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山时代遗存的发现及特征

龙山时代遗存的发现及特征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山时代遗存均在第一、三区。(一)遗迹龙山时代遗存中发现硬土面房屋1座,白灰面残迹2处,灰坑81个。内填以褐色土,包含物均为龙山时代遗物(图九)。坑口为圆形,直径180厘米,斜直壁呈袋状,平底。坑口呈不规则圆形,最大径231厘米,直壁,平底,深60厘米。罐、带耳罐、盆及鬲、斝等,占全部陶器总数的98%左右。高领折肩罐占全部陶器的30%左右。多为橘红或橘黄色,有少量为褐色或灰色。

龙山时代遗存的发现及特征

龙山时代遗存均在第一、三区。

(一)遗迹

龙山时代遗存中发现硬土面房屋1座,白灰面残迹2处,灰坑81个。

1.房屋

F301位于T303内,开口于第⑦层。以381剖线为准,方向为360%形状为不规则之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直壁,居住面为硬土面,地面平整坚硬,硬土厚7~10厘米,中间有厚0.5厘米、直径60厘米的烧土面,应为灶台毁弃后的残迹。门道为长方形斜坡状,位于北墙偏东侧,长110厘米,宽45厘米。房屋东西长240厘米,南北宽233厘米,深40厘米,面积约5平方米左右,F301未发现柱洞,建筑结构不清。内填以褐色土,包含物较少(图四,图五)。

图四 F301平面图

图五 F301剖面图

2.灰坑

坑口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者,坑壁有斜直壁及直壁者,底多为平底,少数为坡底,以袋状一壁有小龛的圆形灰坑最具特色。

H136位于T106东北,开口在第③层,坑口呈圆形,直径240厘米,坑壁西部为斜直壁,东壁有一小龛,龛底距灰坑底部35厘米,高211厘米,深225厘米。灰坑底为平底,深225厘米。坑内填土中有大量腐朽的谷物,包含物主要有高领折肩罐、花边罐、侈口夹砂深腹罐及兽骨、骨针、石刀等物(图六,图七)。

图六 、图七H136平、剖面图

H153位于T109西部,开口在第③层,方向北,坑口呈圆角长方形,长315厘米,宽200厘米,直壁;底由南向北倾斜,深45~65厘米。内填以黄色土,包含物龙山时代的遗物(图八)。

图八 H153平、剖面图

H143位于T107西南,开口于⑤层下。坑口呈圆形,形状规整,直径210厘米,直壁,底由东向西倾斜,深50~60厘米。内填以褐色土,包含物均为龙山时代遗物(图九)。

H148位于T108西南,开口在第④层。坑口为圆形,直径180厘米,斜直壁呈袋状,平底。底径225厘米,深135厘米。内填以黑褐色土,包含物主要有高领折肩罐、夹砂侈口深腹罐以及石铲、纺轮、兽骨等(图一〇)。

图九 H143平、剖面图

图一 〇H148平、剖面图

H304位于T303中部,开口在第④层。坑口呈不规则圆形,最大径231厘米,直壁,平底,深60厘米。内填以灰黄色土,包含物主要有兽骨及骨凿、骨镞等物(图一一)。

图一一 H304平、剖面图

(二)遗物

容器以夹砂和泥质的橘红及橘黄色陶占绝大多数,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及夹砂灰褐陶。以磨光和素面为大宗,其次为篮纹和麦粒状绳纹,另外有一定数量的附加堆纹和少量刻划纹,方格纹极少,有极少量的彩陶。器类中以平底器为最多,三足器次之,圈足器不多见,带耳器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器形有高领折肩罐、夹砂侈口深腹罐、花边高领折肩罐占全部陶器的30%左右。均泥质,绝大多数为橘红和橘黄色陶,有少量为灰陶。肩部皆磨光或素面,腹多饰篮纹,极少量腹饰方格纹。部分高领折肩罐口沿下贴一周泥条,器内肩部残留有接制之痕迹,并抹泥加固。少量者腹部有桥形耳。分三型。

罐、带耳罐、盆及鬲、斝等,占全部陶器总数的98%左右。

高领折肩罐占全部陶器的30%左右。均泥质,绝大多数为桔橘红和桔橘黄色陶,有少量为灰陶。肩部皆磨光或素面,腹多饰篮纹,极少量腹饰方格纹。部分高领折肩罐口沿下贴一周泥条,器内肩部残留有接制之痕迹,并抹泥加固。少量者腹部有桥形耳。分三型。

