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岩石的变化”,我的话没落音,四十二双迷茫的眼睛紧紧的盯在我的脸上,“难道顽石也能够变化吗?”我微笑着说:“让我们看一看老师从野外采来的岩石”。这时大家看到讲台上摆满了不同形状的岩石,圆的,尖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棱,有的无棱。就小声议论起来:“怎么这块岩石光滑,那块粗糙呢?”“岩石是原来就是这样的形状,还是变化成这种形状?”“它们是怎么变成这种形状的呢?……”
正当学生对岩石外形的不同迷惑不解时,我问道:“有同学到过海边吗?拣过被海水冲刷过的石头吗?哪些石头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有同学在公园的小石子路上散过步吗?哪里的小石子踩上去有什么感觉?”从大家的眼神中,我看出,已经有的同学若有所悟。
于是,我出示了一张采集岩石的模拟地形图。向学生介绍:这些形状各异的岩石就是从图中的三个地点采集的(高山上的,河上游的,河下游的)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岩石的采集地点?话音刚落,学生思考的闸门被打开了,一位同学跑到前面来说:“我认为3号岩石是从高山上采集的,因为它比较尖。”说完把带有磁铁的3号岩石贴在图中的“高山上”。对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给予他一个满意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真有想法!”接着又一位同学说:“我觉得2号岩石是从河的上游采集的,因为河上游的水流急,2号光滑。”“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在我看来2号岩石是从河的下游采集的。”……学生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做出了相应的解释。教师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地看着学生的争论,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予的只是一个鼓舞、激励的眼神。
我没有多加评论,而是放一段水冲刷、搬运岩石过程的录像资料。由学生自己找答案。录像中巨大的岩石滚落到河道中,被水搬运、冲刷,最后逐渐变成卵石。在观看过程中,学生不时发出感叹“哇!大自然的力量真大!”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好像经历了几千几万年的历史变迁。生动形象地认识了岩石在河水的冲刷和搬运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各种岩石外形的不同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布置了课外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到村外的河滩去,实地考察一下,河滩上岩石的形状,并写出这一节课的学习心得。(www.xing528.com)
关注的问题:师生如何在一节课中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探究过程。
在这段教学设计中,教师提出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题目,师生共同完成了一次部分探究的过程。教师进行了岩石实地采集、课堂上运用计算机模拟,把这样的情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多角度地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成因提出假设,并通过分析验证假设。这一过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讨论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一次又一次的推翻别人和甚至是自己的见解,求实求真。
显然,上述五点特性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它们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正是从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