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爆执行力:行动是关键

引爆执行力:行动是关键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执行力的关键便在于行动。类似的事情让我认识到,其实“行动本身的困难”是有迹可循的,究其根源,不过是这4个方面的原因:· 懒惰。以上4点共同导致了执行力不足。主观懒惰的人,不会去寻找更高效执行的方式。你之所以认为自己“懒”,其实是因为缺乏行动的意愿。行动的意愿,可以被归根为动机、理由、信念。因为没有驱动力,是你执行力低下的一个重要根源。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

引爆执行力:行动是关键

执行力关键便在于行动。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仅仅行动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不得不去探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难?我们的行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刚工作的时候,平日缺少锻炼,加上长期点外卖,导致长胖了不少。为了减肥,我决定每天早起一个小时,给自己准备低油低盐的午饭。但是,这个计划从实行的第一周起就失败了——因为我早上根本起不来啊!

被窝过于美好,以至于我总是忍不住把闹铃按掉,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早起的行动对当时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但体重秤一次次提醒我:这样下去不行!为了找到我无法行动的原因,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最终发现:首先,我当时热衷于熬夜,每天都要一点钟才睡,早上就很容易犯困起不来;其次,我以前并不爱做饭,所以我的做饭速度很慢,需要一个小时才能搞定,但其实熟练后再优化一下流程,花费的时间可以缩减一半;最后,我对于长胖这件事是持逃避态度的,颇有点儿掩耳盗铃的意味,也就更没有动力去减肥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首先规定自己12点前必须睡觉;然后通过几次练习和流程优化,把做饭时间缩短到了半个小时;最后,我把体重秤搬到了卧室,起床和睡觉前都用上面的数字刺激一下自己。这一系列行动卓有成效,还让我的作息与饮食都更健康了。

类似的事情让我认识到,其实“行动本身的困难”是有迹可循的,究其根源,不过是这4个方面的原因:

· 懒惰。

· 不擅长时间管理

· 效率低下。

· 对后果的认知不足。

以上4点共同导致了执行力不足。因此,你完全可以在感觉到“我做不到”的时候从这几点去分析,并寻找解决办法。

被懒惰支配

懒惰的具体表现是:我不想……

我不想早起,不想看书,不想写文章,不想去开拓新的客户,不想面对一大堆领导交代的任务……

这种打心眼里的抵触,会导致一个后果:拖延症,即不断拖延,不愿意开始。

一个人是否愿意去做一件事,要看他是行动的意愿占上风,还是抵触的情绪占上风。如果你是前者,那么自驱力会帮助你主动地、自发地去行动;如果你不幸被后者所支配,那么你就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我到底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不做行不行?我真的很不想去做啊!”

有些人天生懒惰,得过且过。比如深圳市出了名的“三和大神”,是出没于“三和人才市场”的那些打零工的人,他们不愿意去寻找正式的工作,打一天的零工就去网吧泡三天,钱花完了再继续去打零工……

但正在看这本书的你,肯定不是这样的人。主观懒惰的人,不会去寻找更高效执行的方式。你之所以认为自己“懒”,其实是因为缺乏行动的意愿。正因如此,你更需要寻找自驱力。

行动的意愿,可以被归根为动机、理由、信念

动机和理由很好理解。例如,今天你要和喜欢的人约会,那你肯定会提前出门,早早地到约定的地点等待,因为你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也不想让人家等待过久。但如果是日常上班,多数人恐怕都会踩着点进办公室,这也是因为找不到早到的动机和理由。若是老板给你超高的薪水,你一定愿意天天睡在公司,那是因为动机和理由又变成了满意的薪酬。

信念则是更深层次的意愿。我国有很多伟大的科研工作者,例如袁隆平、屠呦呦等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科研最前线,并最终有所成就,这便是有强大的信念在背后所支撑。这种被称为“信仰”的意愿,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意愿,相比一时的动机和理由,将显得更加深远持久。信念不一定非要伟大,但一定要是你发自内心认可的、真正想去从事的事业。因为热爱,所以专注。这才是信念无法被打倒的地方。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行动的意愿?相对应地,可以从这3个方面去深入:

· 情感——因为热爱。

· 利益——因为需要。

· 成就——因为价值。

如果我们真的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那么务必要为这件事找到意义所在,而意义只会来源于这3个方面:

其一是情感。你热爱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愿意为此投入成本,最终能收获一种内心的满足感。这不仅仅局限于爱情层面。春节时全中国的人都要奔波千里赶回家过年,就是一种情感驱动的行为;你为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在实际利益回报并不可观的情况下,依旧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情感驱动的行为。

