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教育活动种类很多,不胜枚举。对每种学科(领域)课程及其教育活动的分析和评价都不可脱离其产生的背景和在特定的背景中所发挥的作用。
案例一 《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1979年)
由北京市教育局幼儿教育教研室于1979年编制的《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是适应“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后教育秩序开始恢复,并走向正常化需要的一套地方性课程和教材。
该课程由“语言与常识”“算术”“体育”“音乐”和“美工”等学科科目组成,每一科目都有“教学大纲(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注意事项”“教学法参考”“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月安排”以及“教材”等组成。课程要求教师除了在上课时完成各科教学大纲外,还要注意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去完成。
以下,以小班“算术”科目为例,说明该课程教育活动的设计:
算 术[3]
教学大纲:数学是学习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通过算术教学教给幼儿浅显的算术基础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启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
教学任务:1.通过算术教学使幼儿初步树立数、量、形的概念,并教给幼儿简单的计算方法。2.通过算术教学发展幼儿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分析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通过算术教学培养幼儿严肃、认真、细心、踏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和要求:1.认识“1”和“许多”,知道许多中有“1”,好多个“1”合起来是“许多”。2.能比较4以内的“多”“少”“一样多”。3.数数:能不重复、不遗漏、手口一致地数由1到20的实物。4.认识数目:学会4以内各数的形成、序数和它的实际意义。5.认识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6.学会比较大小、长短(用两个物体进行比较)。
教学注意事项:(略)
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月安排(见表3—1—1)
表3—1—1 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月安排(9月~次年1月)
教材:(略)
例1:小旗
目的:认识“1”和“许多”。
教具:一个铁罐、每个幼儿一面小旗。
内容:
1.教师拿出许多面小旗,放在桌上,告诉幼儿:“桌上有许多面红旗。”教师把一面红旗插进铁罐,教幼儿说出:“铁罐里有一面红旗。”教师把其他红旗都插进铁罐,教幼儿说:“铁罐里有许多面红旗。”
2.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旗,教幼儿说出:“我有一面小旗。”“桌子上的小旗一面也没有了。”让幼儿排好队,手举小旗跟随教师绕一圈做游行的游戏。然后让幼儿一个一个地将小旗插到小罐里,再回到座位上,启发幼儿说出:“铁罐里有许多面红旗。”“我手里一面红旗也没有了。”这样做游戏可反复两三次。
例2:摸扣子
目的:运用触觉认识“1”和“许多”。
教具:两个布口袋里面放上20个以上扣子。
内容:
1.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摸出一个扣子或许多扣子来(摸许多扣子时,要求一次摸出,数量在10个以上)。
2.幼儿对作业熟悉后,可同时请两个幼儿上来,每人手中拿一个口袋,按教师的要求,摸出一个扣子或许多扣子,并可比赛谁摸得快。
这套20世纪70年代末在北京开始试用的地方性课程是学科课程,它是在1963年、1975年出版的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编制的,继承的是50年代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化程度高,课程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作。
受10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幼儿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幼儿教育的师资出现了严重匮乏。从历史的观点看,这种注重结果、容易操作的学科课程体系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在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师生比例较小的情况下,这种高结构化的学科课程对于当时解决“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破坏,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十分有价值的。例如,当时大量未经幼儿教育训练的人员进入了幼儿园教师的队伍,她们可以在教学大纲、教学注意事项、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月安排以及教材中找到实施课程的所有材料,并将它们用于教育实践之中。
但是,由于该课程的教育活动是高结构化的活动,因此,整个课程反映出强烈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而对于儿童发展的考虑自然就难以顾及了。
案例二 《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1996年)
《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是由赵寄石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一套教师参考用书。这套丛书包括5个课程领域: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其中科学领域包括科学和数学两个科目,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和美术两个科目,健康领域由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两部分构成,包括原体育和生活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活动设计者们在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特别重视了两点:(1)将活动目标落实到过程中,使活动步骤能体现所提出的目标。(2)活动进程的每一步都对教师和幼儿的相互作用提出明确的指导。
以下,以小班“科学领域”中的“数学”科目为例,说明该课程教育活动的设计:
科学领域:数学
小班数学教育目标:
