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到民国年间,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教育事业也同样如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在我国4亿多的国民之中,文盲人口的比例高达80%。在占国土面积绝大部分的广大农村,居全国人口最大比例的农民中,这种学校教育缺失的情况更为突出。即使在泉州这个闻名全省和全国的海外移民主要故乡,由于每年都有大量侨汇的源源输入,因此,那里的经济状况历来都显得比较好,可在泉州的广大农村里,也只有寥寥无几的一些大村庄,才会有能力办起一所小学。而且,其中还有一些学校由于没有政府的拨款资助,只靠民间自筹而使经费来源得不到保障,造成学校出现办办停停的情况。因此,在民国时期的福建各地,有能力让孩子上学读书的家庭,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农民子弟中读过两三年私塾,或者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受教育者,在各个村庄里都寥寥无几,他们都会被村民们视为是有文化的人。纵观我国的海外移民历史,包括祖籍福建的出国者在内,以前那些去海外谋生的中国移民,基本上是一些来自农村,生活困苦,身处中国社会底层的农民。家庭贫穷的经济状况使他们上不起学,绝大部分人成为目不识丁的文盲,或者是只上过一两年学,仅仅认识不多几个字的半文盲。从整体上看,他们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处于全体国民的平均水平之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比较重视发展国民的教育事业。20世纪50到70年代,政府曾经通过组织农民和工人上夜校等形式,开展大规模的扫除文盲工作,使许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另一方面,政府还先后在各地兴办许多小学和中学,用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程度。福建的教育事业和全国同步,在1949年以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以历来海外移民众多的泉州为例,到20世纪60年代,在各地的每个生产大队(注: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大多有1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完全小学。即使在那些人口比较少的生产大队,也有1所从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初级小学。与此同时,不少人民公社(注:相当于现在的乡镇)还建立1所中学,使中学教育也开始在农村中较多地出现。进入70年代以后,不仅全部的公社都有了中学,而且,许多公社还在那些人口比较多的生产大队,设立公社中学的分校——被称为“附(属)中(学)”的初级中学,使每个公社都有1所以上的中学。笔者当时所在的那个公社,不仅有1所在1952年就创办、从初中到高中的完全中学,而且还设有7所“附(属)中(学)”,按区域划片办在那些地理位置比较中心的生产大队。当时的公社下面总共有21个生产大队,平均每3个大队就办了1所初中。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的泉州侨乡,即使是在广大的农村,小学教育已得到普及,中学教育也较多地出现。
农村中各种学校的大量增设,为孩子们创造了不出村庄就能上学读书的便利条件,使农村的孩子都能得到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机会,也使1949年以后出生的农村孩子,文盲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而且,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都已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全社会普遍重视让子女接受教育的良好氛围下,坚持让自家的孩子上学读书,已基本成为农村家长的自觉行动。所以,那时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在农村的适龄青少年之中,已经成为普遍的情况,其中的许多人还拥有初中或高中毕业文凭。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能够上大学的农民子弟也逐渐多了起来,农村中的大学毕业生也不再是凤毛麟角了。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经济的大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大幅提高,福建也在公费留学之外,开始出现不少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使福建人民和全体国民一样,文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www.xing528.com)
所以,那些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的八九十年代较早走出国门的福建新移民,至少都有小学的文化程度,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出国之前在家乡读过初中或高中。进入21世纪以后迁徙海外的福建新移民,则大部分是一些初、高中毕业生,还有少数人是中专或大学专科的毕业生。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海外的福建新移民中,还有不少是出国深造后滞留在当地的公费和自费留学生,或者是以技术移民的身份,在满足目的国积分要求后迁徙出去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这些人之中,大多数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乃至博士后工作经历,至少也是大学本科的毕业生。这种情况已经在第三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二节,关于长汀县新桥镇和霞浦县海岛乡北礵村新移民的调查统计中,得到了具体和有力的证明。
总之,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后出国的福建新移民,在文化程度上比以前那些老移民有了较大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