其二是利益。促使我们愿意去做那些并不喜爱的事情的因素,多半是利益。老板们总跟员工强调要热爱工作,但促使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大暴雨天还赶着去上班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也是一种很有用的驱动,它能帮你战胜“不适感”,让你主动去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甚至充满了动力。

其三是成就。“成就”不同于“热爱”,因为“热爱”驱动你去做的,往往是自己喜欢的事,但“成就”驱动你克服前行道路上的困难;“成就”也不同于“利益”,虽然它们都会帮助你去战胜困难和内心的不适感,但成就本身会更趋近于荣誉,以及一些更大格局的事情,而不仅仅局限于金钱或者权力。但往往以成就为驱动的意愿会比上述两者都要健康一些,而且,当你取得成就时,通常也会伴随着情感与利益的实现。

所以,你一定要为你的行动找到驱动力,并进行归类。当你怎样都不肯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也可以从以上3个方向去分析,判断一下:你真的一点驱动力都找不到吗?如果真的都没有,那就不要强迫自己。因为没有驱动力,是你执行力低下的一个重要根源。

不擅长时间管理

执行力不足的第二个原因是:你不擅长时间管理。

有的时候,你明明已经拥有了足够的驱动力,但还是无法安排好一切。那这时,你就该思考自己是否缺乏时间管理的能力了。

你或许看了很多关于GTD(getting things done,意为把事情做完)工作法和To Do List(待办事项列表)工具的科普,然后下载了一堆软件,什么番茄工作法、印象笔记、滴答清单、Notes等,并在下载之后欣喜地开始探索软件的用法,甚至错误地把“开始尝试”当成了“全盘掌握”。

虽然下载了一个App,但你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想起来打开它。

事实正是如此。能真正把时间管理类App当作工具来用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把这些应用当作了教程或者救命稻草,结局往往适得其反。

时间管理远不止一个To Do List工具那么简单。相反,如果你只知道梳理待办事项,你会发现这件事情的实际用处并不大,甚至你做完后都记不住回到软件里去点一下“已完成”。

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你把待办事项列出来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要怎么安排它们?你要怎么归类?哪些属于常规任务,哪些属于低频事件?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任务需要整块时间,什么任务需要用零碎时间去处理?

你要像一个操盘手那样,安排好你待办事项中的方方面面,而不是简单地罗列。

但上面说的还停留在待办事项本身,是低阶的时间管理术,因为你仔细一看就知道:这是待办事项在管理你的时间。

更高阶的时间管理法则,是你主动安排自己的生活,达成work-life balance(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 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把待办事项控制在一定的总量范围内。

· 获得掌控感,更有余力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 为“生活”本身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恢复精力和陪伴家人。

这才是你应该学会的时间管理术。(www.xing528.com)

不会高效做事

执行力不足的第三个原因:你做事太慢了。

单纯从“做事”的角度考虑,效率是指你输出单位内容所耗费的时间。

我们以往讲效率,都会说单位时间输出的内容,但放在这里,我们需要反过来去理解。因为执行力归根结底就是完成某件事。我们生命中大多数的事情从全局来看都是重复的,只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我们做事的效率越高,人生能承载的容量就越大,人生的上限也就越高。

有些人的工作质量是有保障的,但就是速度太慢了。他们信奉“慢工出细活”。如果不处于一个竞争非常激烈、迭代十分快速的市场,那慢慢来并维持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还是可行的。

但是,很多低效能者速度又慢,质量又低。这就直接导致了返工——执行者交上去的成果受不到验收者的认可。验收者不断地挑刺,执行者不断地修改,一来二去,浪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大家都心情不愉快,高效更是不知道该从何谈起了。

正因如此,我们务必优先提高质量,再缩减时间,如下图。

在提升质量的过程中,你的耗时一开始注定是增加的,因为你要想方设法地去找到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你专注于提升工作质量时,质量的提升是很快的。接着,你会发现,当质量提升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它将不再继续增加耗时——因为你会对这套高质量的工作方式越来越得心应手,耗时也相应减少。如下图所示,随着你有意为之的流程优化,最终,你会达到一个高质又高效的程度。

所以,高效做事,就是围绕着怎么提质量、如何减时间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你不妨问一下自己:

1.你会做计划吗

在工作之前,你是否会提前构思好具体的行动步骤,就像“写提纲”那样?要知道,花少量的时间事先做计划,反而是对总体工作时间的节约。你的速度会更快,因为你有了指引;你会做得更好,因为你胸有成竹,而非走一步看一步。

