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神经的呢?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我着重谈其中两点——语言的指向性和框架。
所谓语言的指向性就是俗称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有些事情你不说,别人不会去想;可一旦说了出来,人的神经就会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你所说的那些事情上。前面提到的四个场景就是很好的例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语言的指向性有一个小秘密,即人的潜意识无法处理否定词。比如,不要想“白猫”,虽然我让你不要去想,但你的头脑根本无法分辨否定词“不要”,于是大脑会直接出现白猫的图像。
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人们经常会心怀好意却做了坏事。比如考试前,很多父母带着关心去提醒孩子:“宝贝,今天不要紧张哦!”但“不要紧张”恰恰引发了孩子的紧张。
那怎么办?让语言专注于正向意义。比如,对即将参加考试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宝贝,放轻松哦,我相信你。”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轻松”上。
这一点并非现代人的发现。早在《大学》中就有论述。《大学》开篇讲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这三个字特别有智慧。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德”就是一个人本身拥有的好品德。这句话说的是,教育的根本就是把一个人本来就拥有的美好品德发现并弘扬开来。
怎么实现这一点呢?明代心学鼻祖王阳明给了一个方法——“致良知”。他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是有良知的,如果你不去召唤它,它就会一直在体内沉睡着。内在的良知就好像一个在打瞌睡的人一样,等待着我们去唤醒。(www.xing528.com)
“长这么大,你什么时候最开心?”当一个人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即使他眼里正含着泪水,脑海里想的却是曾经最欢愉的那个片刻。这就是语言的魔力。善用语言可以让人“明明德”“致良知”;不善用语言的人,则会引发矛盾和暴力。
语言的框架,其实就是范畴。我们的语言会把别人的思维框定在某个范畴里,从而引导对方只能在你设定的范畴里思考。例如,如果你到广东地区的餐厅吃饭,服务员首先会问你:“请问你喝什么茶?”这时你的大脑会不自觉地被框定在“茶”这一范畴,你想到的可能是铁观音、普洱、龙井等不同种类的茶,因为服务员的问话设了一个喝茶的范畴。
如果说指向性是一个点,那么框架就是一个面。除了点,我们还要思考语言带给我们的面。所以,当我们给语言设置正向的框架、正向的范畴时,同时也就暗示了对方做出正向的反应;反之,当我们设置一个负向的框架时,对方也会被引导做出负向的思考。
比如说,有些女人喜欢对老公说:“又打算去哪里鬼混啊?”老公本来没有打算出去鬼混的,但老婆的话却给老公的行为设定了一个范畴——“去鬼混”,老公可以选择的只是“去哪里鬼混”而已。如果这个老公真的出去鬼混了,不正是这位“愚蠢”的老婆推动的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