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复杂性理论视域下的成果

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复杂性理论视域下的成果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笔者希望通过借助复杂性理论来审视校本课程建设。就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而言,环境的开放性是复杂性理论视域下的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表达之一。这种开放性保持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灵活度和开放度,同时也造成了建设的复杂度。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建设,指向的是促进校本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促进对课程建设本身认识的深化,从而避免学校课程建设的简单粗暴,也避免课程建设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

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复杂性理论视域下的成果

虽然当前复杂性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呈现在教育变革领域,但是从当前的教育变革趋势来看,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不仅是全局性的、宏观性的、宏大叙事性的,而且已经渗透到了教育因子的方方面面。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领域发展的迟滞和深度发展的混沌状态呈现了一定的复杂性。为此,笔者希望通过借助复杂性理论来审视校本课程建设。

(一)校本课程建设愿景的混合性

课程愿景反映的是课程建设的期待,是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及教师等多方利益共同体协商的结果。国家课程反映的是国家或社会意志,而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层面的办学哲学体现,在愿景上更多呈现了混合性的特点。社会意志是基础,家长意志是选择,学校意志是教育立场,教师意志是专业自主权,学生意志是根本。学生意志的核心表达是学生发展的多元智能的现实。为此,校本课程建设愿景需要多方协商,并经过多元主体立场的课程审议后方能确定。这就必然出现课程愿景建设的复杂性现实,出现课程愿景的多元多维多视域的混合需求。

(二)校本课程建设规划的整体性

当前许多学校把校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校本课程开发,以具体的一门或一类课程的要素呈现为实践旨趣,凸显了教材化、形式化或政绩化的特点,从而忽视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在价值,使课程建设沦为课程开发的技术与行为。对整体的课程建设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功能与价值的理念审视不足,从而陷入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泥淖中。于学校而言,校本课程建设要关注的是发展规划和推进的整体性,应将课程开发的实际实践权利还给教师与学生。校本课程除了本身是一个独立自组织系统以外,更是学校整体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需要对校本课程建设从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角度来进行规划建设,从而形成自组织系统,对学校整体课程系统产生综合性影响。

(三)校本课程建设发展的不确定性

追求确定性或者试图寻找到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一直以来都是学者苦苦研究的命题。从广泛的意义上看,教育是存在一些独特的普遍性规律的。但就具体情境来说,确定性始终是伴随着不确定性而存在,其根源是教育发展中作为对象的人时刻处在多元变化中,而教育与社会的高度关联性也决定了其不确定性。回到校本课程建设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在校本课程发展中尤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有:(1)校本课程发展的灵活性。校本课程是基于不同情境下的学生需要而开展的,并不存在或者说很难确切存在一门校本课程是具有全员价值的。(2)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关联性。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与学校的课程资源关联度更高,随着资源的变化,课程发展也会随之变化。(3)校本课程建设的机制稳定性弱。其产生的逻辑是整体的调整与转换远远慢于个体的调整与转换。

(四)校本课程建设环境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开放才能产生包容,才能激荡出创新动力与新生态。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忽视了开放或敌视开放,必然会失去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教育在社会激荡中处于巨大的开放性环境下,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成了主流的话语表征。就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而言,环境的开放性是复杂性理论视域下的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表达之一。其表现为:(1)校本课程建设打破了学校固有学科与管理边界,促进的是跨学科、跨领域、跨团队的校内多向互动共生,其指向的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合作共赢的新生态。(2)校本课程建设中突破学校教育的围墙,走出学校办学和引进社区或社会资源办学,特别是引进校外课程资源,能够极大地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和选择空间。(3)校本课程建设环境的开放性还呈现为互动或交往方式的流动性与多变性,多元主体与多样的表征方式决定了环境互动方式的复杂性。这种开放性保持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灵活度和开放度,同时也造成了建设的复杂度

(五)校本课程建设呈现的非平衡性

平衡性一直是我们所构想出来的认识世界的一个核心指标,和谐是我们对社会发展一直以来的期待。实质上,社会的发展属性决定了稳固和谐或平衡是动态的和谐、动态的平衡。校本课程建设呈现的非平衡性取决于:(1)校本课程自组织系统发展中的非同步性。这源于规划的理想程度与实践的复杂程度很难达成一致,如果真能达成一致,所谓的规划也就失去了愿景或引领的价值。(2)校本课程建设取向选择中的社会利益权重不均等性。理想的状态是在一个事物的多元影响因素中,各种权重形成一个稳定的关联结构,从而保证多方利益主体都实现各自的愿景,但真实的实践中必然存在因权力关系配比不同而造成不平衡的现象。(3)课程受益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需求的不对等性。人的发展会因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年龄层次而出现不同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心理需要,必然会出现交叉影响,从而导致课程建设呈现非平衡性。

(六)校本课程建设运行的非线性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线性思维是传统认识世界的一种简化模型,对于简单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意义。其核心体现为单向度的过程认识、指向二元对立的思维割裂、高结构化的固化表征。这样的线性思维并不能更深层次认识校本课程建设运行中的多维关系。非线性表达是指向多维度、多视域、多层级、多交互式的网络化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1)校本课程建设运行主体的多层级。不同主体在课程建设的运行中皆有各自的规则和路径,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网络。(2)校本课程建设运行过程的多交互性。不同主体路径在具体发生的场域中将产生网络化的交互过程,从而使自组织系统实现多维度的交互影响,促进系统的自改进机制。(3)多视域的相互作用。可以促使校本课程建设在不同审视视角中形成较好的发展进程,规避权力的泛化和实践的偏差。

复杂性理论对于认识当下的教育改革或者说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建设,指向的是促进校本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促进对课程建设本身认识的深化,从而避免学校课程建设的简单粗暴,也避免课程建设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当然,笔者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学界同仁进行深度的解剖与理论重建。

【注释】
(www.xing528.com)

[1]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90.

[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33.

[3]迈克尔·W.阿普尔.教育与权力(第二版)[M].曲囡囡,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8.

[4]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3.

[5]陈成文.社会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5-346.

[6]刘福才,刘复兴.辨识我国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基于要素分析的视角[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7]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1.

[8]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9]刘福才,刘复兴.辨识我国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基于要素分析的视角[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10]胡方,龚春燕.做好特色学校发展规划[J].人民教育,2009(2).

[1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30.

[12]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31.

[13]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