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持续反馈,正向激励:引爆执行力!

持续反馈,正向激励:引爆执行力!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性循环的关键就在于持续反馈,正向激励。记下今天的“Done”激励自己,首先要有东西给你激励。所以,千万不要为了激励自己而去做记录,你做记录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复盘”。它带来的附加效应,才是正向激励。如果这个正向激励未能产生,但你从复盘中加深了你对工作的认识,那么早晚有一天,这种正向激励还是会出现的。复盘的方法复盘的逻辑,主要在两点:· 正面总结。这三个分类,将是你接下来复盘工作的起点。

持续反馈,正向激励:引爆执行力!

拖延症最大的坏处是:恶性循环。

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持续拖延,永远都无法开始工作,永远被DDL追着跑。这种恶性循环会给我们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

所以,我们才要做出改变,而目标就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的关键就在于持续反馈,正向激励。

为什么厉害的人总是越来越强?道理很好懂,因为他们有所积累,每一次的成功都给下一次做铺垫。

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现实层面的积累,比如说资本、经验、人脉等等,但我们往往忽略了精神方面的积累:信心以及挑战欲。

对厉害的人来说,每一次成功,都会让他们更加自信一点,同时再把下一个目标定得更高。

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你得看到更重要的那一部分,也就是想方设法地给自己制造精神层面的激励,让其成为你的内心驱动力。

记下今天的“Done”

激励自己,首先要有东西给你激励。

我们通过做To Do List来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同样也可以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通过记录下你今天的“Done”(已完成事项),来回顾今天做了什么。

当你看到自己认真完成了这么多事情时,信心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从而进一步激励你第二天继续努力。

不过,情况不一定有你想象中的那样好。很有可能你抓耳挠腮了一天,什么都没有做……这个时候记录“Done”带来的就不是正面激励,而是负反馈了。

所以,千万不要为了激励自己而去做记录,你做记录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复盘”。复盘对想要提升自己的人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谁都会撸起袖子加油干,但在复盘中学习到经验教训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记录下你今天的“Done”,根本目的是复盘学习。它带来的附加效应,才是正向激励。如果这个正向激励未能产生,但你从复盘中加深了你对工作的认识,那么早晚有一天,这种正向激励还是会出现的。

复盘的方法

复盘的逻辑,主要在两点:

· 正面总结。

· 负面反思。

首先,你要去整理所有能想到的做过的事情,分小点记录下来。

接着,圈出其中你觉得自己做得好的部分,以及做得不好的部分,剩下的则是“无功无过”的部分。这三个分类,将是你接下来复盘工作的起点。

在明确分类之后,我们依次处理每一种类别。

1.做得好的部分

事情完成的好,一定满足这么几个要素:

· 效率高。

· 准确度高。

· 评价者的满意度高。

效率高,指的是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完成了工作。那么你可以复盘一下整项工作的安排,每个时间节点分别做了什么事,并总结出一个时间区块来:下一次遇到这样的工作,给自己这么多个工时就能完成。这样的话,你对自己的时间和效率掌握度将越来越高。

准确度高,指的是你明确达到了你的目的并且没有出岔子,不需要小修小补。比如说,文案没有错别字和逻辑错误;活动安排没有出现小纰漏。别小看细节上的准确,我们绝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或多或少会出现小问题,你能做到高准确度一定不是因为“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而是因为你提前做出了一定的预判。那么,记录下这些给你带来高准确度的预判,下次记得再用上。

评价者的满意度高,指的是给你打分的人对你的工作感到满意和愉悦,比如你的领导或者你的客户。他们满意与否,会表现在脸上或挂在嘴边,你一定能感受得到。而他们真正满意的,并不是你的东西做得有多好,而是你满足了他们的核心需求。所以,你需要复盘的是:你到底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

这种情况下,先抓住对方言语上的重点内容,这往往需要你自行判断关键点。如果对方没有在言语上给出什么有用信息,你不妨多询问两句:请问您觉得哪里还需要改进?哪里做得不够好?某某地方我花了心思,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我改成了怎样的,您觉得哪种比较好?

这种询问并非拍马屁,而是通过不断的提问引导对方说出他的核心需求。你直接问他“您的诉求是什么”,他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但你预设一些问题给他,他就能直接回答你了。多问一问,反而有助于你归纳总结。

2.做得不好的部分(www.xing528.com)

其实,做得不好的部分,复盘反而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有的时候你成功了,却不一定知道成功在哪里;但你失败了,基本上都知道是哪里没做到位。

有待改进的部分,就是你现在所做的和你期望达到的之间的差距。你复盘时要做的,是把这部分差距给找出来。

· 其一,明确自己想达成什么样的效果。

· 其二,看清楚自己现在做成了什么样,这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是多大。

· 其三,依次分析差距所在,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没做好。难就难在第三点:到底要怎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没做好?

