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接的个案中,婚姻困扰占了很大比重。不久前我遇到过一位这样的案主。她是一位40多岁的女士,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婚姻状况。毫无意外,她也像其他案主一样,在个案时以抱怨作为开场白。前20多分钟,她一直在数落丈夫各种各样的不是,这样那样的问题。她的语调中透露着愤怒、悲伤,还有委屈,说到动情处,还夹杂着啜泣声。显然,这段婚姻对她而言充满痛苦。
我耐心听完,然后平静地问她:“听你这样说,这个男人确实很差劲,我很好奇,当年你怎么会选择嫁给他?”
她很自然地回答:“当年他可不是这样的。”
“你没嫁他之前,他挺好的,对吗?”我反问道。
“是的。”她说。
“自从你嫁给他之后,他慢慢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对吗?”我接着问。
“是的。”她的回答依然肯定。
“这些年来,你是如何把一个好男人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我这个问题一出口,她呆了一瞬,立刻反驳:“明明是他自己变成这个样子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没有理会她的反应,平静地重复刚才的问题:“你认识他的时候,他是一个不错的男人,对吧?”
“对。”她的声音里有一丝慌乱。
“自从你嫁给他以后,他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对吧?”
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是的。”声音透着几分怯意。
我再问:“那你用什么方法把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她默默沉思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我非常熟悉的模式,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跟某位在婚姻中伤透心的妻子或丈夫重复类似的对话。
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那些在婚姻中伤痕累累的妻子们(丈夫们),他们总是把婚姻的责任推给另外一方。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案例。
我的一位学员,他结了两次婚。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他把前妻和现任太太先后送进了我们的课堂。
在前妻的眼中,这位学员是个“烂人”,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工作,而且脾气暴躁,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动手打人。她万般无奈下只能黯然结束婚姻。(www.xing528.com)
“在家里他什么都不干,在公司是老板,在家里还是老板,我根本不是他的妻子,只是他的用人,我真后悔嫁给他。”这位失婚女人曾忧伤地说。
可是这位“烂人”在他的现任太太眼中却是另外一副模样。她说,她的先生虽然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就会做一桌子丰盛的饭菜,陪她一起过温馨的家庭生活。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遇到一个超级负责任的男人,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婚姻,他都愿意承担起来,他那么努力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那位妻子说起丈夫时总是情意绵绵。
我好奇地向这位男士求证,究竟哪一个丈夫才是真正的他。他面露尴尬地说:“她们说得都对,前妻说的是以前的我,我太太说的是现在的我,我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我学习了心理学。”
我当然知道心理学会改变一个人,但我相信他的改变不完全是因为心理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跟他生活在一起的那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
为什么同一个男人跟两个不同女人相处时会是两种模样呢?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人一定会受身边人的影响,也一定会影响身边的人。因素当然有许多,而语言是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现在,请你不要去想一只白猫,不要想一只有长长尾巴、正在偷吃鱼的白猫。当我这样说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是不是就是那只长着长长尾巴、正在偷吃鱼的白猫?
会说话的人会说到让人心生欢喜,不会说话的人能说到人心如死灰。这是因为语言能够引发我们神经的某些反应。不信,请看下面的场景:
一位妻子对丈夫说:“你是不是又在想那个女人?”
丈夫想的事本来跟女人没什么关系,但被妻子这样一问,只得在脑海中努力搜索某位女性了。
一位妈妈对孩子说:“在学校有没有人欺负你啊?”
孩子的校园生活本来挺开心的,为了回答妈妈的问题,他忍不住就会想,对啊,今天谁欺负我了呢?然后本来早已遗忘的某件不愉快事件就浮现于脑海。
老板对员工说:“最近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本来充满信心的员工,被老板这么一问,眉头一锁,立刻思索起工作的困难来,原来满满的干劲悄悄没了踪影……
这就是俗话说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没有人提白猫时,你并不会主动去想白猫,可是当你听到“白猫”这个词,头脑中就会不自觉地想到白猫。
试想一下,如果身边的人总是对你说:“你敢打我?你试试看?”说得多了,某一天,你可能真的会抡起拳头砸过去……
所以,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