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是否够大,与委屈未必有关,或者说,那些胸怀够大的人,他们根本不会感到委屈。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政敌将他投入监狱整整27年,他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坐牢。但他从阶下囚成为一国首脑后,第一件事却不是清算政敌,而是推行民族和解政策——只要说出真相,就能获得宽宥。在他的影响下,南非没有像其他非洲国家那样,每逢政权交接必然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让百万人民陷入地狱深渊。
曼德拉因反对种族隔离而身陷囹圄,虽然受到不公正对待,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他放下了小我的得失荣辱,宽恕了那些给他带来灾难的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胸怀宽广。
为什么有些人被委屈撑了一辈子,胸怀却没有变大?有些人不用靠委屈来撑,胸怀也足够宽广?胸怀的大小究竟跟什么有关?要回答这几个问题,我们要先弄明白什么是胸怀。胸怀是一个人能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什么是委屈?委屈是指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后,心里感到难过。不公平待遇是外力,而委屈则是主观感受。之所以会感到委屈,是因为当事人的思想蓝图太过狭窄,容不下不同的观点和意料之外的事情。当事情不能按自己的设想去发展,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去改变时,那种不得不接受的情绪就是委屈。
曼德拉从来没有因不公平对待而表现得委屈,是因为胸怀足够大。一个胸怀足够大的人,哪来的委屈?而那些满肚子委屈的人,何来胸怀?
汉语有个词叫“容忍”,虽然是一个词,却包含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容”是一种空间概念,而“忍”是一种心理状态。心里放得下,叫能容;心里放不下,则要忍。因此,能容,就无须忍;如果要忍,则一定是容量不够。(www.xing528.com)
我想,“胸怀”和“委屈”也是这样一种关系。所谓委屈,其实就是因为心胸太窄,容不下一些人或事,但这些人或事却不随己愿地来了,所以只能忍,但忍起来又心不甘情不愿,于是积累了满肚子委屈。
佛家有一个词叫“放下”,就是不要计较,对功名利禄、富贵得失、悲欢离合、嗔恨嫉妒、忧悲苦恼等不要耿耿于怀。放下,是一种境界。如何才能放下?前提是放得下。要放得下,内心的世界必须足够强大。
有人说干吗要那么大呢?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过日子也没什么不好啊?井底之蛙又怎样?在一口井里生儿育女过一辈子也挺不错的,世界是小了点,但足够了。真的吗?井底之蛙能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前提是,那一口井永远只属于它们,万一哪天来了一条蛇呢?幸福的一家就会成为蛇的早餐了。因为它们的世界太小,实在容不下一条蛇。
而在湖里生活的青蛙就不一样了。因为湖足够大,容得下不同的生物。人的心胸也一样。一个人的胸怀如果太狭窄,是放不下意料之外的人和事的,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会干扰你的人生,让你感觉不舒服。为了抵御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你只好委屈自己,逆来顺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