A型:无沿,分二亚型。

Aa型:方唇或斜方唇,分二式。

Ⅰ式:5件。曲颈。H144:4,口径16.8厘米、残高11.2厘米(图二四:1)。

Ⅱ式:7件。直领稍曲。H148:5,颈上部贴一周泥条并饰斜篮纹。口径24厘米、残高8厘米(图一二:2)。

Ab型:圆唇或尖圆唇,分三式。

Ⅰ式:7件。曲颈。H144:3,颈上部饰横篮纹。口径18厘米、残高8.8厘米(图一二:3)。

Ⅱ式:斜直领稍内曲,斜圆肩。T 108③:11,口径20厘米、残高20厘米(图一二:5)。

Ⅲ式:9件。斜直领,斜圆肩,斜直腹,颈腹间有明显折棱。T303⑤:34,底径72厘米、残高45.2厘米。腹饰竖斜篮纹(图一二:7)。T303⑤:32,口径21厘米、残高18厘米(图一二:6)。

B型:斜折沿,分三式。

Ⅰ式:17件。曲颈,溜肩,斜弧腹,整体形态矮胖。H161:2,外斜折沿,尖唇,颈上部饰横篮纹,腹饰斜篮纹和横篮纹。口径20厘米、底径15.8、高40.8厘米(图一二:13)。H144:13,窄平沿,尖唇,颈上部饰斜篮纹,颈饰一周附加堆纹。灰色。口径22厘米、残高20厘米(图一二:4)。

Ⅱ式:19件。斜直领稍内曲,斜圆肩。H142:7,外斜折沿,尖唇,灰色,沿下饰附加堆纹一周。口径18厘米、残高7.2厘米(图一二:8)。T 109③:7,平折沿,方唇。口径16厘米、高10厘米(图一二:10)。

Ⅲ式:11件。仰斜折沿,直领,斜圆肩,斜直腹,颈腹间有折棱。T301②:3,尖圆唇,颈稍曲,溜肩,颈上部饰斜篮纹,腹亦饰斜篮纹。口径19.2厘米、残高20厘米(图一二:11)。

图一二 高领折肩罐

C型:1件,T301②:3,尖圆唇,颈稍曲,溜肩,颈上部饰斜篮纹,腹亦饰斜篮纹。口径19.2厘米、残高20厘米(图一二:14)。

另外,还发现有部分腹饰桥形双耳的高领折肩罐。T109⑥:15,圆肩,斜弧腹,腹饰横斜篮纹。残高20厘米(图一二:9)。H307:16,圆肩,斜弧腹,腹饰竖篮纹。底径9.2厘米、残高20厘米(图一二:12)。

夹砂侈口深腹罐 约占全部陶器总数的50%~66%。多为橘红或橘黄色,有少量为褐色或灰色。颈上部多饰以横篮纹,腹饰麦粒状粗绳纹,印痕杂乱,少量腹饰以索状绳纹,极少量饰以方格纹。平底。分二型。

A型:颈上部饰附加堆纹,分三亚型。

Aa型:尖唇或尖圆唇,高领。分四式。

1式:23件。曲颈,鼓腹,整体形态矮胖。H138:1,灰褐色。口径12厘米、底径9.8厘米、高20厘米(图一三:3)。H161:3,灰褐色,施粗绳纹。口径13.4厘米、底径10.2厘米、高19.6厘米(一三:4)。T105④:11,饰粗绳纹,腹上部饰刻划纹,其上再施附加堆纹。口径20厘米、残高11.2厘米(图一三:2)。H144:7,饰粗绳纹。口径21厘米、残高9.2厘米(图一三:1)。

图一三 夹砂侈口深腹罐

Ⅱ式:23件。曲领,瘦弧腹。H148:12,粗绳纹。口径24.8厘米、底径15.6厘米、高32.8厘米(图一三:5)。T109④:10,腹部饰粗绳纹,灰褐色。口径12厘米、残高16厘米(图一三:6)。

Ⅲ式:26件。直领或斜直领,瘦弧腹。H136:14,灰褐色。口径16厘米、残高10.4厘米(图一三:8)。H142:13,口径16厘米、残高9厘米(图一三:7)。

