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瓷修复工艺技术:拆分、固定、恢复步骤

陶瓷修复工艺技术:拆分、固定、恢复步骤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拆分可以采用机械方式、化学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拆分对象主要包括:仿釉色层、填补材料、黏结剂、金属锔钉等。这就需要通过拼接的方式利用黏结剂将原本破碎的碎片黏结拼合,恢复器物本来造型。(二)固定拼接后的器物由于黏结剂的黏结效果还未达到,黏结后的器物需设计好合适的固定方式,避免固化前器物位移脱落。固定后的器物在等待一定时间后,保证黏结剂已固化,方可拆除固定物或取出拼接物品。

陶瓷修复工艺技术:拆分、固定、恢复步骤

一、检查与记录

(一)检查

开展古陶瓷器物修复时,我们应当首先确定器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了解与器物相关的文化背景。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一件器物都要做深入的研究,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器物历史文化价值与文化背景,这个过程就是检查工作的首要内容。掌握器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文化背景之后,观察器物现状,判断器物真伪,再通过仪器检测等手段确定器物存在的缺陷类型(表2-5、表2-6)、受损范围及受损原因,并判断器物的胎釉状态,从而为之后修复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图2-16)。

图2-16 检查

表2-5 陶瓷器分类及特点

表2-6 陶瓷缺陷

(二)记录

针对古陶瓷器物的修复,记录工作应当贯穿修复开展的整个过程。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及图像记录。文字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器物基本信息、器物败坏类型及程度、败坏原因分析、修复计划及方案等;图像记录主要内容为器物修复前三视图、修复过程、修复后效果等。

二、清洗与拆分

(一)浸泡清洗

清洗的主要目的是为去除陶瓷器物表面的杂质与异物,为陶瓷修复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期保障。

陶瓷器物中的陶器因为其材质的特殊性,在清洗过程中需格外注意,陶器的清洗方法主要分为干洗和湿洗两种。对于质地粗松酥散的陶器如彩绘陶、夹沙陶等,不能直接浸入水中清洗,水洗会使彩绘脱色,夹砂陶散架酥烂以致无法弥补。对于此类器清洗时一般采用干洗的方法处理。首先将器物表面的异物用棉球蘸酒精轻轻擦洗或用自制的牛角刮刀、金属利器将其剔除;对不易清除的附着物,则用吸入酒精、乙酸乙酯化学溶剂的棉球,敷在附着物上使之酥软后清除。器物的拼接处特别要处理干净,以避免黏结时整件器物错位变形。对于胎质较硬的陶器或状况良好的瓷器可直接入水浸泡,浸泡后用毛刷、尼龙刷、棕刷直接洗涤器物;对于较难清除的附着物可以针对不同的污渍采用相应的清洗剂清洗。

器物清洗完毕后,可入水浸泡的需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拼接。清洗时除拼接处需彻底清除干净以便于黏合外,其他部分仅将附着物和污物清除,尽量保持其原来的面貌即可(图2-17)。

(二)拆分

陶瓷修复的器物中也会存在原本已修复的器物,这类器物在修复前需要清除原有不适当的修复痕迹,这就是拆分的定义。

拆分器物前应当检查器物,确定器物之前所使用的修复材料,修复位置范围等。同时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拆分过程中器物黏结处的突然散开。拆分可以采用机械方式、化学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拆分对象主要包括:仿釉色层、填补材料、黏结剂、金属锔钉等。

图2-17 标本清洗

三、拼接与固定

(一)拼接

许多古陶瓷器物,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环境影响,出现破损严重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拼接的方式利用黏结剂将原本破碎的碎片黏结拼合,恢复器物本来造型。这些器物的碎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拼接工作是陶瓷修复中最为费时费工的,一件器物的拼合黏结需几天、十几天基至更多(图2-18)。拼接过程中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图2-18 标本拼接

1.由下至上拼合

由器物的底足开始,向上依次腹部、颈部、口沿,一块一块逐步向上拼合黏结而成。

2.由上至下拼合

由器物的上部口沿开始,向下依次颈部、腹部至底足,完成各部分的拼合黏结。

3.局部拼接

对破损严重,块数较多的器物,可先将器物碎片按口沿、腹、颈部、底足进行分类,分别由小而大逐块拼合。对于破碎特别严重的碎片还可以逐步编号,按编号顺序逐块拼接。最后整体拼合黏结成器。

