上有一点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与AF关于直线x=1对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探究:设E(x1,y1),F(x2,y2),又点在曲线C上.

由①②③两两作差整理得:

这个与条件中直线AE的斜率相关;

这个与条件中直线AF的斜率相关;

这个与结论中直线EF的斜率相关.

又因为直线AE与AF关于直线x=1对称,

所以kAE与kAF互为相反数,即④⑤左边之和与右边之和均为0:

将⑦⑧两式化为整式是一种化简:

两式作差的结果会更简洁:

3(x1+x2)+2(y1+y2)=0,所以

代入⑥得

说明:解决直线和曲线相交问题的关键在于用方程,对于这个“用”,人们的表现往往为直接解方程或者间接解方程.这个过程相对复杂且运算量大.而设交点坐标代入原方程作差,则是“巧用”方程,从而收到减少运算量化繁为简的神奇效果.上面的例题可充分地体现这一点.因此,在解答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时,如果出现某条弦的斜率问题,作差法是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选择.

本题也可以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建议你再次体验设而不求的解题技巧,大胆地去做,问题可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难.

设直线AE方程:得:

设E(xE,yE),F(xF,yF).

因为点与点E(xE,yE)为直线AE与椭圆的交点,其横坐标就是①的根,所以由韦达定理可得:

例17图

又直线AF的斜率与AE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在上式中以-k代k,可得:

所以直线EF的斜率

即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说明:第一种方法是作差法,只要认真观察其结构特征,就会发现或者开发出“点差法”与斜率的关系.它们不仅仅在形式上相似,而且在方法的本质上也一脉相承,可以通过运算的变换,直接得到结论.

第二种方法可以算作解答圆锥曲线问题的通法,联立方程组和韦达定理等往往都一气呵成.这种方法里面,因为两个交点中,已经知道了其中一个,所以另一个点的坐标可由韦达定理直接求出来.用上了这个特殊性,大大地简化了运算.另外,②的化简,是一个典型的大块代入,上述过程中有些省略,具体研究中一定要严格谨慎起来.

在方法2中,EF的斜率可以转化成三角形AEF的EF对应的中位线MN的斜率;其中,M为AE的中点,N为AF的中点.这样一来,研究M,N坐标的时候,中点坐标公式和韦达定理就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合,运算量还会进一步降低,你不妨试一下.

本文通过案例,对高中数学中作差法的特点和用途进行了剖析和归纳.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作差法涉及的数学内容广泛,既具有我们传统理解中的比较大小的特性,又在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中赋予了新的内涵.作差法的运用过程蕴含了函数思想、分类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作差法在很多问题的解答中都有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