Ⅳ式:5件。斜直领,口内侧颈腹间有折棱,瘦弧腹,整体形态瘦高。H106:21,灰褐色,腹部饰绳纹。底径9.4厘米、残高18.6厘米(图一三:11)。丁303⑤:25,口径16厘米、残高10.8厘米(图一三:9)。H 106:19,U径20厘米、残高8.8厘米(图一三:10)。

Ab型:尖唇或尖圆唇,颈较短。分三式。

Ⅰ式:5件。颈稍曲,溜肩,弧腹。H145:5,颈部绳纹被抹。口径12厘米、残高12厘米(图一三:12)。

Ⅱ式:4件。直口稍侈,斜直领,鼓腹H319:5,口径24厘米、残高8厘米(图一三:13)。H 142:3,灰色,溜肩,颈上部饰斜篮纹和横篮纹。口径16厘米、残高9.2厘米(图一三:14)。

Ⅲ式:4件。直领稍斜,弧腹。T301④:8,唇外缘呈锯齿状,颈部横篮纹被抹,腹部饰细绳纹。口径13厘米、残高10厘米(图一三:16)。

Ac型:方唇或斜方唇,部分唇缘呈锯齿状,分二式。

Ⅰ式:7件。斜直领,圆鼓腹,体形矮胖。T109⑥:13,腹部饰粗绳纹。口径24厘米、残高18厘米(图一三:15)。T109⑤:12,灰褐色,唇外缘呈锯凿状。口径16厘米、残高10厘米(图一三:17)。

Ⅱ式:17件。斜直领,口内侧颈腹间有折棱,体形较瘦长。T303⑤:13,口径16厘米、残高11.2厘米(图一三:18)。T103③:11,颈部横篮纹被抹。口径12厘米、残高6.4厘米(图一三:20)。

B型:颈上部饰一周附加堆纹,分三亚型。

Ba型:附加堆纹上再饰以刻划纹或窝纹,分四式。

Ⅰ式:16件。曲颈较短,弧腹,形体矮胖。H153:10,尖唇。口径21.8厘米、底径10.6厘米、高25.8厘米(图一三:19)。

Ⅱ式:11件。斜直领,弧腹。T106②:尖唇。口径15.2厘米、残高10.4厘米(图一三:22)。

Ⅲ式:5件。斜直领,弧腹。整体形态略显瘦长。H311:25,灰褐色,尖唇。口径13厘米、残高14厘米(图一三:21)。

Ⅳ式:2件。斜直领较高,瘦弧腹,整体形态瘦长。H30419,尖唇。口径12厘米、残高12厘米(图一三:23)。T303②:3,尖唇。口径12厘米、残高6.8厘米(图一三:24)。

Bb型:口外侧贴泥条一周,分二式。

I式:14件。曲颈,弧腹。T108④:11,圆方唇,灰褐色。口径12厘米、残高6.6厘米(图一四:2)。

图一四 陶罐

Ⅱ式:2件。直领稍斜,领较高,弧腹。H136:17,方唇。口径22厘米、残高8厘米(图一四:3)。H307:9,圆方唇。口径16厘米、残高6.6厘米(图二六:4)。

Bc型:2件,H308:9,曲颈较短,弧腹下垂,绳纹,圆唇。口径12厘米、残高10厘米(图一四:1)。

泥质双耳罐 多为橘红或橘黄色陶,占全部陶器总数的3%左右,一般形体较小,平底。分四型。

A型:皆橘红或橘黄陶,素面或磨光。侈口,肩部至颈上部间有扁平的桥形耳。分三式。

Ⅰ式:5件。曲颈,溜肩或肩稍内凹,斜直腹,腹较扁。T128:12,口径10.8厘米、残高10厘米(图一四:6)。H128:13,底径4厘米、残高10厘米(图一四:5)。

Ⅱ式:10件。斜直领稍内曲,圆肩,弧腹。H136:22,口径8厘米、残高6厘米(图一四:7)。

Ⅲ式:3件。斜直领较高,颈腹间有折棱,斜圆肩,斜直腹,腹较扁。T301③:29,口径9.6厘米、底径5.6厘米、高10.4厘米(图一四:9)。T301③:12,口径10厘米、残高7.6厘米(图一四:8)。

B型:5件。皆泥质橘黄或橘红陶,薄胎,制做精致。斜直领,高领,瘦弧腹,整体形态瘦长,颈腹间有明显的折棱。H311:26,尖唇,颈上部饰以红彩,由3个三角形内填网格纹组成一组图案。口径8厘米、底径5厘米、高12.2厘米(图一四:17)。H301:5,底径4厘米、残高5厘米(图一四:12)。H106:29,残高5.8厘米(图一四:20)。

