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将、杰出诗人,又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他是一座突兀的高峰,他推进了他的时代,又留给后人丰富的遗产……
毛泽东评点原文
◎我国历史上的哲学家如柳宗元,他是文学家,也是唯物论者。他的哲学观点是在现实生活中同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和斗争中形成的。他在任永州司马的十年间,接触贫苦人民并为他们办了许多好事。正是在此期间,他写了《山水游记》等许多文学作品,同时又写了《天说》、《天对》等哲学著作,这是针对韩愈的唯心观点而写的。[1] ◎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论》,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而这篇文章无一语谈到这一大问题,是个缺点。[2] ◎柳子厚出入佛老,唯物主义。他的《天对》,从屈原的《天问》以来,几千年只有这个人作了这么一篇。[3]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柳宗元一生经历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青少年时期。柳宗元父辈已定居长安(今陕西西安),有田宅,多藏书。父柳镇,官至侍御史,守正疾恶。柳宗元自幼受母卢氏教育,4岁能读古赋14篇。少年时曾随父去过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13岁写《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早有“奇名”。但他早年为文,主要是为考进士作准备,故“以辞为工”,以“务采色,夸声音”为能(《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少有大志。
第二阶段,在朝做官时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宏词科。
授集贤殿正字。一度调为蓝田县尉。不久,回朝廷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为同官,并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柳宗元被擢为礼部员外郎,协同王叔文诸人,在半年内推行了一系列进步措施,由是为宦官、藩镇、保守官僚所反对。同年八月,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即宪宗,改元永贞。九月,王叔文集团遭到迫害。柳宗元初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亦同时被贬为永州司马,史称“八司马”。
第三阶段,贬谪永州时期。永贞元年冬,柳宗元到达永州贬所。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览本州山水名胜,写下不少诗文名篇。《永州八记》、《三戒》、《段太尉逸事状》、《贞符》、《非国语》、《天说》、《天对》、《捕蛇者说》等均为此时所作。元和十年(815)春,奉召至京师。三月,又外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六月至任所,官虽稍升,而地更僻远。他在这里兴利除弊,修整州容,发展生产,兴办学校,释放奴婢,政绩卓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病殁。当地居民哀悼他,在罗池地方建庙纪念。现在柳州市柳侯公园内,还有柳宗元衣冠墓。贬谪永、柳二州,虽然在政治上失意,却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巨大成就。南方人士多有向他求学问业者,扩大了他在文坛上的影响。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作品,包括诗文两部分。文的成就大于诗。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章,以及议论为主的杂文。其特点是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文论的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等为长篇和中篇政论的代表作。
寓言继承《庄子》、《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的传统,并有新的发展。他的寓言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实,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以寄寓哲理或表达政治见解。
传记文继承《史记》、《汉书》的传统而有所创新。一种是写英勇正直的上层人物的,又一种是写下层被压迫人物的,以进步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同情心,反映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才能、遭遇、高尚品格、抗暴精神,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有夸张有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www.xing528.com)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文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能用精巧的语言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后人写游记者,往往奉为楷模。
试 析
毛泽东对柳宗元是很喜爱的,也是十分推崇的。柳宗元作为唐朝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主将、著名诗人,既有历史不能无载的突出政绩,又有丰富的哲学与文学遗产。柳宗元自少不凡。《唐书》记载他“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
