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拖延着一件事迟迟不肯行动,并不是因为懒惰,也不是因为不想努力,而是这份工作可能让他觉得不愉快,或者是繁杂得令他感到厌烦。
M是一名中文系的毕业生,读书时数学就是她的短板。每每看见图标和数据,M就会瞬间头大,但现在的工作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唯有通过分析数据,才能了解到客户的真实需求,设计出吸引人的产品。
从理性上讲,M什么道理都明白,可无奈感性却经常占据上风。一碰到了数据分析的繁杂资料,她就拖着不想看。M还发现,她身边不少同事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行政部的助理,最讨厌整理考勤数据,她认为这项工作冗长繁琐,每次的考勤报表她都会拖到月末。有一次,因为她的拖延而耽误了发绩效奖金的时间,她还挨了老板的批评。
有些时候,我们心里非常清楚,任务不是很难,工作量不是很大,只是情绪中包含着太多的厌恶和抵触。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我们会下意识地拖延,这是一种本能反应。但现实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总有一些不喜欢的事,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甚至要求我们必须把它做好。在这样的处境之下,就得想想办法了。
具体要怎么做呢?如果是无理由地厌恶工作,可以提醒自己:“要么干活,要么不食人间烟火。”如果是因为害怕自己的能力解决不了问题,不妨告诉自己:“即使这件事是我顶讨厌的,但我必须面对。”此时,就是自己的承受力和压力之间的对峙。当我们意识到一件事非做不可的时候,往往就会抛开担心,选择行动。(www.xing528.com)
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小小的魔障之地,那些讨厌的事就藏在那个阴暗的地方,当我们把它揪出来,立刻解决掉,就是在减轻心灵的负担,也是在挑战自我。 很多被厌恶的事情,往往是对我们有利的选择。优先解决掉自己讨厌的事情,就等于在无形中完成了一项对自己有益的事。
2008年年底,美国推出的热门电影《反恐24小时》,让很多人对其紧凑的情节和演员的演技赞叹不已。电影中主角杰克在午夜十二点接到任务,他必须在24小时内成功打破恐怖集团的一项阴谋。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开展一系列的跟踪、调查、侦探工作。杰克在短暂分析过后,把每一项行动都列好在一个清单上,把最难解决的、最重要的事,优先解决掉,再去处理其他事宜,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效率专家皮切尔博士认为:如果我们因为讨厌的事情产生了抵触情绪,从而在早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里做那些琐碎的、不重要的工作,看似是没有浪费时间,等到了下午,我们根本会没精力着手那些被我们列为A+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结构化拖延行为。
所以说,对待那些讨厌的事情,想不被耽搁拖延,最好的办法就是优先处理。就像杰克一样,将其列在一天计划的最前面,把它放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优先完成。把这件讨厌的事处理完后,中午可以稍作休息放松一下,下午的工作便都是自己“喜欢”的了。想一想:最不喜欢、最不想做的事,都已经被处理掉了,带着这样的心情开始做下午的事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定如释重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