C型:8件。刻划纹双耳罐。皆橘黄色,腹上部饰刻划纹,颈腹间有对称之桥形双耳。H301③:38,侈口,曲颈,鼓腹,尖唇。口径7厘米、残高6厘米(图一四:10)。H139:4,耳上饰竖篮纹。口径8厘米、残高5.4厘米(图一四:13)。

D型:4件。皆灰陶。颈部饰弦纹,腹饰绳纹。斜直领较高,直腹稍弧,形体瘦长。H308:11,底径6.2厘米、残高10厘米(图一四:14)。

泥质单耳罐 皆平底,分三型。

A型:多为橘黄或橘红色,有少量者为灰陶。皆素面或磨光。陶胎较厚,口与颈上部之间有桥状耳,耳与口平齐。分三式。

Ⅰ式:4件。曲颈,鼓腹。T109③:11,耳呈麻花状,灰色,尖唇。口径12厘米、底径5.2厘米、高14厘米(图一四:19)。

Ⅱ式:8件。斜直颈,斜圆肩,斜直腹。H160:13,灰色,尖唇。口径6厘米、底径4厘米、高11.8厘米(图一四:11)。

Ⅲ式:3件。斜直领较高,颈肩之间有折棱,斜圆肩,凹圜底,斜直腹,形体较瘦长。0:5,尖唇。口径7.4厘米、底径4厘米、高8.4厘米(图一四:16)。

B型:3件。皆为泥质灰陶,磨光。斜直领,鼓腹,口与腹上部间有桥形单耳,耳高于口。T102①B:6,尖唇。口径6厘米、残高4.5厘米(图一五:1)。

C型:2件。橘黄色,斜直领,颈腹间有折棱,圆腹。腹饰索状绳纹。T303③:19,尖唇。口径8厘米、底径4厘米、高9.4厘米(图一四:15)。T303⑤:23,尖唇。口径9.8厘米、底径5.4厘米、高12.2厘米(图一四:18)。

夹砂单耳罐 占全部陶器总数的3%左右。多为橘红色或橘黄色,有少量灰色及灰褐色者。口和颈上部之间有一桥形耳,耳一般与口平齐。腹一般饰麦粒状或索状粗绳纹,素面极少,部分在颈上部饰以横篮纹。皆侈口,平底。分二型。

A型:尖唇,分三式。

Ⅰ式:10件。曲颈,弧腹。H161:1,灰褐色。口径14厘米、残高6.6厘米(图一五:2)。

Ⅱ式:12件。斜直领稍曲,鼓腹。H136:23,素面。口径12厘米、残高10厘米(图一五:3)。T303⑥:6,口径12厘米、残高8厘米(图一五:5)。

Ⅲ式:6件。斜直领,颈腹间有折棱,圆腹。T303⑤:8,灰色。口径10厘米、残高12厘米(图一五:4)。

B型:方唇或斜方唇,耳多饰附加堆纹、泥饼及绳纹,部分在耳根部有戳印或窝纹。分二式。

Ⅰ式:10件。曲颈,弧腹。H136:6,口径24厘米、残高14厘米(图一五:6)。H136:30,唇外缘呈锯齿状,腹饰交错刻划纹。残高6.5厘米(图一五:8)。

Ⅱ式:4件。斜直颈,弧腹,颈腹间有折棱。T303③:8,口径11厘米、残高8厘米(图一五:7)。

夹砂双耳罐 2件。T303⑤:12,橘黄色,方唇,直口,子母口,直腹,体呈筒状。制法为先制成直口,然后在口内贴泥条而成子母口。腹上部有对称之桥形耳,耳饰篮纹。腹上部饰刻划纹,腹饰麦粒状粗绳纹。口径13厘米、残高6厘米(图一五:13)。T301④:16,黑色,侈口,尖唇,曲颈较长,溜肩,斜直腹较扁。颈上部至肩部之间有对称的桥形耳。颈上部至底饰横篮纹,篮纹印痕较浅。口径10.4厘米、底径5.2厘米、高12.6厘米(图一五:12)。

