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时期,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两者是分离而没有关系的。
第二个时期,教育即生活,两者沟通了,而学校社会化的议论也产生了。
第三个时期,生活即教育,就是社会即学校。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开倒车,而且一直开到最古时代去。因为太古的时代,社会就是学校,是无所谓社会自社会、学校自学校的。这一时期也就是教育进不到最高高度的时期。[3]
“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陶行知认为,“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在陶行知看来,以生活为中心,与生活产生了关系,便产生了教育。也就是说,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就是与生活能够产生密切联系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
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我们在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问过这里边有什么用意,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www.xing528.com)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
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
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4]
杜威的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提供必需的基础。这种理念是适合美国社会的,因为当时美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教育,“教育即生活”没有存在的基础。所以,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翻了个个儿,变成了“生活即教育”,这样就把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凡是生活就有教育的可能,这将每一个国人都纳到教育的范畴,可以说是在普及教育、平民教育的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