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眼中的生活揭秘: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与趋势

数学眼中的生活揭秘: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与趋势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对它的一个现实模型的描述,平面的性质是通过公理来确定的。例如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看似枯燥抽象,但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但如果另一块玻璃有一个凹坑,用这种方法推动直尺时,则有空隙和透亮点,说明这块玻璃板已经不平了,即“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不成立了。

数学眼中的生活揭秘: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与趋势

数学华罗庚说得好:“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与形是世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存在形式,因而专门反映数与形规律的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无所不在,无处不用。数学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也体现于、作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联系到这些数学实际,抽象的数学就具体化了,会使人兴趣盎然,数学不再枯燥和难学了。

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并不是非要到车间、农村去学数学,而是要求中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周围的实际情景,并进行分析和解释,这可以加深对数学的认识,理解数学应用的威力。翻开天天使用的教科书的版权页,都写有:“开本787×1092mml/16”或“开本850mm×1168mml/32”,这是什么意思?平时所说的8开纸和16开纸,以及32开纸的形状相似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可以给学生一张8开的纸,让学生沿纸的长边对折成16开,然后再对折成32开,通过测量纸的长和宽之比约为根号2,即1.414…,说明它们都是相似形。也就是说,由1/x=x/(l/2)可求出l∶x=根号2∶1(图1)。通过这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讨论造纸厂生产纸时,如何设计纸的大小为最优,并让学生用相似形的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经常要参加考试,还时常要统计班上的平均分。例如,有一位学生期末数学成绩78分,全班共30人,有一个0分.一个12分,一个60分,20个80分,5个90分,一个100分,全班平均分为这位学生成绩超过平均分,如果他很得意,认为是中上等学生,对吗?其实,这不反映中上等水平,因为他是全班倒数第四。这说明求平均数也有一定缺点。求平均数有某些实用价值,但有人却不大注意它的缺点。在初三数学课的“统计初步”中.还要学习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概念,可帮助学生理解怎样通过正确统计,从大量现象中反映总的水平与特征。

几何概念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有一个抽象化和理想化的特点。比如说“平面”,是一个不定义的基本概念,平静的水面,玻璃面……是对它的一个现实模型的描述,平面的性质是通过公理来确定的。例如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看似枯燥抽象,但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如果玻璃板是新的,将直尺在玻璃板上竖起左右推动,则尺边和玻璃板面无空隙,不透亮点。但如果另一块玻璃有一个凹坑,用这种方法推动直尺时,则有空隙和透亮点,说明这块玻璃板已经不平了,即“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不成立了。公理1反映了平面特有的性质,如果是球面.用一根棍穿过去,只有两个交点,直线上其他点均不在球面上,说明球面不具有平面的公理1的特性。建筑队师傅在做水泥地面时左右推动铲具,其实也应用了公理1这条原理。

还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出游时的问题:“一辆面包车3m高,1.6m宽,要经过一处半圆形的隧道.其半径为3.6m.这辆面包车能通过这个隧道吗?

可以画出一个图,如图2设MKPN为面包车的一个纵截面,OG为山洞高,即de垂直于AB,则NP=3m,OP=0.8m。由勾股定理,得ON=根号下(PN的平方+OP的平方)=3.1延长ON,交半圆于N‘,ON’=3.6m,所以还有足够的余量使面包车安全通过隧道。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可以量化的,可以用数学方法讨论。例如,有几个家庭要全家去某地旅游,他们同去A、B两个旅行社打听购票办法。这两个旅行社票价一样,但优惠办法不同,A旅行社优惠的办法是:全家有一人购全票,其余人半价优待;B旅行社是全家每人按2/3的原价优待购票。你看哪个旅行社更优惠?

应该让学生注意到:要考虑这几个家庭旅游人数不同时,对A、B两旅行社的选择也不会相同。我们可以设家庭人数为X,若两旅行社单人全票为M元,A旅行社全家总票价为)YA,B旅行社全家票价为YB;,则令yA=yB;,求出X值后,可知家庭人口为多少时,两旅行社收费相等,即由此可知,当全家为3口人时,两家旅行社收费相等。其实,利用中学数学所学的函数知识,画一个图,可以使问题的研究更为明确:yA和yB;为两个一次函数,它们的图象为直线。

两直线在。X=3处相交,当X<3时,B旅行社就更优惠;当X>3时,A旅行社更优惠。因此选择旅行社时,要考虑家庭人数。

观察周围的实际情景,探求它们的数学内涵,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去购物时遇到”大甩卖“”“打折”等问题,怎样计算才合适呢?比方,“一商店把某货物按标价的九折出售,标价为2640元,听说他们可获得20%的利润,那么它的进价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利用方程来解:设此货物进价为X元,则(2640×90%x)/×=0.2解得x=1980(元)。

通过计算,可以再访问几家商店做做比较,然后再购物。

近年来,数学高考试题强调了数学的应用意识。例如,2000年高考试题第(21)题:

“某蔬菜基地种植西红柿,由历年市场行情得知,从2月1日起的300天内,西红柿市场售价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1的一条折线表示;西红柿的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5的抛物线表示。

1.写出图4表示的市场售价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P=F(t);

写出图5表示的种植成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Q=g(t);

2.认定市场售价减去种植成本为纯收益,问何时上市的西红市纯收益最大。

(注:市场售价和种植成本单位:元/100KG,时间单位:一天)

本题主要考查由函数图象建立函数关系式和求函数最大值的问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由100>87.5可知,h(t)在区间[0,300]上可以取得的最大值为300,此时t=50,即从2月1日起50天时,上市的酉红柿收益最大。对于此题。不少学生解答有错误,有些学生”看不懂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对生活中的”成本“”效益“不关心,不了解,应用意识差,学了抽象的函数概念、图象之后,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另外,还有些学生缺少分析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没有从图4看出西红柿的价格与时间的关系应是分段函数,也就是说,西红柿刚上市最贵,以后价格直线下降,到第200天又开始涨价,这两个都是一次函数关系。在考虑纯收益时,也没有从两段区间分别考虑,加以比较来确定答案。解答这道题,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要明确教师的职责

教师在教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职责: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经历到的一切都是课程。而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风俗习惯、文史典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人口素质,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校本课程是指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学校办出特色,满足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的需要,向学生提供最适切的教育以便使他们能获得最满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我们恰当地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教育与生活”意味着:

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关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完整的人的发展;(www.xing528.com)

“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也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确立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由以下事件构成:

引起注意和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促进保持和迁移;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样一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很有帮助。有些研究认为在如下情况下,学生有可能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因此,教师的教学采用如下策略,将有助于增进教学的效果: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参与式活动(六)

主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学习

方式:按照年级、学科组合,小组共同设计

内容:探究式学习、小课题、长作业、HANDS_On活动等任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