筒形双耳杯 3件。T303⑥:12,橘红色,口稍侈,圆方唇,斜直腹稍弧,腹部有对称之桥形耳。平底。腹饰麦粒状粗绳纹。口径12厘米、底径8厘米、高16厘米(图一五:17)。H106:22,灰黑色,侈口,颈微曲,斜腹稍弧,腹上部至口有对称的桥形耳。腹饰麦粒状粗绳纹,平底。口径13.2厘米、底径9.6厘米、高14厘米(图一五:14)。

图一五 陶器

鬲 2件。皆为夹砂陶,灰褐色T103⑥:27,侈口,尖唇,斜直领,颈到腹上部间有一桥形耳,袋足肥大,弧裆较高。足饰绳纹,印痕较浅。口径9厘米、通高13.2厘米(图一五:10)。T302②:6,弧裆较高,大袋足,一侧有一桥形耳。通体饰篮纹。残高28厘米(图一五:9)。

鬲足 皆为灰褐色或橘红色。其制法为先做成一泥球,然后在其上覆泥做成。

斝 皆夹砂橘红或橘黄色陶,分二型。

A型:6件。腹上部有对称的桥形耳或鋬手,耳饰附加堆纹,耳根部饰刻划纹或窝纹。T303:30,直口,方唇,斜直腹。沿外侧饰一周附加堆纹,其上再饰以刻划纹,腹饰由泥条组成的菱形纹。口径23.2厘米、残高11.2厘米(图一六:1)。T109④:18,灰色,敛口,直腹稍内收,素面。口径16厘米、残高14厘米(图一六:9)。T108⑤:3,侈口,斜平沿,尖唇,曲腹。口径24厘米、残高6厘米(图一六:2)。

图一六 陶器

B型:2件。无耳。T303④:10,直口,曲腹,尖唇,口外侧饰三周弦纹,腹上部饰窝纹一周。口径20厘米、残高9.2厘米(图一六:3)。T109③:14,敛口,斜方唇,束颈。颈饰附加堆纹一周,颈下部饰绳纹。残高7厘米(图一七:1)。(www.xing528.com)

图一七 陶器

斝足采用模制法制成,皆橘红或橘黄陶。足呈空袋状,分二型。

A型:4件。无实足根。H136:26,饰横篮纹。残高10厘米(图一六:5)。T109③:2,素面。残高11厘米(图一六:6)。

B型:4件。有实足根。T102④:15,袋足肥大,足根为圆柱状。灰色,素面。残高8厘米(图一六:4)。T 303⑧:15,足根为圆柱状。素面。残高15.6厘米(图一六:7)。

盉 3件。皆夹砂橘黄陶。T303③:15,半封口,管状流,斜直领,鼓腹,腹上部至颈部有桥形单耳。腹饰麦粒状粗绳纹。残高14厘米(图一六:20)。

豆盘皆泥质。多为灰色,有少量橘红色者。以素面者居多,少量饰篮纹。皆侈口。分三式。

Ⅰ式件。T109④:12,斜方唇,弧腹,浅盘。盘上部残留有两个残破后修补之孔。口径24厘米、残高2.8厘米(图一六:10)。

Ⅱ式:2件。T105③:8,尖圆唇,斜弧腹,盘稍深。口径20厘米、残高4.8厘米(图一六:12)。T 303⑧:14,腹饰横篮纹,尖唇。口径16厘米、残高6厘米(图一六:11)。

Ⅲ式:3件。T301②:11,方唇,沿外侧有一周凹槽,斜弧腹,盘较深。口径28厘米、残高8.8厘米(图一六:31)。

豆柄 2件。皆泥质。T103④:16,橘红色,直柄,上有镂孔。残高6.6厘米(图一六:15)。T302②:14,喇叭口状,灰色,素面。残高6.4厘米(图一六:16)。

圈足盘 2件。H146:5,砂质陶,橘红色,盘为弧腹,喇叭状圈足。盘饰横篮纹。残高8厘米(图一六:8)。

器盖 皆泥质陶,多为橘黄色或灰色。分四型。

A型:柱状捉手T303⑤:33,体呈倒置的漏斗状,平沿,斜方唇,捉手呈斜圆柱状。口径8.2厘米、高4.6厘米(图一六:21)。H106:20,覆钵状,方唇,饰麦粒状粗绳纹。口径11.6厘米、高4.4厘米(图一六:22)。T103③:3,盖呈泥饼状,素面。直径8.2厘米、高2.8厘米(图一六:19)。

