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班的孩子们在山坡上玩,他们把球和轮胎运到山坡顶端,用梯子和木板当连接筒,让轮胎或球从山坡上滚下来,钻进“隧道”。欣艺用了一个管道接口当“隧道”,这个管道其中一个接口接着另一个水管,形成一个多通道的“隧道”。她想让球从第一个“隧道”左转进入第二个“隧道”。前面几次她发现球只能滚到第一个“隧道”里,停止的位置还不一样,为什么这个球滚不到第二个“隧道”呢?她尝试了很多次,最后一次成功了。
于是她把问题记录了下来,也是以画图的形式。
小宝:这个球是直着动的,正好前面有个障碍物把它挡住了,所以就反弹回来了,不会到两边去,需要里面有个人帮助它。(球的运动方向)
豆豆:我觉得黑色的筒是障碍物,如果这里有木板就更好了,但是必须弄一个垫子把它盖住,把这里盖住就不会出去了。
老师:这个结构构成一个障碍物,球就不太容易往这边走。(隧道的结构)
好好:这个球滚到木板里被夹住了,所以它不到那个方向去。
西西:可能是球滚到这边的时候力气很大。
老师:为什么会力气很大呢?哪里来的力气让这个球撞到这个地方,然后反弹回来?
小宝:我们手上的力,是从我们手上推的力,尤其是这个斜坡。
老师:他说了两个力,一个是人的外力推动,这个球产生了速度,还有一个力是斜坡的坡度带来的。
聪宝:我觉得是力气太大,这个球撞到这里弹回来了。(力的作用)
老师:也有一次过去了,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过去了,为什么这次能过去?(www.xing528.com)
桃子:推的时候动作往左边去了一点儿。
瑞瑞:如果这个球往左边的话,会跑到外面去,不可能还是沿着划痕滚过去。
拉拉:这里的结构不会让球滚下去,这样的两块板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造型,这个造型会把球给拦住。
芒果:我在玩的时候发现滚筒不太稳,它是会摇动的,然后就会摇进去,这两个滚筒接的地方有个缝儿,这个筒我钻进去过,是有高度的,这个高度使这个球不大容易进去。
1.同样的材料,不同的隧道
管道是低结构、高探究的材料,它与其他材料组合、拼接,经过孩子们的重新设计,有了无限的玩法。同样是钻隧道游戏,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材料做成了不同的隧道,有长隧道、闯关隧道、多通道隧道。当然,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会发现游戏场地上有更多的“隧道”。孩子们用来钻隧道的材料也很丰富,有轮胎、球、圆木块等,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复杂的结构和装置,引发了无限的玩法。
2.不同的隧道,不同的探究
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究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他们搭建的不同隧道呈现出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发了不同的探究。他们尝试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探究过程也生动有趣。如钻不进隧道时,孩子们需要通过比对轮胎的直径和隧道口的直径大小,调整斜坡和隧道口的距离,来保证轮胎能冲进隧道;比较容易进隧道时,孩子们又要加大难度,设置路障来增加挑战,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多通道的隧道形成时,又要探究怎样让球能在隧道中转弯,去到想去的隧道。这些真实、丰富、多元的问题情境是教师无法完全预设的。幼儿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需要,不断重复游戏、调整方法,在操作中获得经验。
3.不同的探究,共同的学习
虽然不同班级的孩子在玩钻隧道游戏时,各自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不同的发现,但他们都在游戏中学习与反思。在钻隧道游戏中,孩子们产生了丰富的话题,既有问题和疑惑,又有自己的猜想、假设和判断。分享中,孩子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游戏经历和体验,倾听同伴的表达,也不断有新的发现,能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在质疑中思考,形成新的假设,产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关于“为什么不能到达第二个隧道”的讨论中,孩子们不仅能从隧道结构这种材料特质上分析问题,更能分析出手推的力量、斜坡形成的冲击力、管道连接处的落差形成的阻力、球撞到物体后形成的反弹力等多种影响球运动轨迹的力。孩子们在分享中不断习得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洞察力和深度、持久的学习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