1.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教幼儿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引导幼儿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启发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教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教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帮助幼儿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启发幼儿大声地回答问题,鼓励幼儿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培养幼儿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育活动计划安排建议表(见表3—1—2)
表3—1—2 数学教育活动计划安排建议表(小班上学期)[4]
基本教育活动:
例:认识“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1”和“许多”。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2.教幼儿学习短句:“我拿(或放)了1个圈。”
活动准备:塑料圈人手1个。
活动过程:
1.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放在地上的圈,“孩子们看看,这里有什么?(圈)”“现在,请孩子们一人拿1个圈,一边拿一边说:我拿了一个圈。”幼儿拿圈,边拿边说,然后回座位。“你拿了几个圈?”请个别幼儿回答,然后集体回答:我拿了一个圈。“这里有没有圈了?”(没有了)“我的圈到哪里去了?”(在这里)请孩子们把手上的圈举起来说:“我拿了一个圈。”“你们一人只拿了一个圈,我的许多圈怎么会没有了呢?”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圈被他们一个一个地拿走了。(www.xing528.com)
“现在,你们把圈放到我这里来,放的时候要说:我放了一个圈。”幼儿放圈,边放边说。然后回到座位。“你放了几个圈?”请幼儿个别回答、集体回答:我放了1个圈。“你们一人放一个圈,我这里有多少圈?”(有许多圈)“你们一人只送1个圈,我这里怎么有了许多圈呢?”启发幼儿说出一人送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引导幼儿用动作感知“1”和“许多”。
“塑料圈想和孩子们做游戏了,你们一人拿1个。”幼儿拿圈,边拿边说:我拿了1个圈。“我们先来套圈,每人套一下!”幼儿从头上把圈套下来,边套边说:我套了一下。“再来套许多一下!”幼儿边套边说:一下、一下……我套了许多下。游戏进行1—2遍。“我们来跳圈。孩子们把圈放在地上,站在圈外跳许多下!”孩子们边跳边说:我跳了一下。“再到圈外跳许多下!”孩子们边跳边说:一下、一下……我跳了许多下。游戏进行1—2遍。
3.评价活动。
对游戏中边说边活动的幼儿和能够听指示语进行活动的幼儿予以表扬。
活动建议:
1.“1”是基数,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也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数量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任何一个集合也都是由单个元素组成的。许多是一个笼统的不确定的数量,它代表两个以上元素的集合。教师根据集合可以运用实物进行操作和运算,设计让幼儿通过自己取圈、放圈,讲述取、放圈的过程和取放后的结果,就是要引导他们明确地感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教师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2.在对取放结果讨论时,应让幼儿尽量充分地讲述自己的意见,可以有重复意见和分歧意见,而不要在语言上作进一步的要求。并让幼儿在互相争论、互相补充活动中,最后得出:许多圈被一个一个地拿走了;一个一个圈合起来就是许多圈的结论。这个结论应当引导幼儿自己归纳讲出,同样不苛求语言的统一规范,只要求意思的完整。
这套幼儿园课程是在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开始10余年后编制的,是在“经过城市幼儿园课程和农村学前一年课程各4年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
从课程类型看,这是一个学科(领域)课程,课程编制者确定了这一课程的编制思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模式、活动)—教育评价,再反馈到教育目标……使课程始终处于持续发展的动态之中。”这种从泰勒模式脱胎而来的设计思路,决定了这一课程注重的是预定的目标。课程编制者认识到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形势,认识到课程“研究重点应放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上”,由于这是一种目标模式的课程,他们采用了“探索各课程领域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和共同规律,发挥综合的教育影响,求得整体效益的提高”的途径研究和发展课程,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既要达成课程预定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又要促进每一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整体发展,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是幼儿园课程开发者和发展者试图着意解决的问题。但是事实上,这是教育中的两难问题,在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顾此失彼。
这个课程在设计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反映幼儿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使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儿童“生成性”,使教育活动具有相当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改变。例如,从教育评价反馈到教育目标,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目标得以调整和改进,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又如,课程设计者们认为,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对使用这套教材特别重要,因为这两部分正是这个课程的灵活性所在。其中,活动建议能使教育有可能适合社会文化差异和幼儿的发展实际;活动延伸则指出了前后活动的联系,以及与其他科目活动的联系,这些设计方法也是使学科(领域)课程能顾及儿童发展、顾及文化差异的有效方法。再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并不十分强调每个儿童必须达成某些统一的行为,这样做,也顾及了儿童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但是,由于这个课程是以每一学科(领域)的目标(从课程设计的目标看,几近行为目标)为其基本出发点的,因此,尽管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作了极大的努力,但是,为了达成课程预定的目标,最终难于在真正意义上使教育活动与每个个体儿童的生活经验及其兴趣和需要相切合。课程设计者们理智地认识到,这一课程“还不能充分地体现我们的观念,各科教育规律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整体课程的综合性更由于对各科之间关系研究不够深入而缺乏规律性的呈现。观念与实践之间的两个转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操作才能逐步实现”。“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是幼儿园教育目标落实到幼儿身上促进其发展的关键。在这方面的设计在本套教材各领域中还不平衡,有些设计还不成熟。”[5]