B型:1件。H136:28,盖为泥饼状,捉手为半环状。直径14厘米、高4厘米(图一六:23)。

C型:4件。H136:24,覆钵状,捉手为假圈足状,捉手外缘按有窝纹。残高3.6厘米(图一六:25)。

D型:4件。T109⑥:18,覆钵状,饰篮纹,捉手为蘑菇状。残高6厘米(图一六:24)。

盆 皆泥质橘红色或橘黄色,有少量灰色。一般为斜方唇。分三型。

A型:侈口,腹饰篮纹。分三式。

Ⅰ式:5件。弧腹内曲。T108④:12,圆方唇。口径24.8厘米、底径11.8厘米、高8厘米(图一六:27)。

Ⅱ式:7件。斜直腹H136:27,斜方唇。口径26.4厘米,底径口、高7.2厘米(图一六:29)。

Ⅲ式:1件。斜腹稍弧,腹较浅。H150:14,斜方唇。口径27.2厘米、底径15.2厘米、高6.8厘米(图一六:28)。

B型:8件。敛口,宽平沿,弧腹较深,腹中部有突棱。H311:19,尖圆唇,素面。口径32厘米、残高9.6厘米(图一六:17)。H154:2,圆唇,腹饰刻划纹。口径28厘米、残高10厘米(图一六:18)。

C型:1件。H311:11,侈口,方唇,仰斜折沿,斜直腹。口径20.2厘米、底径8.4厘米(图一六:13)。

折腹盆 3件。皆灰色,素面或磨光。H303:4,侈口,尖唇,曲颈,斜弧腹,平底。口径11.2厘米、底径4.8厘米、高5.4厘米(图一六:32)。

有肩盆 1件。0:1,泥质灰陶,素面,侈口,斜直领较高,尖唇,斜圆肩,斜直腹,平底。口径13.4厘米、底径6.8厘米、高8厘米(图一六:33)。

碗 2件。皆泥质橘黄陶。侈口,平沿,尖唇,斜弧腹,假圈足,平底9沿外侧贴一周泥条,通体饰横篮纹。T109⑥:16,口径26.4厘米、底径12厘米、高8.8厘米(图一六:34)。

直口缸 5件。皆为夹砂陶,绝大多数为灰色,少量者为橘黄色。多通体饰麦粒状粗绳纹,少量者为素面或饰篮纹,口沿外皆饰一周附加堆纹。直腹或斜直腹,方唇,形体较大。T108④:8,口径32厘米、残高10厘米(图一六:14)。H161:6,口径24厘米、残高6厘米(图一六:30)。T303⑤:21,口径16厘米、残高6.6厘米(图一六:26)。

尊 2件。皆泥质橘红色陶,素面。H308:10,侈口,仰斜折沿,方唇,斜直腹稍弧,腹较深,腹下部有凹槽一周,平底。口径16.8厘米、底径9.6厘米、高18厘米(图一七:)。

刻划纹罐 1件。H120:11,灰褐陶。侈口,尖唇,斜直领,溜肩,斜直腹,平底。通体饰横篮纹,肩部饰由刻划组成的方格纹。口径10.2厘米、底径7.8厘米、高14厘米(图一七:2)。

盘 1件。H307:12,泥质橘红色。侈口,方唇,斜直腹,凹圜底,假圈足。口外侧贴泥条一周,足饰附加堆纹一周,通体饰篮纹。系一高圈足器破损后,圈足边被重新磨平后再次使用。口径18.6厘米、底径13.2厘米、高7.4厘米(图一七:5)。

小盒 3件。皆泥质灰陶,素面。直口,平底。T109③:17,口呈长方形,方唇,体呈方形,口外侧有一单鋬手。口径2.7厘米、高2.5厘米(图一七:4)。T108④:14,呈圆角方形,斜直腹,体呈不规则长方形。口径3厘米、高3.3厘米(图一七:3)。T108⑦:13,口呈梯形,直腹。高2.8厘米(图一七:6)。

彩陶片 皆为泥质橘红或橘黄色陶,未发现有施陶衣者。多为红彩,少量为黑彩,色彩较淡。以几何形纹为主,笔道草率。H311:32,红彩,施于高领折肩罐上(图一七:9)。H106:26,施于高领双耳罐颈上部,黑彩折线纹(图一七:11)。H140:4,施于单耳罐上,红褐彩。余皆不辨器形,主要花纹有圆圈状纹和网纹(图一七:8、10、12、13、14)。

