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文章《允许世界的不同,才能看到不同的世界》中谈了圈层突破的“圈”,现在我们来谈谈“层”。
我非常尊重“众生平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社会层面,人们还是会活在不同的层次中。这里所说的“层”,是社会意义上的“层”,并非哲学意义上的“层”。
同样生而为人,有人一生劳碌奔波,整天为生计疲于奔命;有人却在迷人的沙滩上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在炎热的夏天,有人汗流浃背地挤着公交车;有人却安坐于宽敞的私家车里听着典雅的音乐。有人蜗居在城中村,有人却在北上广深的豪宅里俯瞰天下……这就是活在不同社会层次的不同遭遇,底层的人为生计挤破了头,而上层的人过着自由自在、惬意舒适的日子。
究竟是什么决定我们的社会层次?是金钱、智商、关系,还是命运?大多数人心里也许会想,等我有钱了,就能够过上层的生活。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拥有金钱的数量,并不是决定你的人生是否上层的关键。相反,有些人并不是很有钱,却活得轻松惬意,比如南怀瑾先生就是“身无分文,富可敌国;官无半职,权倾天下”。
我心目中的上层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钱人或位高权重者,而是那些活出生命的意义,为社会创造价值,值得大众敬仰的人。
那怎么理解人的社会层次呢?我在《圈层突破》一书中,把人分为“奴、徒、工、匠、师、家、圣”七个层次。在这里,我想先和大家重温一下这些概念:
1.奴:“奴”属于“不得不做”的一群人。在非自愿的状态下为了生存而工作、生活,满怀抱怨,总认为自己的人生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着,就像活在一个无形的囚笼里,郁郁不得志。我们说的房奴、车奴皆是如此。
2.徒:“徒”是学徒,是成长的筑基阶段,虽然暂时能力不足,但知道自己要什么,愿意学习和成长。“奴”与“徒”的区别在于,奴是不得不工作,而徒是自愿、主动地学习和工作。
3.工:“工”是社会的主要群体,他们有能力按规矩把事情做好,能够养家糊口,可以凭自己的能力立足于天地间。(www.xing528.com)
4.匠:“匠”有手艺,做事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勇于创新,是业界精英。“匠”不光自己把事情做好,更重要的是愿意收徒授艺,传承绝学。
5.师:在“匠”以前的几个层次,焦点都在事上,从“师”开始,不仅关注事,而且重点关注人。《礼记》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也就是说,师者,不光要自己有能力,而且还愿意把自己的技术或学问传授给别人,不仅教人做事,还唤醒人们内在的优良品德以及智慧。“师”与“徒”相对应,正因为有“师”的存在,才能有“徒”的成长。
6.家:慈悲为怀,心怀大众,通过努力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自成一派,还成了众人追随的偶像、行业典范。他能把自己的成功模式复制给更多的人,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7.圣:这是人生的最高层次,《说文解字》解释为:“圣,通也。”中国古代把那些生前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死后尊为“圣人”,比如孔子。
一个人能否站上更高的层次,并不取决于他拥有多少财富,也不取决于他权力有多大。如果他的心量不够宽广,权势再高、财富再多,也还是会被无形之力所缚,受外物所掌控。古人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即使偶然占据了高位,也不能说明你处于社会的高层;同样,就算你生活在平常百姓家,也并不说明你就处于社会的底层。
那如何才能突破自己原有的圈层,走向人生更高的层次呢?除了上篇文章所谈的“圈”的突破外,我们再来看看“层”的突破。《人类简史》中说到一个观点:相较于其他生物,人类的身体并没有什么优势,速度比不上狮子,力气比不上大象,不能御风飞行,也不能在水里畅游,没有毛皮抵御寒冬,也没有利爪对抗野兽。但人类之所以能够跃居食物链顶端,是因为人类发展出超强的大脑,能够使用工具,并发展出了语言,通过语言,人类可以与他人合作。单独一个人不是狮子的对手,但一群人联合起来,就能把狮子关进笼里。
合作,让人类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只要有群体,就一定有层级。而高层级的存在,就是为了协调低层级,让低层级成员之间能够更好地合作。就像狼群有头狼,狮群有狮王,这些王者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协调种群之间的合作,获得更有效的生存资源。而人类也不例外,别说一个国家,就是一家企业,也一定会有领导这个层级存在,因为组织需要更高层级的人来协调好原有层级之间的关系,让组织发挥更高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