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上,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是两种十分对立的模式。但是,在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实践中,课程编制者完全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吸取这两种课程模式各自的长处,补偿对方模式的短处,在它们之间建立互补关系,以求课程在总体设计思路上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课程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课程评价的终结性与形成性等之间达到平衡。
下面,我们以幼儿园具体教育活动设计为例,来看看怎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设计模式来设计课程。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过程可以简化为一个基本公式,如下所示:
上述公式中的四个要素,均可以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出发点,且无论以哪个要素为出发点进行活动设计,其他要素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充分考虑各个活动要素,最终都可以设计出有价值的教育活动来,我们分别看一看。
(一)从目标出发
以目标为出发点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大家较为熟悉,例如,《指南》中指出,应该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基于此,确定目标为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课程设计,具体如图2—1—3。
图2—1—3 从目标出发
(二)从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
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可能包含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从中挖掘,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在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指导下,设计教育活动。比如,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敏感地捕捉到其中的意义,如图2—1—4。
图2—1—4 从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www.xing528.com)
(三)从现有的材料、内容出发
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儿童密切相关的节日、传统的优秀教材、必要的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偶发事件都可以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发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具体的设计过程如图2—1—5。
图2—1—5 从材料、内容出发
(四)从已经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出发
目前,有各种版本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师自己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活动案例。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既可以采用现成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案例,也可以采用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教案。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这样既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因此,不管是已经设计好的活动方案,还是自己以前积累的活动方案,教师都需要思考以下一些问题,并尝试回答:
这个活动幼儿会喜欢吗?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吗?
这个活动蕴含哪些教育价值?可能有助于达成哪些教育目标?
这个活动的可行性如何?它所需要的材料容易获得吗?
这个活动与之前开展过的活动之间有关联吗?有无相关的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
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如何修改。如图2—1—6。
图2—1—6 从活动方案出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