2.生产工具

质地有陶、石、骨、角4类。以骨器居多。

陶纺轮 6件。皆泥质陶。圆饼状者1件,H313:1,橘红色。直径7.5厘米、厚0.9厘米(图一八:1)。圆丘状者5件。H118:5,橘红色。直径6厘米(图一八:2)。

图一八 陶、石器

陶垫 2件。均泥质橘黄陶。T303⑧:20,残高4厘米、残长2.7厘米(图一八:5)。

陶球 1件。T103④:1,泥质红陶。直径3.5厘米(图一八:3)。

陶支座 1件。T105④:1,泥质橘红色,馒头状,底内凹。底径2.3厘米、高2.2厘米(图一八:11)

陶模 1件。H311:20,夹砂橘黄陶,系斝足模型。残高9.6厘米(图一八:4)。

石刀 扁平长方形或方形,弧刃。分二型。

A型:14件。皆在近刃部穿孔,一般采用两面钻法,双面刃。H311:4,两侧有刃,背稍弧,磨制光滑。长10.4厘米、宽4.8厘米、厚0.4厘米(图一八:7)。T105④:3,直背。长11.4厘米、宽9.6厘米、厚0.6厘米(图一八:1O)。H145:1,直背,弧刃内凹。长8.8厘米、宽5.5厘米、厚0.3厘米(图一八:9),H311:5,采用磨制法穿孔。长9厘米、宽4.5厘米、厚0.5厘米(图一八:6)。

B型:2件。T102②:3,方形,直背,弧刃,双面刃,表面残留有许多打制之痕迹,磨制粗糙。长7.5厘米、宽5厘米、厚0.5厘米(图一八:8)。

柳叶形石镞 3件。T304:6,灰绿色。铤身分界明显。长5.6厘米(图一九:9)。

扁三角形石镞 3件。H307:3,无铤,灰绿色。长3厘米、厚0.1厘米(图一九:4)。

四棱形石镞 1件。H304:5,灰绿色,短铤,铤身起脊,截面呈菱形。长5.9厘米(图一九:3)

石铲 1件。H106:5,黑色,弧刃,双面刃。中部穿一孔,采用两面钻法。残长9厘米、厚2厘米(图一八:14)。

石凿 4件。皆磨制。T102②:4,黑色,长条状,单面刃。长6.1厘米、厚1.5厘米、宽1.5厘米(图一八:12)。H308:2,黑色,长条状,双面刃。残长9.8厘米、宽1.9厘米、厚1.4厘米(图一八:13)。

石斧 6件。皆磨制。部分石斧残留有琢制之痕,其制法为先打,后琢,再磨光。T102②:2,黑色,长方形,双面刃,体扁平。长11.8厘米、宽5厘米、厚3.6厘米(图一九:5)。H108:1,黑色,长方形,截面为厚长方形。长17.8厘米、宽4.9厘米、厚5.8厘米(图一九:1)。

图一九 石器

石锛 4件。其制法为先将石料劈开,然后再磨制。锛的一面极光滑平整,磨制精致。均为扁平长方形,直刃,单面刃。T103⑥:10,灰白色。长13.9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图一九:12)。T103⑥:2,黑色。长12厘米、宽5厘米、厚7.5厘米(图一九:2)。

玉锛 1件。T103⑥,3,墨绿色,扁平长方形,直刃,单锋。残长6.7厘米、宽3厘米、厚1.1厘米(图一九:8)。

石球 1件。T301⑧:1,白色。直径2.4厘米(图一九:10)。

石纺轮 2件。H136:3,灰黑色,圆饼状。直径5厘米、厚0.5厘米(图一九:)。

砺石 2件。T103④:2,砂岩,红褐色,正面被磨下凹。长13.2厘米、宽12厘米、厚4厘米(图一九:7)。T103⑥:28,红褐色砂岩,正面被磨出一道凹槽。残长9厘米、厚5.5厘米(图一九:11)。

