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学校实践来看,校本课程建设成了一门次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课程。学校的行动实践中,开设了一门称为“校本课程”的课程。从课程资源来源上分析,有基于校长的爱好,有基于学校个别教师的特长,有基于所谓的特色学校建设,有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需要;从实践形式上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周一课时的校本课程课,一门课程包打天下。而这些所谓校本课程都没有将学生立场置于第一位,成了为需要而需要的课程,手段成了目的。因此可以说,当前基础教育中校本课程的基本呈现是单一性校本课程应对了课程改革的设计。
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必然要对学校课程整体形态进行价值澄清。(1)校本课程首先指向的是一种课程管理机制,是学校对课程的管理权利。在此意义上,校本课程建设必然强调学校对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设计。(2)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创生和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实践与创生。要探讨的是如何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课程与学校课程融为一体。(3)校本课程建设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基于学校教师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开设的多样性的、选修性的校本课程。(4)校本课程建设指向是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样性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为孩子的教育历程奠定基础,更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由此,校本课程建设应把关注点放在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与目标、教师及学生发展需要的通识性、螺旋上升的阶梯式课程和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程上。(www.xing528.com)
处于社会变革转型期的教育,在推动学校课程变革过程中,必然要承担更重的社会价值追求。从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层面来看,应彻底转变原有的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形式,从而推动学校课程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