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墓葬过程及特点:间歇性形成与多次合葬

墓葬过程及特点:间歇性形成与多次合葬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墓道上、下部填土不仅土质土色存在一定差异,且其间存在淤土或沉积土、塌陷堆积,才能说明上、下填土具有间歇性形成特点。这两座墓葬下部的花土堆积明显不同于上部塌陷、淤土堆积等,应系塌陷之前填埋的,墓道上部则不曾填埋,并因积水塌陷而连成一体。对于多次合葬与使用的墓葬而言,其使用和埋葬过程至少存在三种情况。

墓葬过程及特点:间歇性形成与多次合葬

磨沟墓地多样性的埋葬方式,如二次葬和二次扰乱葬所揭示的多次使用,以及人骨推挤现象所揭示的多次合葬,又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即这些多次使用及多人合葬现象具体是怎样形成的,其埋葬过程究竟如何?换言之,墓葬人骨个体所揭示的埋葬方式,虽可一定程度地反映多次合葬与使用过程,但还不足以充分揭示埋葬过程的具体情形,尤其是多次使用过程中对墓道的处理方式。这一问题很快就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积极探寻相关的线索和证据。除了墓道中发现的一些特殊结构,解剖性发掘则为之提供了直接而可靠的埋藏证据。

从发掘结果来看,在多次使用及合葬现象的形成过程中,通常对墓道采取不完全填埋即封闭处理的方式,以便打开墓道再次使用。而封闭处理墓道的方式相当复杂,至少可分为棚架式填埋和直接填埋墓道下部两种封闭处理方式。

棚架封闭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墓道中搭建棚架设施,而搭建棚架设施的关键则在于如何支架。在正常情况下,最终填埋墓道时棚架设施往往不复存在,致使考古发现的偶然性极高。唯有某些特殊原因,才能导致棚架设施最终有所保留,成为弥足珍贵的直接证据。在磨沟墓地的发掘过程中,经反复确认得知,墓道棚架封闭的情况甚为复杂。具体来说,棚架设施如何搭建,往往取决于棚架材料(包括相对于墓道的长短尺寸等),结构性痕迹在墓道中或有或无,随意性很强。

从墓道中发现的结构性痕迹来看,棚架设施在结构方面至少存在对称和不对称结构两类,甚或对称结构还可区分为完全对称和不完全对称两小类。对称结构相对比较容易确认,如M206墓道下部的石砌二层台、M85墓道下部头脚两端高度基本一致的水平状凹槽,有些则类似于头龛和脚龛如M208,或如M430墓道底面四角存在对称的柱洞遗迹(图一一)。就前三种情况来说,只需利用墓道中的这些对称结构搭建棚板(或棚木)即可。而后一种情况,有时还需要在头脚两端左右对称的立柱上搭置横板(或横木),然后再在横板上纵向搭置棚板。M430即应如此,否则必须使用与墓道长宽相若的整块木板。而其墓道所埋两人都经过二次扰乱,说明棚架设施至少从葬入搭建使用到了二次扰乱(白骨化)之际。

相对而言,不对称结构的确认则较为困难,需要更加清晰而可靠的证据。如墓道一端存在的水平状凹槽(包括类似头龛或脚龛者)、水平状圆洞等,或墓道一侧高于偏室处存在的水平状凹槽,或墓道底面不对称的柱洞等。对于墓道中存在的这类结构性不对称痕迹,只有在发现直接使用的相关遗存时才能充分加以确认。M642墓道设有头龛和脚龛,但头龛随葬陶器,而脚龛明显高于头龛,且脚龛空置,两者用途当有区别。重要的是,该墓在接近墓道底面的堆积中发现有数块纵向木板朽痕,分布范围从墓道中部到偏室中部(图一二),明显超越了封门板数量及其可能的分布范围,应系棚架设施随偏室塌陷所致,脚龛当是搭建棚架设施的结构性遗留。而这种不对称结构的另一端,则应是以树杈等物或者垫土支架。树杈类支架的使用痕迹理论上应该存在,但实际则由于使用痕迹极不明显而很难确认。M913墓道头端底面曾发现1件类似于柱础的物件,系在残破陶器的口肩部内侧涂泥并略加烧制而成,其顶面中部有一圆窝,很可能是用于支垫高度不足的木柱(图一三)。更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M861墓道棚架设施发现时,棚板即搭置于两端对称的半圆形立柱之上及偏室口上部的水平状凹槽之中(图一四)。这些实例当可说明墓道棚架设施存在不对称或不完全对称结构的客观事实。

