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影视音乐主要由配乐和歌曲两部分组成。配乐主要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歌曲主要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通常一部故事片或者电视剧,会由多曲配乐和几首歌曲组成,以更好地衬托出影视片中需要表现的内容和意蕴。一曲好的影视音乐或者一首好的影视片主题曲和插曲,对整部影视剧起着至关重要、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有时比影视片本身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好的影视作品与好的影视音乐之间可以相互成就。《末代皇帝》是一部被允许进入故宫实景拍摄的电影,堪称影史上的奇迹之一,而它那恢宏壮丽的宫廷配乐,同样被誉为电影配乐的经典。作曲家坂本龙一与参与配乐制作者苏聪和大卫 · 拜恩一起,共为《末代皇帝》创作出了44首曲子,他们将中国乐器二胡、古筝、琵琶等与西方乐器小提琴完美结合,彰显了中国民乐的独特风韵,可谓是神来之笔。该片荣获第60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音乐在内的九项金像大奖,也算是实至名归。
影视片中,除了原创音乐也不少见借用名家名曲的音乐和歌曲,在IMDb上显示有超过1 500部电影用了贝多芬的乐曲。诚然,倘若拍摄音乐家的传记片,整段、大段地引用其创作的音乐作品,当是自然而然、严丝合缝的选择。如影片《不朽真情》里,已经耳聋的贝多芬站在第九交响曲首演的舞台上,当交响乐响起的时候,观众们看到了贝多芬的回忆镜头:伴随着急速的交响弦乐,少年贝多芬为了躲避父亲的暴打而逃逸,他跑在月夜中、奔向森林里的池塘、躺在水面上融入了星空……此时银幕上又响起了《欢乐颂》的合唱。音乐在充满紧张感的奔跑中推进,犹如少年贝多芬摆脱桎梏在宇宙中得到自由和欢畅。另外,在更多的非音乐家传记题材的影视片里,也会为了愈加生动地契合特定情节和人物的设置和需要,使用著名的整部音乐作品或者其中部分乐章段落。如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女主角酷爱弹琴,从她弹得不多的乐句和别人的闲谈中,观众们知道她喜欢弹贝多芬的曲子。这样一个简 · 奥斯丁式的英国贵族小姐,因为酷爱贝多芬,所以人们料到她不会嫁给那个拘谨刻板、装腔作势、滑稽可笑的贵族,所以人人都知道她会有更合心意的姻缘。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影视片中出现熟悉的音乐,会让人分心、引发联想,甚至容易与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念产生冲突。要有效避免犯错,就需要磨炼和考验主创人员的整体把握和综合素养等多方面水平和能力。
既然“拿来”的名歌名曲可以用作影视音乐,并成为影视作品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那么同样的,也就会有一部分影视片里的成功音乐和歌曲,可以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出离”影视片,推出线下的音乐演奏会和提供线上的点播及下载等。这个时候,原本依附于影像而存在的音符又回归旋律的本体,而多了一些冲出“画框”传播影视艺术的渠道和载体。(www.xing528.com)
比如荣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的《三个和尚》,其音乐也是独树一帜、精妙绝伦。整部影片里没有出现过一句话,情节展开全是按照音乐的结构进行。在分镜头脚本形成后,作曲先行,并先期录音。著名作曲家金复载按照剧本情节和导演风格的要求进行谱曲,创作的整部曲子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动画片大师、该片导演阿达在反复聆听、仔细品味音乐的旋律后,还对小和尚某些行为动作、某些局部场景依据音乐的律动做出修改和调整,比如“救火”重场戏,就是以音乐为中心又重新分了一次镜头后再开拍的,使音乐与画面有机地结合,达到统一和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音乐是从属于影片结构的,然而《三个和尚》的音乐本身就是一首独立、完整的民乐奏鸣曲,而这个乐章又完全融入影片的情节结构,还促成了影片独到的艺术风格,确实是“中国的”,而且又具有国际性,令《三个和尚》有别于其他任何一部影片。
由此可见,海内外既有的名曲民歌是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宝藏,而原创的影视音乐又为这个宝库输入了新鲜旋律并使之源源不断,福泽一代又一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