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尼雷尔
邓小平:“我们的改革只是一种试验,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尼雷尔:“我相信你是正确的。我也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采取灵活的办法。”
朱利叶斯·克·尼雷尔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是非洲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是东非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它是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在1964年4月联合组成的。中国和坦桑尼亚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两国人民就有了友好往来。在坦噶尼喀独立以前,尼雷尔就致力于增进中坦友谊。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一成立,中国政府就与它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坦两国虽然相隔遥远,但两国人民都曾遭受过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在长期的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鼓舞,结成了战斗情谊,尤其是在坦桑尼亚人民希望能够得到外国的资本和技术合作,以便更快地建设祖国的时候,中国人民在自己国内也需要大量资金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却无私地、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向年轻的坦桑尼亚提供了无息贷款、合作与技术援助。因此,相似的历史遭遇以及目前面临的建设自己家园的共同任务把两国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坦桑尼亚人民渴望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情况,希望从中国的经验中得到益处。
尼雷尔总统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多次访问中国。第一次来华访问,中国就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
那是1965年2月17日,当他的总统专机在飘扬着中坦两国国旗的北京首都机场上徐徐降落时,机场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乐队高奏坦桑尼亚和中国国歌,礼炮齐鸣21响。尼雷尔总统由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陪同,检阅了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少先队员向全体贵宾献了花。坦桑尼亚贵宾在一片锣鼓声和口号声中绕场一周,同欢迎的群众见面,在乘车从机场前往西郊迎宾馆的路上,沿途受到了数十万人的夹道欢迎。
1968年,尼雷尔总统再次访问中国,然而他与中国伟人邓小平的第一次见面却是在1974年3月24日。那天,首都北京洋溢着中坦两国人民友谊的热烈气氛。当尼雷尔总统乘坐的专机在一片欢呼中降落时,我国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邓小平迎上前去,跟尼雷尔总统热情握手,拥抱,这时,尼雷尔总统第一次认识了这位身着深色的毛式干部服、个子矮小,但体肩宽阔、显得刚毅有力的中国副总理。在以后几天访问的日子里,他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会谈中,又见到了这位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地震”而被打倒七年,现在刚刚复出工作一年多的邓小平。初次见面,邓小平那坚定、稳重以及多年来的革命经历与政治磨难使他炼就出的坦荡胸怀,给尼雷尔总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1年3月22日尼雷尔总统又一次访问中国。促使他第4次来华的主要原因是,自1974年他访问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他在前三次访问中建立了深厚友谊的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都相继过世。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标志着中国的发展道路将发生重大的转折。尼雷尔总统渴望同中国新领导人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交谈,以便更直接地了解中国在新时期采取的与过去根本不同的新政策,因为他始终认为,中国的经验对坦桑尼亚很重要,很实用。24日上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会见了尼雷尔及其主要随行人员。他们互相握手问候,为再次见面而高兴。邓小平对尼雷尔说:“中国和坦桑尼亚建交以来一直是很好的朋友”,尼雷尔听后高兴地说:“我们同中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随后邓小平向尼雷尔介绍了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实行的改革开放新政策。尼雷尔说,听了你的介绍后,我更加了解你们了,我对你们所采取的政策很有信心。他认为中国在回顾总结过去所走过的路程,从中分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然后选择出好的发展政策。
在这次访问期间,尼雷尔参观了四季青公社。由于那年坦桑尼亚遭受了四十年来未有的大干旱。尼雷尔对公社的水利设施特别感兴趣。他详细地询问了这些水利设施的灌溉情况。他还参观了公社的蔬菜温室和幼儿园,并到社员家里作客。另外他还到北京工业大学第一分校参观了实验工厂、电子计算机实验室等。
这次访问使尼雷尔亲眼看到了中国发生的重大转变,也使他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坦桑尼亚人民的情谊不但没有变,反而有增无减。中国政策的变化对尼雷尔震动也很大。回国之后,在他的领导下,坦桑尼亚革命党和政府在认真总结本国经验教训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改革措施。(www.xing528.com)