2.你能避免同样的错误吗

不论是你曾经犯下的错误,还是身边的人曾经犯下的错误,只要是你接触过的,你能在下一次遇到的时候成功避免吗?这是一种典型的“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它涉及归纳整理经验并在必要时候快速调用经验的能力,这种能力十分具有综合性,并非人人都具备。

3.你知道该如何让他人帮你提高效率吗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多个人的时间总量却可以不断叠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企业选择扩张来提高效率。高效在于合作,每个人擅长的事情也有所不同,组合拥有不同技能的人,会比个人单兵作战更容易达成最优化解决方案

这些先提高质量、再缩减时间的方法,我们都会在后文详细探讨。但你一定要在脑海里先树立起高效的概念——只有知道自己在什么方面有所欠缺,才知道该如何去努力改变。

意识不到后果的你

执行力不足的最后一个原因:你没有足够的危机感,意识不到后果将如何。

随着个人的成长,你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此时,“做事”已经不仅仅是你的事情了,也可能关乎其他人的命运。

我们不如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到底可能承担怎样的后果?

最轻程度的后果:你没有做好一件事,不过当下什么都没有失去,但可能失去未来的机会。

这就是我前文所说的,你每一次不靠谱都是在给自己贴标签,而这些负面标签可能会使得别人不考虑把重要的机会交给你,甚至不告诉你有这件事。但对于后果来说,没有什么损失,已经是最轻级别的后果了。

次一级的后果:你因为自己的失误,得到惨痛的教训。

就在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发文表示将取消大学“毕业前补考”。那些在大学前三年过于放纵导致挂科的学生们,不再像往年那般幸运,他们将失去毕业前“一次性清考”的机会,面临留级延毕的窘境。

更严重的后果:拖累他人,让他人的努力也付诸东流。

这种情况常见于团队合作的时候。其中一个人的重大失误,使得整个团队的项目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导致队友的辛苦也全都白费。就在2019年的男篮世界杯预选中,中国队对战波兰队,男篮只要取胜就能锁定16强。但周琦先是犯规,又罚球未进,最后7秒还发球失误,眼看到手的胜利被断送,易建联等人再拼命也救不回来,千万球迷也跟着心痛。

最糟心的后果:因为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引发整个公司或整个组织的“地震”,甚至传导到了全行业、全社会。

2018年年初,中兴通讯因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条款,遭到美国商务部的制裁。这件事固然有中美贸易摩擦的大时代背景,但也有中兴通讯的违规行为授人以柄的因素。最终政府出面谈判,中兴通讯赔偿美国14亿美元,高层也遭到“血洗”。整件事震动着国人的心,也让全国人民惊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意识不到后果的人,往往处在前三个阶段。他们不重视自己手上的任务,觉得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后果”就像是早就埋好的地雷,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炸了。

不妨仔细梳理一下,如果你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出现了问题,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很容易得出“表层后果”的结论。

表层后果是指那些肉眼可见、不需要太深入思考也能预判的结果。例如,背着房贷的人一旦失去了工作,就有断供的风险。

表层后果越是严重,人的危机意识就越强;同样的,如果表层后果看上去无关紧要,人们就容易放松警惕。但实际上,隐藏后果往往更为致命。因为如果你不仔细思考,便很难预判隐藏后果,突然出现的危机很容易打你一个措手不及。

隐藏后果是你看不见的,必须得深入思考,而且它不会立刻出现。等到爆雷时,雷已经埋了很久了。

如果你试图去洞察隐藏后果,那你就需要考虑得再深入一些:

1.与这件事相关的人,在其中有着什么利益纠葛

你不妨把一件事情涉及的人物都列在清单上:你的上司、下属、客户、合作伙伴等等。一旦你的工作出现了纰漏,毫无疑问,他们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这将影响你的人际关系,以及未来你与这些人的合作。

2.相关的业务,可能呈现出怎样的走势

我们在制定工作内容时,往往都会指向一个预想中的结果。一旦你犯下错误,业务发展的走势就会产生偏差。有些失误可以拯救,而有些错,一旦犯下就救不回来了。仔细思考那些可能“救不回来”的风险,它们会使得相关业务的结果彻底偏离你的预想。

3.上下游两端,会被怎样影响

为你提供资源的,是上游;从你这里获取资源的,是下游。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实体经济中,上游往往是供应链,下游则通常是消费者。你在团队中的分量越重,所影响的范围就越大,因为你的决策很有可能会导致上下游的连锁反应。

想明白了这3点,你就会对后果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判,从而形成一个清晰、客观的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