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编剧的关键技巧:伏笔和呼应

编剧的关键技巧:伏笔和呼应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呼应就是在后续的剧情里对前面所安插悬念的伏笔给予揭晓谜底,让整个剧情产生一种意料之中或者反转的效果。通过观察观众的即时观影反应,编剧可以判断和验证自己有意设计的“伏笔”是否奏效和出彩。适当的伏笔,会令观众顿生一种前后呼应的爽快感,也平添了故事的完整性。

编剧的关键技巧:伏笔和呼应

谈到编剧的技巧,号称世界悬疑片鼻祖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有过这样的经验之谈:如果你在故事第一幕里展示了一把枪,那么这把枪一定要在最后一幕结束前被用到。大师说的就是剧作中“伏笔”(系扣子)和“呼应”(解扣子)的创作手法,这不仅在悬疑惊险片里是屡试不爽的“必杀技”,也是其他类型片中很常用的编剧技巧,因此有必要多说几句。

“伏笔”就是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前置的某些叙事元素或曰事物细节,可以是某件事情的信息、某个场景的道具、某位角色的才能,最关键的是要构成悬念,这些伏笔一定会对情节走向发挥转折点、颠覆性的作用。呼应就是在后续的剧情里对前面所安插悬念的伏笔给予揭晓谜底,让整个剧情产生一种意料之中或者反转的效果。人物、对白以及物品等叙事元素都可以作为“伏笔”编入故事情节,编剧需要多琢磨如何才能把它们巧妙地伪装起来,既要貌似轻描淡写、“一闪而过”地把释放悬念的线索提前透露给观众,又要随着剧情的发展,转移观众的注意力,不让他们一直记挂着这粒系上过的“扣子”,待到后面情节发展到水到渠成的时候才亮出“解扣子”大招,让观众产生恍然大悟、水落石出的感受。一个故事里可以设下多个伏笔,然后再去一一呼应,这个过程左右着情节发展的走势,并能推动和实现其后续剧情“有机”的显山露水和峰回路转。之所以要强调“有机”,是因为伏笔设置得合情合理、呼应安排得自然可信,观众才能从剧情的跌宕起伏、矛盾冲突中,充分享受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观看惊喜和情感跌宕。

伏笔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做到三个“不让”:不让谜底过早暴露,不让细节格外惹眼,不让观众明显察觉。通过观察观众的即时观影反应,编剧可以判断和验证自己有意设计的“伏笔”是否奏效和出彩。万事皆有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其背后原因的,每个事物的存在也都是有其必然缘由的,如果说伏笔是情节发展的主要依据和“原动力”,那么呼应就是故事好看、可信的重要依托和“压舱石”,观众由此可以领略一种“因果循环”的生命体验,满足“善恶有报”的观赏 心理。

已有之事,势必再有,这也是生活的客观规律之一。因此,编剧想要让观众相信人物的举动,需要减少刻意的“编造感”,而在情节里提前做好细致充分的铺垫。举个老旧的例子,某一个反复出现的铁质酒壶、打火机之类的“硬件”,在前半段以信物或者祖传等身份担当起推进角色情感的功能,演到最后则成了拯救该角色性命的“定心丸”——在胸口的衣兜里默默地挡下了一颗子弹。适当的伏笔,会令观众顿生一种前后呼应的爽快感,也平添了故事的完整性。

与伏笔和呼应关系密切、难分彼此的,是编剧对故事中巧合(小概率事情同时发生或遭遇,又正巧吻合在一起)和细节(乍看无足轻重的小事情或微环节,却隐含着关键作用、决定意义)的处理。巧合的关键在“巧”、难点是“合”,新颖别致、情理之中的“合”,才能突显其“巧”之妙,否则便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尽管常言道“无巧不成书”,但是纯靠巧合去推动情节走势、人物变化是剧作的一大忌讳,尤其是在一部电影里,如果出现3次以上的莫名巧合,那就给人“不靠谱”的观感,可以说是编剧在偷懒。(www.xing528.com)

而精妙的细节处理,往往会为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生活环境的描绘增光添彩,也常常能推进主题思想的升华,并可成为情节发展中不可或缺、非同寻常的一个个连环,发挥起承转合、传神递情的大作用,从而使全剧的脉络贯通、结构严谨,做到“一两拨千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见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也特别注重细节的力量。

在我国社会从僵硬、封闭走向流动、开放的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社会形态的变迁,人性回归的表现,百废待兴中孕育着的勃勃生机,一切在后来被认为具有翻天覆地一般重大意义的深刻变化,或许一开始就来自穿着一件时髦的毛衣上街、很久没有出现终于又被允许的一个大波浪发型、一本以西方爱情题材影片的剧照作为封面的杂志上市……那些大事变里的细枝末节,被敏感的艺术家们写进剧本、收入镜头、拍成片子、留存影像,所有细节都以当时的现实作为根须和依傍,留下了那个时代的民生风俗录,那样的光影律动饱含着改革开放脉络初始和萌芽的意义与价值,给每一代观众提供了关于那个年代背景和风貌的真实认知和结实支撑。细节越真实,越容易将观众带入剧情里。所以,“细节不细”成为创作的真谛之一,“细节决定成败”用在影视作品上也能成立。

图2—4 《律政俏佳人》剧照

影片《律政俏佳人》里对女主角的塑造,便是综合运用上述编剧技巧获得成功的一个范例。艾尔是一个擅长打扮、追求时尚的金发美女,由于身边人的偏见,其在律师事务所见习期间遭遇了各种不公平的对待。后来,艾尔凭借自身对妆发常识的了解和使用的熟悉,在一场官司的胶着较量中,以一己之力打开了胜诉之门,令银幕上的同事和银幕下的观众顿时对她刮目相看、为她鼓掌喝彩!放映至此,观众们联想到先前编导对艾尔喜欢和精通装束的交代,才突然感悟到那时看似自然而然、无关紧要的艾尔生活“细节”的呈现,原来都是为了此时增强人物特质反差、推动情节急转直下的“伏笔”所在,也因剧情关键点的“巧合”铺垫得切合艾尔性格特征、符合她的生活习性,而让人看得心悦诚服、赞叹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