其实,“没做好”不外乎有3个原因:做错了、没有做或者没到位。

做错了,往往是你的判断失误,方向错了。那你就要分析自己之前做出这种判断的原因——为什么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是基于什么做出错误判断的?正确的判断应该是怎样的?

没有做,那一定是有东西你没考虑到,这时候就要思考——我到底错过了什么?为什么会错过?下次要如何避免考虑不全面的问题?

没做到位,往往是你其实考虑到了,但是你没有投入100%的精力和资源去做,没有达成量变到质变这个过程。那么下一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明确投入的资源,不能心不在焉

我曾经跟某一护肤品牌的PR(品牌公关)聊过“失败复盘”。这位PR的主要工作就是投放自媒体,但在投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

在最开始,她还是一个职场新人的时候,每每和KOL(关键意见领袖,在这里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网红”)沟通文案时,总是想着“讨好”老板,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老板审核的时候是很容易通过,但实际投放效果却完全不行。

她在复盘的时候,对比了所投放的自媒体在平时点击量最高的几条推文和她投放的这条广告之间的区别,很快便发现,KOL平日的行文都是俏皮活泼的,在给用户“种草”(做推荐)的时候,往往会兼顾利弊,文风轻松客观;但KOL给他们的产品推文时,硬广味则特别浓,效果不好也就理所当然了。

所以,她在接下来的投放策略中做出了一些改变,开始把撰写文案的工作更多地下放给KOL本人,让更懂用户的人去吸引消费者。

这就是从“做错”到“做对”的过程。

做失败复盘的时候,看起来每一次失败都各有原因,但其实总结下来就那么几个:做错方向了,有没考虑到的地方,以及没做到位。重要的是对原因进行归类,并在下一次行动的时候反复核查,避免同样类型的失败。

3.无功无过的部分

无功无过的事,往往是那些没有出什么错,但也毫无亮点的工作成果。它们通常还需要一些小修小补才能拿来用。

这些事情反而是需要你额外注意的。它短期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伤害,还能让你“交差”,但长期来看,绝对是弊大于利。

阿里巴巴、360、巨人网络等公司都曾表示要清除企业内的“小白兔员工”,刘强东更是直言京东的管理层“无功就是过”。他们所指的都是这一类人:态度好,团队合作意识也不错,但就是出不了重要成果。这些人能守好存量就不错了,他们绝对不会给企业带来增量。

类比一下,“无功无过”的工作成果也是一样的:能用吗?也是能用的,但仅限于能用罢了。

而“小白兔员工”,平时做的也就是无功无过的事。

谁都不希望成为被裁员的对象,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小白兔”,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否定,还代表了个人成长的停滞。所以,面对这些无功无过的工作成果,更要深入反思:我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带来更好的工作成果?

“无功无过”和“做得好”之间的差距,就是你需要复盘和改进的地方。

找到改进思路,关键是“突破”。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做得无功无过,实际上是因为有一套既定的流程。这套流程在以前可能很管用,现在依旧部分奏效,但很快就会落后。产品需要迭代升级,工作方法也如此,选择主动突破,可能会产生阵痛,但这远比“温水煮青蛙”带来的痛要轻。

为自己准备阶梯奖励

小的时候,班主任都会给班上的好学生发奖品。前3名有本软面抄,到了4~10名可能就是练习本了。阶梯奖励的激励方式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因为这个方法确实有用。你也可以给自己制定一系列的阶梯奖励,并朝着更高一层级的奖励而奋斗。

最低级的奖励:虽然工作做得不够好,但你完成了复盘,从中获得了经验教训。你觉得你确实“长记性”了,那你可以给自己一个“鼓励奖”了,比如说喝杯酸奶、吃点零食,稍微“回回血”,再给自己继续加油打气。

次一级的奖励:单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完成得不错,得到了正面的经验,自信心有所提升。那你可以给自己一个更舒服点的奖励,比如说看场电影、吃顿火锅之类的。奖励基准是你一天的工资。

高一级的奖励:不仅重要工作完成得不错,而且运用到了之前复盘时的成果,学以致用、巩固提高。这代表你做好本职工作并非因为运气,而是实打实的能力提升,那你便值得更好的奖励,比如买下一件“种草”很久的单品。

最高等级的奖励:往往是你独自掌控住了一个大项目,且在整个过程中,你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实力的提升,意识到此时此刻的你和曾经那个“弱鸡”的自己不一样了。这代表你已经通过不断的复盘,成长为你所在领域的专业人士。这时,你可以奖励自己休个小长假,或者做一件你早就想去做的事情。

奖励自己,是“回血”的过程。你通过奖励来满足自身的欲望,从而消解疲劳,让自己再度满血投入到工作中去。

奖励自己,亦是控制欲望的过程。你可以把平时无节制的欲望通过阶梯奖励给分散开,完成了工作才去实现,从而变得更加具有自控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