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通过一位好朋友认识了资本城。
早在70年代初,巴菲特就认识了资本城的掌门人——汤姆·墨菲。1981年的信中,巴菲特第一次提到墨菲,称他是“真正的明星”。2002年,巴菲特让股东毛遂自荐做董事,有20多个人自荐,结果到了2003年,B&M另找了四个人做董事,墨菲正是其中之一。
BRK2007提道:
大约收购喜诗的同时,资本城的汤姆·墨菲致电巴菲特,问他有没有兴趣买一家电视台,报价$3500万。资本城当时正准备买这家电视台的母公司——一家报社,为避免同业竞争而不得不剥离这家电视台。巴菲特知道电视台是下金蛋的鸡,了解这个行业,何况墨菲还是个好朋友、大好人,墨菲想尽办法让巴菲特买,可他就是不听。2006年,这家电视台税前收入$7300万。我的IQ当时一定是去度假了。
要我说,巴菲特那时不是IQ离线,只是囊中羞涩罢了。
BRK第一次重仓资本城是在1977年,第二年就弃之而去,这一次的卖出均价为$4.30(1994年复权价,以下同)。卖出资本城的同时,BRK便买入ABC,并一直持有至1986年。
1986年年初,BRK斥资$5亿买入资本城,每股$17.25,以支持后者以$35亿的价格收购ABC。对于资本城来说,ABC的业绩在短期内会平淡无奇,但BRK等得起。你不管多牛逼,就算有9个女人同时为你怀孕,她们也没有办法只怀1个月就生。巴菲特认为资本城的管理团队是所有上市公司中最好的,汤姆和丹是那种我想招来做女婿的人。(www.xing528.com)
我们对资本城的信心体现在:我们打算让汤姆或者丹(不管以后他俩谁做资本城的CEO)代我们行使投票权。我们还限售自己的股权。这一切都是我们主动要求的,而不是别人逼的。如此一来,优秀的经理人与我们穿了同一条裤子,他们可以全心投入到公司运营,从而最大化股东的长期利益。
资本城的股票没有折价(市值和内在价值相符),但对它的投资让我们得以与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经理人同行。
BRK对资本城虽然只是参股,却将其与控股子公司同等对待。对于优秀的企业,BRK愿意支付并不便宜的价格。既然有最优秀的人忙前忙后,BRK还操什么心呢?
这里隐藏了一个前提:企业必须具备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意识,否则一切都是泡影。
虽然巴菲特在1987年的信中将资本城称作“买入即永久持有的证券”,但是这一次他却食言了。1993年年底,BRK再次抛弃资本城,卖出1/3的股份,这1000万股的卖出均价是$63,至1995年年底,资本城的股价已涨到$123。
1996年年初,迪士尼收购了资本城,BRK不仅将资本城的持股全部换成了迪士尼的股票,还偷偷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迪士尼。合并完成后,BRK即分批卖出,至1999年,BRK已卖出了对迪士尼的全部持股。
迪士尼和资本城一样,都曾两度获得巴菲特的青睐。1966年,BPL重仓迪士尼,均价$0.31(1996年复权价,下同),1996年初,迪士尼的股价已涨至$66。可惜BPL并没有将迪士尼的股票捂到1996年——BPL于1967年已卖出对迪士尼的全部持股,均价$0.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