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叶挺:无限忠诚于民族与人民!

叶挺:无限忠诚于民族与人民!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挺是北伐名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于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1941年1月,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叶挺考虑到广州周边敌人将很快进行反扑。他指责叶挺主张撤出广州是军事上无能、政治上动摇,是想当土匪。

叶挺:无限忠诚于民族与人民!

叶挺北伐名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

他投身革命,出生入死,勇迈绝伦。在皖南事变中,他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在狱中,他作《囚歌》一首,正气浩然,壮怀激烈。对叶挺,毛泽东评价甚高。

毛泽东评点原文 ◎军长叶挺,领导抗敌,卓著勋劳。[1] ◎我们今天为什么欢迎叶挺将军呢? 因为他是大革命时代的北伐名将,因为他愿意担任我们的新四军军长,因为他赞成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所以我们欢迎他。[2] ◎亲爱的叶挺同志:五日电悉。欣闻出狱,万众欢腾。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以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3]叶挺简介叶挺(1896~1946),原名为洵,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出身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七岁入学读书。1911年春考入惠州府立中等蚕业学校,不久转入惠州中学。1918年底,他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1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警卫团第二营营长,受到孙中山的器重。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派重兵包围总统府。叶挺奉命率二营扼守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1924年,国共合作,国内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这一年,叶挺得到孙中山、廖仲恺的支持,赴苏联留学。同年,叶挺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叶挺奉调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

10月,组建第四军独立团,叶挺任团长。1926年,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历时半年的北伐战争中,叶挺多谋善断,指挥若定,身先士卒,率领独立团摧城拔垒,在湖北汀泗桥、贺胜桥等一系列战役中屡建奇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威名远扬。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叶挺先后升任第四军二十五师副师长和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大革命遭到失败。

7月下旬,叶挺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率部开往南昌,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失败后,12月10日,叶挺秘密回到广州,参加领导广州起义。对于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新任负责人的错误责难和共产国际中国部负责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商定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经共产党推荐,叶挺任新四军军长。1938年春夏间,各路红军游击队在皖南完成整编,叶挺指挥部队陆续挺进苏南、皖南长江沿线和皖中舒城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从当年6月到年底,对敌作战200余次,给敌人以重大打击,开创了大江南北敌后抗战的新局面。1941年1月,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在狱中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于1946年3月4日获释。出狱后立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7日被中共中央批准。叶挺回到党的怀抱后,以极高的政治热情要求党给他分配工作。党中央派他跟随周恩来作为共产党军队代表,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三人军事会议。4月8日,他和王若飞、邓发、秦邦宪等同志乘专机赴延安述职,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试 析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决心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经中共推荐,他出任新四军军长。1937年11月,叶挺到延安向中共中央请示工作,中央党校召开大会欢迎他。毛泽东在欢迎大会上致辞:“我们今天为什么欢迎叶挺将军呢? 因为他是大革命时代的北伐名将,因为他愿意担任我们的新四军军长,因为他赞成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所以我们欢迎他。”叶挺致答辞:“同志们欢迎我,实在不敢当。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难,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是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坚决抗战到底。”毛泽东对叶挺的评价是公正的,叶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客观的。叶挺在其革命生涯中有过辉煌的时期,但也走过一段弯路。

叶挺是1924年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共的。1925年9月奉调回国,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1926年5月,他率领独立团为北伐先遣队讨伐反动军阀吴佩孚。在战斗中,他多谋善断,指挥若定,在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奇功,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干。事隔十余年,在延安,毛泽东仍称他为“大革命时代的北伐名将”,可见其名声之大,给人们的印象之深。

说叶挺走过一段弯路是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1927年,叶挺继参与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之后,又遵照党的指示,于12月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担任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战斗。起义在11日凌晨两点开始,当天进展顺利。当夜,总指挥部开会研究军事形势。叶挺考虑到广州周边敌人将很快进行反扑。他建议,趁敌人大军到来之前,把缴获的大批武器武装参加暴动的工人,尽快组成几万人的队伍,明天就撤出广州,撤得越快越好。或向北与朱德部队会合,或向东与海陆丰红二师会合,把革命力量保留下来,再作图谋。但是,叶挺的正确意见却遭到共产国际代表威尔曼的反对。他认为起义只能“进攻、进攻、再进攻”,决不能后退。他指责叶挺主张撤出广州是军事上无能、政治上动摇,是想当土匪。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也希望苏维埃政权在广州立足,进而影响全国形势,所以也不同意撤出广州。这样,叶挺的意见被否决。

