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列颠空战:伦敦大劫难的起因与影响

不列颠空战:伦敦大劫难的起因与影响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空袭伦敦是有起因的。伦敦的意义非常重大,从第二航空军的作战要点以及发动“鹰日作战”以来的局势即可看出。十架轰炸机不小心飞到了伦敦附近并丢下了他们的炸弹。希特勒甚至认为轰炸伦敦能造成英国国民的恐慌情绪,德国或许不需陆军劳师远征就能迫使英国举手投降。其实,戈林和希特勒在1940年初就曾设想出伦敦被炸的情景。

不列颠空战:伦敦大劫难的起因与影响

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的私人档案资料中,有这样一幅带有战场背景的宣传照片:戈林站在法国加来海岸的一个高山顶上,对面多佛尔的白色峭壁在远处闪闪发光,一批批德国轰炸机正向英吉利海峡对岸猛扑过去;机场上,密集排列的“施图卡”轰炸机已做好出发准备,随时可以升空。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40年9月7日下午5时,德国大规模空袭伦敦的前一刻。

空袭伦敦是有起因的。

1940年9月3日,戈林在海牙曾和第二、第三航空队的司令凯塞林、斯培尔会晤,要求他们改变战术,大规模地攻击伦敦这个重要目标。只是问题在于,这样做对轰炸机来说,是否要冒更大的风险。换句话说,英国战斗机部队是否真的被打垮了。

斯塔尔不赞同这个意见,而凯塞林则支持这个意见。

当时,斯塔尔主张继续攻击英国的战斗机基地,凯塞林却说他不认为英国战斗机有继续呆在已被夷为平地的基地里的必要,它们会撤到德军战斗机达不到的后方基地去。因为德国轰炸机要去这些地方轰炸没有战斗机护航是不行的,他们非采取这种使自己免遭更大损失的措施不可。当然,“坚守在最前线可以给国民树立一个榜样”,这种心理作用肯定是存在的。但德方认为,敌人会很快撤到在战术上对他们有利的后方基地去。

凯塞林接着说:“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没有办法把敌人的战斗机消灭在地面上了。我们只能迫使他们把现有的全部喷火式、飓风式飞机用到空战中来,诱而歼之。”

根据上述理由,德国空军作出了改变进攻目标的决定。伦敦的意义非常重大,从第二航空军的作战要点以及发动“鹰日作战”以来的局势即可看出。敌人肯定会动员所有的,直至最后一架战斗机来保卫首都。

可是,希特勒出自政治上的考虑,在8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下令禁止对伦敦实施攻击。

8月24日,发生了一件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伦敦遭到轰炸,甚至希特勒都非常吃惊。

十架轰炸机不小心飞到了伦敦附近并丢下了他们的炸弹

伦敦遭空袭后倒塌的房屋

仅在几天前,希特勒还斥责了他的一个将军,因为他的飞行员曾经在靠近伦敦市中心的地方——克罗依敦投放炸弹。

第一轰炸航空团的作战参谋约瑟夫·克诺贝尔少校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戈林发来的电文内容,并在第二天凌晨把这封电报送到了夜间出击的所有部队,这封电报的电文是:

“立即把向封锁区伦敦投弹的部队名单报上来,空军司令要亲自处罚这些指挥官,把他们都转到步兵去。”

但是,后果已经产生了。丘吉尔对战斗机大队所面临的危机甚为关注,他虽然讨厌那种没有任何军事价值的作战,但他还是命令轰炸机司令部要对柏林进行报复性轰炸。

他抓住了伦敦被炸这个机会。第二天,他命令英国皇家空军去轰炸德国首都柏林。于是第二天,从8月25日晚到26日晨这一夜,81架英国双发轰炸机作了一次一千公里的远程奔袭。其中,有29架飞机报告说到了柏林上空,但德方看到的还不到10架。当时浓云密布,他们只好把炸弹毫无目标地乱投了下去,柏林在军事上没受任何损失。

英国宣称打了一个“大胜仗”。

英军空军上将波特尔

丘吉尔十分高兴,他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向大家宣布:“我们非常愉快地向大家介绍我面前的这些人士。他们的行为将永垂青史。我一直在期待着宣布它——英国皇家空军已经轰炸了柏林并且已经返回。”

记者问:“我先问你一下,什么时间轰炸的?”