1985年8月19日,尼雷尔总统决定再次访问中国,这是他任职二十三年以来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访华。照他自己的说法,他这次来北京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亲自向我国致谢和告别。他要感谢在他任总统的整个期间,中国政府所给予的持续不断的和慷慨的道义上的支持,特别是历史使他有幸与二十世纪两位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亲自交谈,使他从中获益匪浅。尼雷尔认为,和中国相比,坦桑尼亚确实是一个很小的国家。然而,无论是在中国给予坦桑尼亚巨大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中,还是双方在国际会议的交往中,中国从来没有一丝一毫要左右坦桑尼亚政策或损害坦桑尼亚主权和尊严的企图。中国为坦桑尼亚提供的双边援助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没有中国的慷慨援助,就不会有坦赞铁路,没有中国的援助,他们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中国帮助他们建立起了最大的水稻农场,中国派遣了成千上万第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医务工作者跟坦桑人民并肩战斗,为发展坦桑尼亚工农业生产作出了自己无私的奉献。尼雷尔说,坦桑尼亚感谢中国,并不仅仅因为中国向坦桑尼亚提供了经济援助,还因为中国一贯积极地实际地支持非洲为摆脱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取得彻底解放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斗争。他非常敬佩中国。
中国人民又一次热情地欢迎了这位为实现整个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而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坦桑尼亚人民的杰出领袖。邓小平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又一次会见了尼雷尔。在交谈中邓小平对尼雷尔说,1981年你来北京时,我向你介绍了当时我国拨乱反正的情况,现在看来,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处理“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是做对了,取得了安定团结的局面。我们现在正在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进行经济改革。通过改革,我们取得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另一件事是把我们的干部队伍搞得更年轻一些,这一步走好了,就更能保证我们政策的连续性。邓小平对尼雷尔风趣地说:“你们最近也开了一个会议,作出了新的人事安排。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尼雷尔说,今年10月坦桑尼亚举行大选时,他将辞去总统职务,专任坦桑尼亚革命党主席的职务,直到1987年。邓小平笑着说;“这样做非常高明。这样的事情在世界上并不多。”尼雷尔说:“我很高兴你能理解我们的这一做法。”
在尼雷尔谈到国际上对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议论时,邓小平说:“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他还说:“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已经写进中国的宪法。问题是怎么坚持。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还是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邓小平说,我们的改革只是一种试验,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尼雷尔总统说:“我相信你是正确的。我也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采取灵活的办法。”他认为,中国是第三世界的重要一员,中国的强大,也就是第三世界的强大。中国的改革成功了,就可以对国际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他诚恳地表示坦桑尼亚人民热切希望学习和借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新经验。
邓小平热情地说:“再过三年,中国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总统可以经常来中国看看,作为朋友总是常来常往好。”
尼雷尔说:“我辞去总统职务后,有更多的时间,就可以常到中国来,到更多的地方去看看。”
从那以后,尼雷尔确实不辞劳苦又多次来到中国,又多次见到邓小平。
1987年4月,身为南方委员会主席的尼雷尔来到北京,在他来访的第二天,邓小平就又会见了他。老朋友见面分外亲切。尼雷尔向邓小平介绍了南方委员会的工作。邓小平十分赞赏尼雷尔所从事的工作。他说,中国积极支持南方委员会的成立,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尼雷尔说,这个委员会需要第三世界的支持,特别是中国的支持。
在他们谈到南北关系时,邓小平对尼雷尔说,发展中国家不摆脱贫困,发达国家要发展也会受到障碍。解决的办法是南南之间发展合作,加强南北对话。同时,只有在南方国家自己发展的基础上,这种对话才比较容易。邓小平认为,目前世界上带全局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战争与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现在和平的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制止战争的力量在增长,制止战争的主要力量是第三世界。但是,人类要发展,不解决南北问题是不行的。尼雷尔赞同邓小平对国际问题的精辟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