图一一 M430墓道底面柱洞

图一二 M642塌陷木板朽痕

图一三 M913墓道头端底面疑似柱础

图一四 M861墓道脚端支柱与偏室顶部凹槽(www.xing528.com)

另外,从形成条件方面分析,墓道下部及底部的淤土、沉积土以及偏室塌陷堆积延伸至墓道部分等堆积现象,通常也应是在墓道下部被架空的情况下形成的,尤其沉积土中包含有少量花土颗粒,则应是棚架设施之上填土封闭的直接证据。换言之,一些墓道虽无结构性痕迹发现,但只要墓道下部存在淤土、沉积土或塌陷土等特殊堆积,也能说明墓道下部曾存在一段空置期,进而说明棚架设施也可能存在全部利用棚架材料搭建的现象,墓道中没有任何结构性痕迹。

直接填埋墓道下部的封闭处理方式也是极难确认的。即便墓道下部与上部填土不同,也不便作为填埋封闭墓道下部的可靠证据。因为在一次性填埋墓道的过程中,也可以形成明显的层状堆积。无疑,确认这一现象还需要相关证据进一步证实墓道上、下部不同堆积的形成过程是间歇而不连续的,即在形成过程和时间方面明显应是两次填埋所致。如墓道上、下部填土不仅土质土色存在一定差异,且其间存在淤土或沉积土、塌陷堆积,才能说明上、下填土具有间歇性形成特点。如竖穴偏室墓M1073,距离墓道底部约40厘米时,墓道范围才显清晰,上部堆积延伸范围较大,包含块状塌陷黄土及淤土堆积等,尤其西南侧的竖穴土坑墓M1066,发现于塌陷及淤土堆积之下,墓道花土堆积仅40厘米左右(图一五)。这两座墓葬下部的花土堆积明显不同于上部塌陷、淤土堆积等,应系塌陷之前填埋的,墓道上部则不曾填埋,并因积水塌陷而连成一体。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堆积证据能够说明这种封闭处理方式存在的事实,不再一一列举。

无论是竖穴土坑还是竖穴偏室墓,除了人为因素,墓葬的使用难免也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导致墓葬终止使用、最终完全填埋墓道的直接原因未必完全一致。对于多次合葬与使用的墓葬而言,其使用和埋葬过程至少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合葬与使用结束后,一次性填埋墓道,此时往往不再使用棚架设施及封门板等;至于最终完成合葬的社会性原因及标志,尚需进行系统而仔细的分析。二是分阶段填埋墓道,即在偏室存在的扩建或改建使用等情况下,时常导致先期填埋墓道下部的现象,但这种现象甚为少见。三是合葬虽未完成,但因偏室塌陷不便继续使用而填埋墓道。

此外,还有极少一些通过再次挖开墓道实施合葬的现象,我们曾以原始墓道和再次挖开墓道加以区分。就再次挖开墓道现象的确认而言,竖穴偏室墓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先后形成的墓道对应的却是相同的墓室,实例如M260等。而难以确认的当是竖穴土坑墓中再次挖开的合葬现象,原因就在于这种现象极易理解为具有打破关系的两座墓葬,且符合地层学原则。如M1268,上层人骨的墓穴与下层人骨墓穴有所偏移,但上层随葬陶器却置于下层人骨的头骨之上(图一六),与人骨上下叠置的竖穴土坑墓(如M21)极为相似,因而可以理解为同一座墓葬,当属再次挖开墓穴的合葬现象。前文提到的火葬墓常常建于一些墓葬坟丘的边缘部分,实际也可理解为一种合葬现象,只是形式较为特殊而已。

尽管这些现象未必就是埋葬过程的全部例证,也足以证实磨沟齐家文化墓葬的多次使用与合葬过程。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在同一座墓葬中出现多种葬式。

图一五 M1066(M1073在右侧)

图一六 M1268竖穴墓再次挖开合葬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