碎片拼接处的黏结方式根据不同材质的器物可采用不同的黏结方法,黏结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1)先固定器物,然后在器物碎片连接处施胶。

(2)找到可拼接碎片后,先在碎片连接处施胶,然后拼合。

(二)固定

拼接后的器物由于黏结剂的黏结效果还未达到,黏结后的器物需设计好合适的固定方式,避免固化前器物位移脱落。固定的方式可以采用胶带、沙盘热熔胶、绑绳、夹子、皮筋等。固定后的器物在等待一定时间后,保证黏结剂已固化,方可拆除固定物或取出拼接物品。

四、配补

为展现器物的完整效果,器物在拼合黏结后还需对残缺部位做配补复原处理,器物的补缺一定要有根有据,不可主观臆造。

目前,陶器的配补一般采用的材料主要为石膏(模型石膏或医用石膏)。修复残缺处使用白色石膏处理,可以使补缺处与原器物有明显的区别。对于需展览陈列的器物,为使视觉上与原器物更接近,也可在石膏粉内掺入适当的矿物质颜料调色剂,使补缺处与原器物颜色光泽更加相近,增加陈列展示的艺术效果。(www.xing528.com)

瓷器的配补补缺比陶器补缺的要求相对更高。要做到更好的修复效果就需要被修复部分同样达到瓷器的标准,如敲击的金属声以及玻璃质感的釉面等。古瓷器为防止炸裂等情况出现,一般在补缺时不会选择回炉再烧,主要采用冷补方式,即用瓷粉或石粉加黏结剂调和补缺材料,再用石膏翻模取模造型,获得配补件再黏结补缺(图2-19)。

图2-19 配补

配补的主要方式包括填补、模补、塑补三类。填补所针对的是缺处面积较小的器物,配补时可以直接将配补材料填入缺处;模补是通过翻模倒模的方式复制缺失部分,再将填补材料倒入模具内,待材料固化后即为翻制出的缺失部分;塑补是三种方式中难度相对较大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手工方式塑造缺失部分,这对修复者的雕塑能力会有一定的要求(图2-20)。

图2-20 修整

(一)石膏填补步骤

(1)准备定量的石膏与橡皮碗,按需调制。首先向碗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再加入石膏,将石膏粉均匀地撒入水中,以水浸没石膏为准,用不锈钢工具搅拌调匀,调至糊状。

(2)迅速将调制好的石膏填入残缺部位。

(3)常温下10分钟左右石膏就会发热固化成型,待石膏定型后,用金属刮刀将多余的部分清除,修正造型,打磨表面。

(4)对于器物表面的局部缺陷孔洞,可调制少量石膏进行修补打磨。

(二)石膏模补步骤

(1)准备填补材料(石膏、环氧树脂、滑石粉等)、印模材料(石膏、橡皮泥、蜡片、硅橡胶乳胶等)、脱模剂

(2)制作母模翻模,利用黏土或油泥制作器物缺失部分或利用与缺失部分原貌相同的部分翻模。

(3)浇筑模具,根据器物缺失部分形状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单块或多块模具。

(4)模具内壁涂抹脱模剂后,将准备好的填补材料注入模具内,待凝固后,打开模具,就获得了器物的缺失部分。

(三)塑补步骤

(1)准备塑补材料(环氧树脂“面团”,即环氧树脂与滑石粉、矿物颜料等物质的混合物)、黏结剂等。

(2)使用“面团”制作出器物缺失部分。

(3)打磨修整塑补的配补部分,使其与原器物质感相近。

(4)将塑补部分与原器物相黏结,待黏结固化后调整整体细节。

五、打底作色

(一)打底方式

(1)准备黏结剂、填充物料、矿物颜料等制作材料。

(2)制作腻子,用黏结剂、填充物料和矿物颜料调配,其颜色调至与瓷胎或釉面颜色一致。

(3)配补件与器物原件残缺处拼接后所形成的缝隙,用腻子填平(图2-21)。

(4)待固化后,再用砂纸进行打磨(图2-22)。

(二)作色

(1)准备上色材料与工具。

(2)调和颜料,直至调至与釉色完全一致。

图2-21 陶器绳纹罐修补

图2-22 黑釉盏修补

(3)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传统的笔涂、手绘、棉球拍等手工操作和喷绘工艺相结合的方法作底色与补绘纹饰(图2-23)。

(4)调整细节,罩透明光漆(图2-24)。

图2-23 打底作色

图2-24 白釉执壶修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