12日,各路敌人果然开始向广州反扑,外国水兵也纷纷登陆,向起义军射击。叶挺与聂荣臻登高观察,看到各路敌人已向市中心进犯,敌我之间展开了巷战。

他们觉得,再坚持下去,只能给起义军增加无谓的牺牲,于是决定立即组织部队撤退。撤出的人员,大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小部分转移到北江和广西等地。

广州起义失败后,广东省委新任负责人听信一部分人的错误意见,指责叶挺对起义消极、动摇,给叶挺留党察看处分。对这种违背事实的责难和处分,叶挺不服,于1928年春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提出书面申诉,但他没有想到,共产国际中国部负责人对他不予理睬。叶挺投诉无门,情绪消沉,便独自离开莫斯科,同共产党脱离了关系,在德国、奥地利、法国、新加坡、澳门等地,度过了十年流亡生活,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重新回到革命队伍。

关于叶挺从苏联出走,周恩来后来有一段评说。他在1944年3月写的《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中指出:“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到了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还说他政治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这样,他就离开党跑到德国去了。这件事我们应该给叶挺伸冤。”1938年春夏间,军长叶挺与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记、副军长项英等,在皖南完成对各路红军游击队的整编,立即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陆续挺进苏南、皖南长江沿线和皖中舒城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在半年内,对敌作战200余次,给敌人以重大打击,开创了大江南北敌后抗战的新局面,建立了茅山抗日根据地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一面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诱降,一面集中力量对新四军进行扫荡。蒋介石消极抗日,乘机加紧了反共摩擦活动。在敌伪顽相互勾结、联合进攻新四军的严重形势下,叶挺主张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继续深入敌后、在斗争中求发展的方针,而项英却执行王明右倾机会主义主张,对挺进敌后持消极态度。1939年2月,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到皖南,要求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进攻,向北发展。叶挺为执行这一战略方针,于5月同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等领导,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将新四军四支队扩编为四、五两个支队,分途开赴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游击根据地。

1940年10月2日,日军步骑炮兵5000余人在空军配合下,大举进攻新四军军部驻地泾县云岭。叶挺亲自率领军直属队狙击敌人,经过几个昼夜的顽强抗击、纠缠、苦斗,日军付出1000余人伤亡的代价,也没能通过新四军防线。日军打不进云岭,便转头窜犯泾县县城。国民党守军五十二师仓皇逃跑,日军随即占领县城。叶挺指挥部队衔尾追击,将立足未稳之敌赶出城外。日本空军为掩护步兵突围,对县城狂轰滥炸。叶挺一面指挥部队追歼敌人,一面拍摄记录敌人罪行的镜头。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使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1941年1月20日,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中指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战有功,驰名中外。军长叶挺,领导抗战,卓著勋劳;此次奉令北移,突被亲日派阴谋袭击,力竭负伤,陷身囹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71页)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国民党诬蔑新四军“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的驳斥,也是对叶挺领导抗战勋劳的肯定。(www.xing528.com)

叶挺在新四军任职三年中,还针对国民党在兵员、防区、装备、给养等方面对新四军的限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涉和斗争。他运用自己的影响,动员大批医务和文化工作人员参军参战,向海内外爱国人士募集大量的军费、物资、医药和武器。

叶挺对新四军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是,由于项英的机会主义错误,不能很好地团结叶挺,以致叶挺在新四军的实际地位和实际职权受到影响。叶挺一度曾有去职的想法,与此不无联系。后经周恩来做工作,叶挺也有感于党中央对他的信任与重托,才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表示愿意为抗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皖南事变”中,由于项英的错误,新四军九千余人遭受国民党顽固派八万兵力的包围袭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中共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迫使叶挺与国民党军谈判,被非法扣押。在狱中,叶挺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始终坚贞不屈。蒋介石对叶挺劝降失败后,把叶挺关进重庆军统局中美合作所。在囚室中,他吟诗一首,名《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啊,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浩然正气,跃然纸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在国共两党和平谈判中据理力争,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出狱。出狱的第二天,他就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7日,中共中央给他发了由毛泽东亲笔润色的回电,批准了他的要求,并对他的革命历史给予了全面评价。4月8日,叶挺在兴县黑茶山遇难后,在党内外引起巨大悲痛。毛泽东在为延安追悼“四八”烈士大会送的挽联题道:“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周恩来在悼文中说:“希夷! 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毛泽东和周恩来对叶挺的崇高评价,表明了他们对民族英雄、革命战士的由衷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