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课程概论:内容范围与类型

幼儿园课程概论:内容范围与类型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所谓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指的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或基本组成部分。但不等于说课程无法对幼儿的态度倾向施加影响,可以依据研究揭示的教育规律,选择有趣适当的内容,将基本态度的相关内容贯穿于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之中。(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类型幼儿园课程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幼儿园课程概论:内容范围与类型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所谓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指的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或基本组成部分。[18]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所组成的区域。

1.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

知识具有多种价值,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生活环境,进而保证自己的健康成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略基本知识在课程内容中的作用,因为,离开知识奢谈促进幼儿发展是毫无意义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待基本知识的时候,不能走向两个极端。

(1)过分注重知识

其主要表现是强调死记硬背的知识,由成人规定幼儿必须接受的东西,而不一定是幼儿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东西。强行灌输幼儿不需要也不能理解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尽管幼儿也能鹦鹉学舌地背下来,但往往因为缺乏理解,无法应用,或者很快就会忘记,这种知识不仅不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意义,还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幼儿学习的兴趣,甚至造成自信心的丧失。因此,我们不能过分地强调知识的作用,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为代价,把知识提到不恰当的高度,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2)忽略必要的知识学习

其主要表现是选择课程内容完全基于幼儿的兴趣,既不考虑幼儿应该学习哪些知识,也不考虑怎样帮助幼儿整理、扩充、提升其自然的、零散的日常经验,使之概括化、系统化。

虽然幼儿园课程不以传授系统知识为目的,不强调系统的知识学习,然而一些生活必需的知识还是需要掌握的,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需要克服这两个极端倾向,将幼儿需要掌握的具有发展价值的基本知识纳入课程。

所谓基本知识,指的是关于周围世界(包括自己)的浅显而基本的知识。在北师大冯晓霞教授所著的《幼儿园课程》中,这样阐述:

生命活动必需的知识,如与幼儿的健康、安全有关的知识。

有利于幼儿解决基本的生活、交往问题的知识,如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规则的意义等。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生活环境的知识。如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常见事物的名称、属性、幼儿能理解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等。

为今后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打基础的知识,比如基本的数、量、形、时间、空间概念等。

为成长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公民奠基的知识,如简单的环保知识等。

2.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

这里的态度指的是对人、对事、对己的一种倾向性,它构成行为的动机,影响人的行为。

态度不是“教”出来的,是伴随着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体验,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更多属于隐性课程。但不等于说课程无法对幼儿的态度倾向施加影响,可以依据研究揭示的教育规律,选择有趣适当的内容,将基本态度的相关内容贯穿于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之中。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态度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形成:

(1)环境的同化作用

周围人对某事的评价会不知不觉影响儿童,使他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例如,某幼儿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沙池寻宝”的活动,可可小朋友坚持不参与,她说,进入沙池会弄脏衣服。教师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可可的妈妈经常会叮嘱女儿,不能玩沙、玩泥土等,要注意卫生,不能把衣服弄脏,久而久之,使可可也持有同样的观点。(www.xing528.com)

(2)经验的情绪效应

对使自己体验到愉快、满意的事物会形成积极的态度,如喜好;对使自己感到痛苦的事物则形成相反的态度,如厌烦。例如,对于自信心来说,成功感是关键性的情感体验。

(3)理智分析

当人们认识到并真正理解了某种事物或特定行为的真正含义时,会根据这种认识对它们形成“好”或“恶”的态度。

【案例】

幼儿认为自己吃的东西很干净,所以不愿意饭后漱口。基于此,某幼儿园一名老师与幼儿一起做小实验,用杯子接小朋友的漱口水,另外几个杯子盛清水,分别贴上标签,让幼儿去观察这两种不同的水。

一开始,儿童观察发现两者区别不是很大,隔几天后发现有漱口水的杯子里很脏……当孩子们发现了这一现象以后,该幼儿教师请幼儿园医生为幼儿解释这种现象。

慢慢地,老师发现孩子们能够自觉坚持饭后漱口了。

【案例分析】

案例中教师的目的是改变孩子对饭后漱口的态度,使他们愿意漱口。教师主要通过幼儿认识到并真正理解了饭后漱口对自我身体健康的实际含义,来形成对饭后漱口的良好意愿。这实际上就是采用了让幼儿能用理智分析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发展基本态度。很明显其课程内容属于有助于幼儿发展基本态度这一方面。

3.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

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人无时无刻不在活动,活动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发展的方式。这里的基本行为指的是关于基本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和经验,即所谓“做”的知识,或程序性知识。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其根本在于使幼儿活动有益的基本方式、方法。

幼儿的日常生活包括的活动很多,如自我服务、身体锻炼、游戏、观察、交流、探索等。每一种活动都包含着一些基本的方式、方法、技能与技巧,如社会交往的技能、语用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因此,掌握基本的活动方式、方法,自然有利于幼儿的日常生活顺利进行。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具有其他活动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通过游戏,幼儿习得相应的活动方式、方法。

例如:小雪希望加入“过家家”的游戏。她提出“让我和你们一起玩”的请求,但被以“人够了”的理由拒绝了。之后,她又几次提出这样的请求,甚至说:“求求你们了,让我参加吧,让我干什么都可以!”但仍然无效。这时,一个男孩走过来,用手做敲门状,嘴里同时发出“咚咚”声。“谁呀?”“我,煤气公司的!公司让我来检查一下你们的煤气灶有没有问题!”“啊!师傅,快请进来吧!”……男孩顺利地参加到游戏小组中去了。教师把一切看在眼里,她让小雪讲一讲男孩采用的办法,启发她也想一想别人难以拒绝的方式。后来,小雪以送生日礼物的“朋友”的身份加入了游戏。受到这件事的启发,教师还专门组织了一些在交往技能方面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请男孩、小雪和他们一起讨论怎样参加到别人的活动中。[19]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基本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由此,我们也受到这样的启发:可以在一日生活中,随时抓住教育的时机,指导幼儿的学习。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类型

幼儿园课程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纲要》中的课程内容类型。

《纲要》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行文中,每一领域又按照“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的结构,详细阐述该领域的具体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容与要求”中,没有具体的、明确的内容,而是以透过要求看内容的方式呈现的。如语言领域中提到:“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尽管没有内容的体现,却蕴含着大量的内容,需要教育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精心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