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影创作的习惯和经验,相对标准的电影剧本,一页A4纸的文字描述,一般相当于1分钟电影的长度,而前10分钟的剧情设置尤为重要,在这10分钟里,需要确立电影风格、展示人物关系及基本性格、埋下矛盾冲突的种子,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大开大合竭尽铺垫之所能。
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间,网络电影《奇门遁甲》点播火爆。它改编自2017年的同名银幕大电影(该片脱胎自1982年的经典港片IP),但故事不尽相同,在原作类型设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特效方面,全片故事的漏洞并不少见。但是,作为一部网络电影作品,《奇门遁甲》的前6分钟充分运用了影视创作的“抓人”法则,开场的“妖人客栈”场景噱头十足,吸收了恐怖题材和奇幻影片的精髓,在镜头语言、人物塑造、悬念设置等很多方面都非常出挑,足够吸引观者的眼球。开篇做得好,一部电影也就成功了一小半。
影视作品是通过声画来讲述故事的,所以优秀的剧本几乎全是台词和画面,这和夹叙夹议甚至还有心理描写的小说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影视剧作者必须常记在心并落于笔端的是:影视剧本的创作笔触,与小说、戏剧类剧本的写法不同,影视剧本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文字转化为声画影像,文学性颇强的心理活动、修辞手法和抒情语句,在剧本中用得越少越好,在故事中也不宜有过多的和过于直露的对白或者旁白,这些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影的画面感和冲击力。
与此同时,受制于绝大多数电影的有限长度,一部影片基本上讲好一个故事即可,穿插过多的旁枝末节并不利于故事主线的发展,反而会破坏电影的整体感和节奏感。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经典老电影《烈火中永生》,是根据红色长篇小说名著《红岩》改编的。原著里描写了众多形象鲜明的正反面人物。在准备把它搬上银幕时,单单是剧本的编写,就花了约2年的时间,前前后后不知道改过多少遍,主要是割舍不了有血有肉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在最初的剧本里,江姐这个人物不是主角,只是2场戏的配角。后来夏衍看了剧本,突然问:为什么不写江姐?这样一个光辉的人物,两场戏怎么够?她有丈夫和孩子,丈夫又牺牲了,自己也被捕了,观众会很关心她的命运。于是,我国现代剧作大师、文艺界泰斗夏衍亲自出手,在重新编写的剧本中,江姐、许云峰成了这部电影的主角,影片集中围绕这两个人物展开故事情节。而原著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成岗,在影片里的戏却所剩无几,有的只是几个一闪而过的镜头,原本属于成岗的素材有相当一部分被“移植”到了许云峰和江姐这两大主角身上,成岗最终变成了众多无名烈士中的一员,至于小说里还出现过的其他重要人物,影片中则一概略去。影片上映后,人们由衷地赞叹:能够如此大刀阔斧进行“电影化” 的成功改编,唯有夏公也!因为他不仅深谙电影创作之规律、稔熟剧本编写之门道,更有与剧中人物相似的革命经历和坚定信仰,所以能使电影《烈火中永生》和小说《红岩》一样,在新中国电影史和文学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两部作品在问世后的几十年中,影响了好几代人的精神世界,进入新时代,依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www.xing528.com)
另外,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裁任仲伦在谈到创作经验时表示,一部电影中,除了要保证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还需要成功践行“三五定律”,才能支撑起整部影片的精彩:五段左右精彩的情节或者细节,五段左右精彩的表演或者台词,五段左右精彩的场景或者画面。这也从电影的思想内容和声画技艺等角度,提出了可量化的指标和追求。
图2—5 《烈火中永生》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