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沟墓地的年代无疑是一个重要问题。最初,我们在综合考察磨沟墓地出土遗物的基础上,初步断定为齐家文化晚期。从随葬陶器特征来看,明显可以分为甲、乙两大类组合,甲类是以泥质红陶双大耳罐、腹耳罐、侈口细颈罐、夹砂罐、豆等为代表,具有比较典型的齐家文化特征;乙类则以泥质灰陶双耳鼓腹罐、夹砂褐陶双耳罐等为代表,器类及其形态特征皆有别于甲类陶器。无论各墓随葬器类是否完全一致,通常一座墓葬只随葬其中一类陶器。不过,在一些双偏室墓葬中也发现有两类陶器的共存现象,但却分别见于不同的偏室,诸如M84左右偏室[72](图一九)、M303上下偏室。另外,分别随葬这两类陶器的墓葬常常相间排列,甚为有序。因而可以肯定,分别随葬这两类陶器的墓葬应属同一时期同一墓地[73]。不过,两类随葬陶器的存在,难免也会引起对磨沟墓地文化属性的认识分歧。
图一九 M84随葬陶器(左侧3件出自左偏室,其余出自右偏室)
迄今,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我们对磨沟墓地的认识也渐趋全面。如前所述,磨沟墓地初步可以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或可分四个区域)。北区年代最早,竖穴土坑墓比例很高,除了随葬陶器,墓穴下部或人骨之上常见白色石英岩(俗称火焰石)碎石堆及猪下颌骨随葬现象,猪下颌骨最多达32个个体(M1508)。这些现象常见于以往发现的齐家文化墓葬。随葬陶器中的泥质红陶腹耳罐、双大耳罐等更加接近秦魏家上层墓葬等出土的同类器物。竖穴偏室墓数量甚少,且多随葬乙类陶器,不见于秦魏家上层墓葬。综合来看,磨沟墓地的年代上限接近或略晚于秦魏家上层墓葬的年代。值得注意的是,在M1202和M1467的随葬陶器中,各有1件白陶盉(图二〇),形态甚似二里头文化的同类器物。
图二 〇M1202随葬陶器
图二一 M1192墓口石堆(含大量陶片)
在中区墓葬,竖穴偏室墓数量剧增,表明随葬甲类陶器的墓葬形制受到了随葬乙类陶器墓葬的强烈影响,两者存在明显的文化融合现象。只是随葬甲类陶器的墓葬偏室普遍较窄,人骨推挤现象较为普遍。虽然随葬陶器组合变化不大,但代表性器物的形态特征略有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M1192除了头龛和偏室内的随葬陶器外,在墓口即坟丘底部发现有两个圆形碎石堆(图二一),其中夹杂较多陶片,可辨或可复原器类包括足跟类似鸭嘴状、体饰细绳纹的高领袋足鬲、夹砂或泥质灰陶素面双耳罐、泥质红陶素面大口罐,陶色不甚纯正的夹砂或泥质素面小口鼓腹罐等。其中除了双耳罐和大口罐,袋足鬲和小口罐的口沿外侧普遍施加一周泥条,器类及其特征与墓葬随葬品迥异(图二二~图二四)。但从墓葬埋葬过程来看,年代应基本一致。另外,在火葬墓(M287)中也偶见以此类陶器盛放碎骨的现象,应非孤例。这一发现似可表明,用于随葬的陶器类型较为固定,并非日常使用陶器的全部器类。
图二二 M1192随葬陶器(www.xing528.com)
图二三 M1192墓口出土陶器
图二四 M1192墓口出土陶器
在南区墓葬中,腹耳罐、双大耳罐等存在明显减少的趋势,形态特征也有一定变化,似乎表明随葬品中的甲类陶器已近尾声。而在随葬乙类陶器的墓葬中,开始出现了个别竖穴土坑木棺墓,其形制结构等与该墓地发现的典型寺洼文化墓葬极为相似,仅陶器特征仍有较大区别。这些情况说明,北区墓葬的年代更加接近于寺洼文化。
综合来看,以磨沟墓地为代表的这类遗存,或可作为齐家文化晚期的新类型,但需进一步确认其地理分布范围。在部分墓葬所随葬的乙类陶器中,双耳罐已初具马鞍口趋势,而且竖穴偏室墓、竖穴土坑木棺墓、人骨推挤现象等也见于该遗址发现的寺洼文化墓葬,或可视为寺洼文化的原始因素。换言之,寺洼文化极有可能萌发于齐家文化晚期,类似于商与夏、周与商的包容轮替关系。进而,从这些情况来看,用齐家文化末期来表示磨沟墓地的年代范围,似乎较之齐家文化晚期更为确切一些。
概括而言,磨沟墓地是迄今发掘规模最大的齐家文化墓地,为研究齐家文化乃至甘青地区史前葬俗、甘青地区的复杂化进程及其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关系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新资料。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磨沟墓地发掘的收获和意义将会进一步得到显现。
(本文原载于《考古学研究》2012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