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课程建设:学科课程意识与实践探索

校本课程建设:学科课程意识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我们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追求的学科课程意识是:明确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及其主要育人路径。应明确学科课程的组织原理及知识架构方式。学科课程的实施意识应转变。学科课程意识还应关注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融通,不应在基础教育阶段过于强调学科课程之间的界限,将学科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分裂开来,造成学科之间的隔阂。

校本课程建设:学科课程意识与实践探索

学科课程也被称为分科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为基础,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知识内容,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23]。“学科课程知识的呈现,包括用书写的文字符号呈现的课程知识、用言语表达来呈现的课程知识和用动手操作演示呈现的课程知识。”[24]由此,高度学科化、专业化取向的学科课程所产生的学科化模式在知识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愈发得到加强,虽然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指向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的趋势。学科化产生的结果是不断强化学科边界,而这样的结果必然产生割裂式的思维。这严重制约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推进。

由此,我们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追求的学科课程意识是:明确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及其主要育人路径。如语文课程应把握好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要重点“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不同的学科课程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存在共性,也存在着学科课程之间育人价值的独特性。由此,学科课程意识强调以下内容:(1)应明确学科课程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和学科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独特价值。(2)应明确学科课程的组织原理及知识架构方式。学科课程的架构基础是学生整体发展的核心素养培育,具体的组织原理是以知识为基础,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来组织,其实质是知识的内在逻辑规律。(3)学科课程的实施意识应转变。在具体学科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基于文本或教材而教学,应该学会基于学科课程的育人目标,重新组织课程资源。(4)学科课程意识还应关注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融通,不应在基础教育阶段过于强调学科课程之间的界限,将学科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分裂开来,造成学科之间的隔阂。(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