骨镞 磨制精致,分八型。

图二 〇骨器

A型件。柳叶形,短铤。T103③:5,长5.3厘米(图二〇:1)。

B型:6件。扁三角形,无铤。T102④:7,长4.6厘米(图二〇:2)。

C型:3件。圆锥形,铤不明显。T109⑤:1,长7.4厘米(图二〇:6)。

D型:1件。四棱形,铤较长。H304:3,残长4.1厘米(图二〇:3)。

E型:8件。三棱形,铤较长,镞身中部截面呈五边形。H127:1,残长10厘米(图二〇:5)。

F型:1件。磨制极光滑,铤较长呈圆柱形。T102④:1,残长5.6厘米(图二〇:4)o

G型:3件。三棱形,无铤。T102③:4,残长7.5厘米(图二〇:8)。

H型:1件。T102③:2,四棱形,无铤。残长7.5厘米(图二〇:7)。

骨镞半成品2件。T102③:6,系用动物肢骨经劈裂后磨成,磨制光滑,棱状,中部微内凹。长12厘米(图二〇:9)。骨锥均以动物肢骨经劈裂后磨成,一般都留有骨腔。分三型。

A型:9件9上端残留有明显的骨臼,下端磨制成尖。T108④:1,长9.3厘米(图二〇:17)。T303④:5,长14.5厘米(图二〇:13)。T301⑥:2,长8厘米(图二〇:15)。

B型件。T103③:7,长14.5厘米(图二〇:12)。

C型:1件。H302:1,两端有尖,截面呈圆形。长10.6厘米(图二〇:14)。

骨凿 4件。采用动物肢骨磨制而成。H106:1,长条形,弧刃,双面刃,残长7厘米(图二〇:18)。T303⑦:3,长条形,弧刃,双面刃。长7厘米(图二〇:10)。

骨匕 1件。T140:3,系用动物肢骨磨制而成。长10.2厘米(图二〇:16)。

骨针 6件。T304:7,磨制。直径0.2厘米、长7厘米(图二〇:20)。H116:1,长6.7厘米(图二〇:19)。

鹿角器 2件。系用鹿角制成,尖端磨制光滑。T302②:8,长18.2厘米(图二〇:11)。

3.装饰品

质地有陶质、骨质、石质、牙质、蚌质5种,以笄和陶环为最多。

陶环 皆磨光灰陶或黑陶。截面呈五边形者10件,均残。H104:2(图二一:15)。

圆角长方形者1件,T301③:33(图二一:12)。

截面为三角形者5件,T105③:1(图二一:13)。环直径约4~5.5厘米。

陶笄皆泥质磨光灰陶或黑陶笄帽呈圆形者10件,T301⑤:1,残长6.5厘米(图二一:5)。笄帽为半圆形或半月形者7件,T103③:2,残长6.9厘米(图二一:3)。

骨笄 2件。T311:2,笄帽残,扁长条状杆。残长17厘米(图二一:1)。H106:7,体稍弯曲,长柄,头部为三杈状。长17.2厘米、厚0.3厘米(图二一:2)。

长条形骨饰 1件。H312:1,系用动物肢骨磨制而成,两端穿孔。表面饰以由小窝组成的横线和折线纹。长7.8厘米、残宽1.9厘米(图二一:4)。

圆方形骨饰 1件。H144:1,中部有一孔。宽3.2厘米、厚2.25厘米(图二一:6)。

图二一 装饰品

石环 1件。T105②:1,白色,截面呈圆角长方形(图二一:14)。

石笄 1件。T301④:2,灰绿色,笄帽为半圆形。残长7.5厘米(图二一:9)。

石饰 1件。T103⑥:1,白色,不规则梯形,上穿两孔,采用单面钻孔法。残长6厘米、残宽3.8厘米、厚0.5厘米(图二一:11)。

玉璧 2件。T153:11,绿色,已残。孔径约5厘米(图二一:10)。

牙饰 2件。T108⑤:2,两端穿孔。长6厘米、宽1.7厘米(图二一:16)。H307:1,一端穿孔。长4.5厘米、宽1.4厘米(图二一:7)。

蚌饰 5件。顶端穿一孔。H145:2,宽2.5厘米(图二一:8)。

4.卜骨

2件。系用牛肩胛骨制成,无钻凿,只有灼,灼痕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两面均有。T103②:8,长24.5厘米(图二二:1)。T102④:13,长27.5厘米(图二二:2)。

图二二 卜骨

在本遗址的发掘中,还出土有极少量的仰韶文化早中期的陶片。有弦纹罐和窄唇卷沿彩陶盆,彩陶均为泥质砖红色,黑彩,花纹为弧线三角和圆点纹(图二三:1~7)。

图二三 彩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