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述影子银行业务的分类,前三类影子银行业务已成为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通道,其风险表现具备以下特征。
1.期限错配与流动性风险
地方政府举债进行的投资多为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这些项目周期长、回报少,与通过银政信合作模式发行的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等影子银行业务要求短期回报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期限错配风险。由于金融机构获得短期借款、偿还前期借款和利息的行为是连续的,所以资金在资产池内是连续滚动的,直到长期投资到期。若到期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出现损失,会造成短期借款无法偿付本息,则流动性风险暴露。流动性风险是指存在存款人可能随时提取存款,而金融机构不能及时兑付的风险。
2.高杠杆风险
净负债在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的不断反复中推高了信用创造,形成了高杠杆。在自有资本一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负债规模的增加和方式的创新会形成高杠杆。高杠杆是信用扩张,能以小博大,具有明显顺周期性。当资产价格处于上升期时,债务人在抵补债务本息后还能获利,就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入场,杠杆率水平不断增高,造成资本市场泡沫;在资产价格下降期,债务人出现成倍损失造成资不抵债的后果,会导致投资者丧失信心而迅速赎回资金,加速资产价格下跌。当前地方政府借助影子银行业务融资多以地方土地使用权或收益权作为抵押或质押担保,而土地资产价格及其收益极易受到宏观经济运行、市场波动、中央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一旦走跌,会使地方政府面临偿债风险,甚至出现资不抵债,地方政府面临破产的危机。(www.xing528.com)
3.信用风险
在新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发债之前,各地均采取成立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以公司为举债融资主体,筹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资金的办法。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大多以土地作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然后再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所投项目多为投资回报周期长、信贷占用额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且作为信贷质押品的土地价格波动性难以预期,从而加大了融资平台贷款的信用风险。随着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额度的收紧,各平台公司开始转向信托贷款、理财产品等偿还利率更高的融资渠道,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融资平台公司盈利情况总体恶化,偿债利息费用高昂,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信用风险增加。
4.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不可分散的,它不同于以上各类风险,上述任意一种风险过度积累,出现风险外溢,都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为解决本地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困难,依托影子银行融资的金融创新活动越来越隐性化,而影子银行本身被监管程度不够或者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加之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互联互通,其结果是我国影子银行风险和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可避免地要交叉传导,稍不注意即可引发系统性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