案例三 《大班装饰活动:创意彩条》[6]
活动目标:
1.欣赏生活中用彩色条纹装饰的物品,感受多种色彩搭配组合的美。
2.尝试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绘画彩色条纹,装饰生活中的白色或单色物品。
3.喜欢生活中多彩的事物,愿意大胆创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在生活中关注过彩色条纹装饰。(2)有用水粉颜料及工具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教师用材料
生活中用彩色条纹装饰的物品图片PPT、背景音乐。
(2)幼儿用材料
生活中的白色或单色物品,如:T恤衫、裤子、帽子、环保袋、伞、凳子、花瓶等,装丙烯颜料的纸杯杯托,粗细不同的水粉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1.欣赏生活中更多用彩色条纹装饰的物品,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搭配组合方式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1)欣赏范例图片组1,引发幼儿关注彩条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
A.不同排列方向的彩条:横、竖、斜、螺旋。
引导问题:这四样东西的条纹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线条排列的方向是不同的)原来彩色条纹的排列方向可以不一样。
B.粗细宽窄不同的彩条间隔排列。
引导问题:来看看这件衣服的线条除了排列方向不一样,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宽窄间隔)
(2)欣赏范例图片组2,引发幼儿感受冷暖色、对比色、黑白灰色、彩色等不同色彩组合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引导问题:这四个阿姨身上穿的彩条纹衣服颜色有什么特点?
(3)欣赏范例图片组3,引发幼儿感知彩条局部装饰的变化美。
引导问题: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家里随处可见的东西,它们身上的条纹又有什么特点呢?身上全都是条纹吗?(局部是)有了一些小变化,让原本单调的东西也变好看了。
(4)欣赏范例图片组4,感知花瓶上暗色条纹的衬托美。
引导问题:是不是只有色彩丰富、鲜艳的彩条纹最好看呢?我们来看看这组花瓶。
(5)欣赏范例图片组5,感受生活中更多有创意的彩条物品。
小结:设计师真有创意,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
2.引导幼儿探索如何在白色物品上进行条纹装饰。
3.幼儿自由结伴或独立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重点鼓励幼儿用不同方法表现彩色条纹,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积极探索,并注意良好的操作习惯。
4.相互欣赏作品,感受成功的体验。
案例分析:
这个教育活动是以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的,活动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彩色条纹,它符合大班幼儿的技能表现要求。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往往惊艳于一时瞬间的视觉冲击,但对于彩条的经验是比较零散的。学科(领域)活动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活动中,老师充分地挖掘了学科(领域)教育活动的价值,及时地捕捉住彩色条纹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教育价值,生成了这个活动。
首先,教师出示范例图片,来帮助幼儿开拓视野、提升经验。与幼儿的自由观察和探索不同的是,教师范例图片的提供不是随意的,它是具有美感的。其次,范例是按照一定的维度分类呈现的,有的侧重于彩条的排列方向,有的侧重于欣赏生活中更多有创意的彩条物品。这些图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彩条的多种形态,拓宽了孩子的眼界和思路。第三,范例的选择注意了适时适量,教师精心筛选,力图通过最直观和简洁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每幅图片最核心的价值,在欣赏和交流中幼儿不知不觉提升了已有经验,同时也为后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第四,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表现表达。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评价彩条装饰作品。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牢牢地把握住了艺术活动的核心目标,在支持和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让幼儿的美术技能也得到了一定地提升和巩固。教师从不同维度呈现了条纹的组合搭配,这些富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知识分类是幼儿自由探索难以实现的。整个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实现了幼儿的经验积累和提升[7]。
本次教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是“幼儿尝试用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设计、绘画彩色条纹,装饰生活中白色或单色物体”,同时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愿意大胆创新,体验创意设计的乐趣”。从活动目标的设计到活动过程的实施,最后是活动的总结与评价,这是典型的学科(领域)的设计思路,更为强调活动的预设性,美术知识的价值和技能极大地体现出来,尽管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探索如何进行条纹装饰,但是活动的弹性和生成性不足。
尽管学科(领域)活动设计者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作了极大的努力,但是最终难以在真正意义上使教育活动与每个个体儿童的生活经验及其兴趣和需要相切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