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城驿遗址:河西走廊早期冶金技术的重要发现

西城驿遗址:河西走廊早期冶金技术的重要发现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发掘初步认为西城驿遗址是一处以从事旱作农业为主、兼有饲养,并进行冶金等手工业生产的史前聚落址。西城驿遗址一系列冶金遗物的发现,不仅表明至迟在距今4100年前后在河西走廊地区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冶金生产,而且这一发现为进一步开展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的起源和相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了重要资料,对开展河西走廊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和区域冶金格局的比较研究等意义深远。

西城驿遗址:河西走廊早期冶金技术的重要发现

西城驿遗址遗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期为马厂晚期遗存,年代为距今约4100~4000年;二期文化内涵丰富,暂可称之为“西城驿二期遗存”,其中包含有一组由马厂晚期向四坝文化过渡的遗存,年代为距今约4000~3700年;三期为四坝文化遗存,年代为距今3700~3600年,下限可至3500年前后。

通过对西城驿遗址的发掘,明确了马厂晚期—西城驿二期遗存—四坝文化这一完整的地层序列,基本明确了四坝文化的来源。在对西城释遗址进行发掘的同时,还以西城驿遗址为中心,对周边区域进行了调査,并对濒临破坏的张掖农场遗址、山丹过会台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通过发掘初步认为张掖农场遗址是一处沙井文化遗存,山丹过会台遗址是一处骟马文化遗存。沙井文化、骟马文化在张掖地区的发现,也改变了以往认为沙井文化仅分布在武威地区、骟马文化仅分布酒泉地区的传统认识。在充分认识西城驿二期文化遗存内涵的同时,结合现有的调查、发掘资料,可以初步建立黑水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序列,即马家窑—半山—马厂—西城驿二期遗存—四坝文化—骟马及沙井文化。在马厂末段,齐家文化已经出现在黑水河流域,部分遗址中两者共存。西城驿二期遗存内涵丰富,陶器(如F70、H267出土陶器)可划分三组,第一组为马厂晚期遗存残留,第二组为马厂晚期向四坝文化过渡的遗存,第三组为齐家文化遗存。四坝文化早段依然有齐家文化遗存的残留,而齐家文化可能与马厂晚段遗存、西城驿二期遗存以及四坝早段遗存都曾共存。

通过发掘初步认为西城驿遗址是一处以从事旱作农业为主、兼有饲养,并进行冶金等手工业生产的史前聚落址。该聚落的房屋建筑经历了半地穴式—半地穴式、地面立柱式、地面土坯建筑—地面立柱式、地面土坯建筑的演变过程。半地穴式建筑主要集中在马厂晚期,在二期有少量存在。地面立柱建筑与地面土坯建筑大量存在于西城驿二期及四坝时期,四坝时期不见半地穴式房屋。这为全面认识河西地区早期房屋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资料。

通过发掘初步确定该遗址的冶铜活动从马厂晚期出现,一直进行至四坝早段,在西城驿二期时最为兴盛,年代约为距今4100~3600年,历时500年,除出土小件铜器外,还发现炉渣、矿石、炉壁、鼓风管、石范等大量冶金遗物。从遗址延续时间长、冶金遗物丰富多样等特征来看,这可能是河西地区的一处冶金中心。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学界就有中国早期冶金技术起源本土说和外来说之争,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由于大量早期铜器的出土及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区域之一。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因受材料限制,大家将重心集中在可见的铜器上,从而导致对某些问题难以深入探讨。西城驿遗址一系列冶金遗物的发现,不仅表明至迟在距今4100年前后在河西走廊地区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冶金生产,而且这一发现为进一步开展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的起源和相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了重要资料,对开展河西走廊地区早期冶金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和区域冶金格局的比较研究等意义深远。

另外,大麦小麦、权杖头、土坯建筑等的发现表明,在距今4000年前后,东西文化在河西走廊地区便已进行着频繁的交流。一般认为大麦和小麦是在地中海东岸的黎凡特地区最早被驯化,时间早到距今约10000年[53]。东灰山遗址大麦、小麦的发现[54],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注意,就其年代问题曾有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将其确定为四坝文化时期遗存,绝对年代在距今3500年前后。西城驿遗址在二期便已出现大麦和小麦,年代在距今年4000前后,是河西地区目前所见大麦和小麦出土数量最多、年代最早者,这为大麦和小麦进入中国的路径及传入河西走廊地区的时间等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权杖头最早出现在西亚和埃及,在河西走廊地区最早发现于玉门火烧墓地[55],在这里不仅发现了石质权杖头,而且发现了青铜铸造的四羊首权杖头[56]。火烧沟的年代与西城驿三期相当,西城驿三期发现了1件残石范,型腔与火烧沟发现的四羊首权杖头极为相似。西城驿二期就发现了石质权杖头,形制与火烧沟相似,但年代较火烧沟略早。土坯最早出现在西亚、中亚地区,在我国黄淮地区、长江下游及长城地带东段的史前文化中也有发现,河西走廊地区最早发现于东灰山遗址[57],为四坝文化时期。而西城驿二期便已出现了土坯建筑,在年代上早于东灰山遗址。考虑到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西城驿遗址同时期或更早的甘肃东部地区史前遗址中都未见到土坯或土坯建筑,目前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西城驿遗址土坯的出现是受到了来自西边的影响,而很难将其与东部地区直接联系起来。就目前来看,河西走廊地区大麦、小麦、权杖头和土坯建筑的出现,很可能均是受到西方影响的结果。(www.xing528.com)

附记:

炭化作物显微照片由赵志军先生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执笔者 陈国科 王 辉 李延祥 张良仁 杨月光

(本文原载于《考古》201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