轰炸柏林的英军飞行员:“23点59分,先生。”

记者问:“你把炸弹都投下去了吗?”

轰炸柏林的英军飞行员:“是的。当我自西向东通过目标上空的时候投下的炸弹。”

尽管对柏林郊区的轰炸并不是那么严重,但是纳粹头目们陷入了丘吉尔给他们挖好的陷阱。

德空军总司令戈林曾经鲁莽地夸下海口:“如果有一架敌机能到达柏林,那我的名字就是“母马”。这下,戈林被气得七窍生烟了。”(www.xing528.com)

希特勒对英国有能力空袭柏林大为震怒。

英国连续不断地进行夜间轰炸的主要作用,是在德国人民中引起普遍幻灭的情绪和在他们心里播下的怀疑种子。当战争开始时,戈林曾向他们保证不可能发生这种事,他们相信了他。因此,他们今天感到的失望程度就更大了。他们害怕战争,渴望和平。

9月4日,冬赈运动在体育馆开幕这天,希特勒认为他有必要向人民发表讲话。他要出席这一点一直保密到最后一分钟。这显然是担心英国的飞机可能利用云层进行轰炸,以破坏这次集会,虽然集会是在下午天黑以前一小时举行的。

希特勒在会上冷嘲热讽,称丘吉尔是“那个著名的战地记者”,是“一个神经质的老母鸡”。今天,他需要答复德国人民心中想得最多的两个问题:什么时候进攻英国,对于柏林和德国其他城市遭到的夜袭将采取什么行动?关于第一问题,他滑稽地说:“在英国,人们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一直在问,‘他为什么不来?’别着急,别着急。他就来了!他就来了!”他的听众觉得这句俏皮话很好笑,但是他们也相信这是毫不含糊的保证。

至于轰炸问题,希特勒首先捏造了谎言,最后进行了可怕的威胁。他说,“丘吉尔进行这些空袭,是因为他的空军不能够在白天飞临德国上空,但是德国的飞机则每天飞临英国领土上空。英国人看见一点亮光就扔下炸弹,扔在住宅区、农场和乡村里。”他继续说,“我们要以夜袭来回答夜袭。当英国空军扔下2000、3000或者4000公斤炸弹时,我们将在一夜间扔下15万、23万、30万或者40万公斤的炸弹。”希特勒发誓要把英国的一些城市夷为平地!

希特勒最后说,“总有一天,我们两个国家有一个会求饶,但这决不会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这时疯狂般的纳粹听众们由狂呼乱叫转为齐声高喊“决不是!决不是!”

很快,希特勒命令戈林对英国进行相应的报复行动。希特勒甚至认为轰炸伦敦能造成英国国民的恐慌情绪,德国或许不需陆军劳师远征就能迫使英国举手投降。其实,戈林和希特勒在1940年初就曾设想出伦敦被炸的情景。在一次总理府晚餐会上,希特勒简直陶醉在自己的梦幻之中,大谈如何轰炸伦敦。他说:“你看过伦敦的地图吗?城市那么拥挤,一把火即可烧毁全城,就像200多年前发生过的那样。戈林想用无数具有新威力的燃烧弹,在伦敦的各区播下火种,使伦敦到处都是火源,成千个火源将汇成一片火海。戈林的想法完全正确。炸弹可能不起作用,但是,用燃烧弹就可以把伦敦烧毁。”

9月7日下午,戈林和凯塞林、勒查尔在布兰·奈海角目送着德国战斗航空团和轰炸航空团的飞机隆隆地从他们头上飞过。这时,戈林向广播电台记者们发表谈话说:“在对英作战中,我是亲自指挥空军作战的。”

7点50分,由625架轰炸机、648架战斗机和驱逐机组成的声势浩大的机群从不同航向、不同高度越过英吉利海峡直扑伦敦。英国战斗机部队仍然估计德军要再次袭击他们的战斗机前进基地,因此主动让出了飞往伦敦的通道。

