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评价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学科文献数量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为优化学术期刊的使用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可以提高学术期刊的内在质量,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期刊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决策,为了科学地进行期刊选定,同时也为期刊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期刊的评价工具主要是大型文献检索系统,目前国际上使用率高、影响比较大、关注度较高的文献检索系统有: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引文索引(EI)和化学文摘(CA)、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S(原名ISTP),英国的科学文摘(SA),俄罗斯的文摘杂志(AJ),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其中,对科技期刊影响较大的为SCI和EI。SCI入选的原则包括出版的时效性、编辑的规范性、是否有同行评议、国际化程度、收录的动态管理、学科范围几个方面,其入选的依据主要是利用加菲尔德的引文分析理论,对相关指标载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即年指标等进行分析,并结合专家评价。而EI也是以学科范围、编辑的规范性、收录优先国控制、收录的动态管理、出版的时效性和国际化程度为选刊原则。被SCI或EI收录的期刊或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期刊或论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国内对于科技期刊的评价也主要将期刊是否被权威数据库收录,以及在各数据库中的各项指标作为参考依据。国内基于各种不同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而建立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主要有七个: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每一个数据库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多达20多个,通过不同的权重或公式计算得出不同的评价结论,指标类别有学术质量水平、国际竞争力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等,而评价的指标包括:影响因子、被摘量、被索量、被引量、他引率、被摘率、基金论文比、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Web下载量等。不同的评价指标权重不同,反映着期刊文献不同方面的特性及期刊文献质量的不同。
大数据时代突破了期刊传统评价中数据的“结构化”模式,它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使精准化的结果向混杂化拓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使核心期刊评选的重要性降低。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浩如烟海的文献数据中将单体文献的阅读、下载、引用、读者评价等数据完整提取和呈现出来,这些数据与期刊载体可以分离。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直接分析科技论文的内容质量和所做出的贡献,而无须看其载体是否所谓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大数据强调数据的整体性,那么,在科技期刊评价中设定统计源期刊就意味着破坏了期刊数据的整体性,使用全部期刊数据进行评价显得非常必要,而且计算机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技术也完全能够快速实现。
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直接决定了期刊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及影响力。科技期刊评价涉及的指标众多,常用的指标包括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即年指标等20多个。受关注最多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①影响因子(IF):IF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就越大。复合影响因子是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被评价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
②总被引频次(TC):TC是评价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比较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总被引频次用于科技评价,既可以作为单个指标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评价指标结合使用。(www.xing528.com)
③即年指标:这是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是一个反映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也可以表现出某种期刊所刊载的论文所代表的学科前沿最新问题、热点问题引起同行关注的速度和程度。
④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⑤被引半衰期:指某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发表的时间段,这是评价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
⑥基金论文比:这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当下各类期刊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指数较高。一般来说,基金论文比例高的学术期刊,整体学术水准相对较高,影响力较大。
其他被采用的指标还有被引速率、同行评议、学科影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