唐顺宗时,曾侍读东宫的翰林学士王叔文执政,他联合左散骑常侍王?及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等人,进行政治改革,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史称“二王、八司马”。他们针对时弊,采取不少激进措施,罢斥贪官污吏,取缔扰民宫市,释放宫女女乐,减免苛捐杂税,并计划夺取宦官兵权,削弱藩镇,加强中央集权。但是,改革遭到旧势力的猛烈反击,执政只有140多天即失败垮台。王叔文被杀,其余改革派人物均被贬黜边远地区。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他在任柳州刺史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赎回许多贫苦人民被典质的子女,修筑“柳公堤”等,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死后,群众都很怀念感激他。
柳宗元的诗、文并称于世,《柳河东集》有诗文45卷。他既写政论、传记、寓言、游记,又写诗歌。政治上遭受的打击迫害,长期谪居边荒地区,生活上的贫穷困苦,促使柳宗元加深了对现实政治的认识和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的体验,思想感情和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又影响到他的创作上。在《天说》、《天对》、《非国语》、《贞符》等文中,他更为深刻地发挥并论证了前期已经初步具有的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天对》是柳宗元被谪贬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写的论著。它以逐段回答《天问》的形式,批判地继承了《天问》的思想,发展了荀况的“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观点和王充等人的“元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学说,并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批驳了各种把自然界神化的结论和神灵创世的谬论。作者认为:在天地未形成前,宇宙间只存在一种叫做“元气”的原始物质;宇宙是无限的;天地万物是宇宙间阴阳两种元气的变化产生的。这些观点,不但坚持了唯物论,而且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对推进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宇宙理论作了重要贡献。此外,作者还运用无神论去解释历史,驳斥了“君权神授”的谬说,指出人心的向背是决定王朝兴废的主要原因,这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天问》既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文学作品,又是一篇表达历史理性思维的哲学论著,把二者结合起来,屈原是第一个。故引起思想家兼诗人毛泽东的重视。《天问》的“了不起”在于它提出了问题;《天对》的了不起,则在于它以唯物主义思想和诗的形式回答了问题,而且《天问》产生以来,就这么一篇有胆识的“对”,这是毛泽东格外欣赏和推崇柳宗元的地方。
在毛泽东看来,要全面准确地评论柳宗元的文学创作的积极意义,就不能抛开他在唯物主义思想方面的突出贡献。《光明日报》1959年3月1日在“文学遗产”专栏中,刊登了一位文学史家写的《柳宗元的诗》,简要分析了柳宗元的政治讽喻、反映民生疾苦、抒发个人牢骚、离乡去国的悲愁几类题材的作品。毛泽东读后,对身边工作人员谈了自己的看法:“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论》,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而这篇文章无一语谈到这一个大问题。
是个缺点。”
毛泽东对柳宗元从政治思想上到文学创作上都是肯定的。章士钊大半生研究柳宗元,以其心得撰成《柳文指要》一书。1965年,毛泽东读这部书时说:“颇有新义”,“大抵扬柳抑韩,翻二王、八司马之冤案,这是不错的”。这就是说,二王、八司马的政治革新受到迫害是件冤案,翻这个案是“不错”的。柳宗元是八司马之一,为柳宗元翻案,即是肯定柳宗元的政治作为。毛泽东说,他爱柳文。他在为《柳文指要》跋修改加写的一段话中,高度评价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意义。他说,这一“新兴文运”,使“大言小言,各适其域。工也,农也,商也,学也,兵也,其中多数人,皆能参与文事之列。经济有变化,反映经济政教亦将有变化,文事亦将有变化。一成不变之事,将不可能。”毛泽东喜爱柳宗元的寓言故事,并善于运用。在延安时期,他常在作报告中引用这些故事作譬喻,讲道理。如1942年在鲁艺,为了教育从这里出去工作的干部,不要摆知识分子的架子,自认为是“洋包子”,而瞧不起本地“土包子”干部,要和本地干部加强团结,和群众打成一片。他在报告中讲了柳宗元写的《黔之驴》这个故事。他说,贵州没有驴驹子(“驴驹子”是陕北农村对毛驴的称呼),有人运了一匹驴驹子到那里去,它到那里就是外来的“洋包子”。贵州的老虎个子不大,是本地的“土包子”。小老虎看见驴驹子那种庞然大物的样子,很害怕。驴驹子叫了一声,小老虎吓坏了,就逃得远远的。后来,时间久了,小老虎觉得驴驹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就走近它,碰碰它。驴驹子大怒,用脚踢了小老虎一下。小老虎这就看出它到底有什么本事了。说:“原来它不过有这点本事!”结果小老虎就吃掉了这匹驴驹子。毛泽东在这讲这个故事时,一边讲,一边装作老虎侦察驴驹子的样子,走向旁边正在做记录的同志,大家都笑了。他运用柳宗元这一寓言故事,来表述他要证明的道理,使道理形象生动地刻在听众的脑子里,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时隔一二十年,许多同志记忆犹新。
毛泽东十分喜爱、推崇柳宗元,柳宗元确有许多东西值得今人继承和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