对伦敦实施轰炸的德国轰炸机群

但是,这一回他们上当了,德军已经改变了攻击目标。当英国飞行员发觉大事不好时,已经来不及在敌人轰炸机飞临目标上空之前对其进行拦截了。

第一波次德机对泰晤士港、人口稠密的伦敦东区、伍尔威奇工厂等目标准确地投下了高爆炸弹。英国23个飞行中队全部怒吼着向德国轰炸机群横冲过来,在伦敦上空展开了激战。但他们来晚了一步,短短一个小时内,德军就成功地将300多吨高爆炸弹、燃烧弹泻入伦敦。

德军轰炸机在伦敦工业区上空

伦敦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大大小小的工业设施、交通枢纽、电力网络、平民住宅相继被毁,爆炸声、坍塌声、呼救声、惨叫声以及警车、消防车的呼啸声伴着黑烟直冲云霄。城市瞬间化为瓦砾,草木顿时燃成灰烬,整个大地在颤抖,整个天空在呻吟!据不完全统计,那一晚仅轰炸引起的大火就达1300多处。然而,纳粹的残忍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冥灭这个民族顽强不屈的灵魂。相反,他们的行为更增添了英国平民对纳粹的仇视和憎恨,为纳粹的罪恶史又增加了沉重的一页。

太阳再次在伦敦上空升起的时候,伦敦依旧被一片浓浓的黑烟笼罩着,阳光几乎无法透过这层厚厚的烟幕,更无法抹去伦敦市民对恐怖的灰暗记忆。从军事角度讲,德国首次大规模空袭伦敦获得了成功。

尽管遭受了严重破坏,丘吉尔依然相信:胜利是将是属于他的。

丘吉尔向人们高呼:

“做好准备吧,我的朋友们和同志们。在保卫伦敦的战斗中,你们需要继续努力。我们将永远不会放弃我们的目标,不管前面的道路是多么阴暗,不管代价是多么的沉重,因为我们知道,经历了此次的考验和磨难,整个人类将获得新的自由和荣耀!”

从9月7日起,一连7天,德军对伦敦不分白天黑夜实施了大规模空袭,使伦敦蒙受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但这损失并没有白费!英国空军得到了至为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战斗力。此外,英国空军指挥序列也有了变动,战斗机司令部司令道丁和第11大队大队长派克主张以中队为单位的小编队逐次投入战斗,而第12大队大队长马洛里则主张以3至7个中队组成大编队迎战,实战中由于第11大队经常以小编队作战,多次空战出现了德军战斗机竟然是英军的二三十倍这样的众寡悬殊,使英军损失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检验,英国空军肯定了大编队作战,以空军副参谋长斯坦莫尔上将接替道丁,第12大队大队长马洛里接替派克,分别担任战斗机司令部司令和第11大队大队长。

9月9日下午5时,德国空军200余架轰炸机在强大护航机群的掩护下,第二次前去轰炸伦敦。不过这一回它们不再那么幸运了。英国空军早就做好了复仇准备,严阵以待敌人的再次入侵。就在德国机群刚刚飞越英吉利海峡时,英国“喷火”式和“旋风”式飞行中队就立即奉命起飞。当德军第一批几乎被护航战斗机簇拥着的轰炸机编队飞入多佛尔上空时,已在空中待战多时的英国飞行中队迅速猛扑过去,“旋风”式战斗机中队专门袭击敌人轰炸机,“喷火”式战斗机中队则全力拦截敌战斗机。双方飞机在天空中你追我赶,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蔚兰的晴空顿时出现了一道道白色的飞行尾迹。尽管德军最后还是进行了轰炸,但他们也得到了有力的警告:再也别想在不受攻击的情况下到达伦敦上空了。其后几天,德国又不惜代价地继续闯入伦敦地区上空并给伦敦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撕心裂肺的空袭警报整日叫嚣,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伦敦工业区的生产能力极剧下降。

在这命运攸关的时刻,英国战斗机司令部改变了拦截战术,“喷火”式和“旋风”式战斗机不再以零星分散的中队投入战斗,它们将统一组成大的机群,以能够同德军一争高下的形式和德国空军抗争。

另外,伦敦的民防体系也开始发挥作用了,5万多居民自愿参加了对空监视工作,他们携带望远镜及手提电话机日夜巡逻,不知疲倦地对空中进行着严密的监视,及时发出空袭警报。伦敦还组织了庞大的全民防护组织,义务消防队和紧急医疗所遍布大街小巷,为减轻空袭造成的损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国政府免费发放防弹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