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家文化百年研究:合葬墓规模大,墓坑详细数据分析

齐家文化百年研究:合葬墓规模大,墓坑详细数据分析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葬墓(图三)的墓坑较大,如墓124,系成人合葬,长2.42米、宽0.9米、深1.1米。图三南部墓地发掘区出土情况南部墓地规模较大,分上、下两层。上层墓葬九十九座,排成六排;下层八座,排列较零散;不论上层、下层,骨架头部都向西北方。第六排八座,都是单人葬,除墓16外,都有随葬品。北部墓葬分三排。第三排十一座,都是单人葬。乙、合葬墓共二十四座,有成人合葬、成人与儿童合葬、成人与婴儿合葬三种。

齐家文化百年研究:合葬墓规模大,墓坑详细数据分析

(一)墓制

这个墓地共发掘墓葬一百三十八座。形制基本相同,都是长方形的竖穴土坑,没有发现葬具的痕迹。除儿童墓外,单人墓葬的墓坑,一般长1.6~2米、宽0.6~0.7米、深0.7~1米。合葬墓(图三)的墓坑较大,如墓124,系成人合葬,长2.42米、宽0.9米、深1.1米。墓坑一般都较规整,但有的宽窄不等,如墓23、50、91、95、97等为头端宽足端窄;墓29、45、46、48、64等则相反。坑壁多数垂直,少数作斗形。

图三 南部墓地发掘区(T1~T19、C、E~I)出土情况

南部墓地规模较大,分上、下两层。上层墓葬九十九座,排成六排;下层八座,排列较零散;不论上层、下层,骨架头部都向西北方。北部墓地规模较小,二十九座墓排成三排,骨架头部一律向西。北部西边TA内的二座墓,骨架头向西北。现将南部上层墓葬和北部墓葬的排列情况分别加以说明:南部上层墓葬分六排,从北至南。

第一排 十五座。其中单人墓葬十座(M24、M29、M33~M35、M46~M49、M63),成人合葬墓四座(M30、M37、M45、M50),成人与儿童合葬墓一座(M51)。都有随葬品。

第二排 十五座。其中单人葬十一座(M5、M7、M8、M22、M23、M26、M35~M41、M44),成人合葬二座(M52、M103),成人与婴儿合葬一座(M42),成人与儿童合葬一座(M6)。除墓26外,都有随葬品。

第三排 十三座。其中单人葬十二座(M4、M9、M10、M19~M21、M31、M65、M75、M90、M91、M99),成人与婴儿合葬一座(M3)。除墓68外,都有随葬品。

第四排 二十三座。除一座不明(MI12)外,计单人葬十九座(M27、M25、M32、M54、M55、M58、M59、M64、M67、M77、M79、M80、M82、M84、M87、M93、M96、M102、M104)成人合葬二座(M81、M85),成人与儿童合葬一座(M97)。除墓64、97外,都有随葬品。

第五排 二十五座。除M66、M73、M212不明外,其中单人葬十七座(M11~M13、M56、M57、M69~M72、M76、M86、M88、M92、M94、M100、M101、M116),成人合葬四座(M18、M60、M95、M115),成人与儿童合葬一座(M65)。除墓73、76、94、101、116外,都有随葬品。

第六排 八座(M14~M17、M25、M61、M62、M53),都是单人葬,除墓16外,都有随葬品。

北部墓葬分三排。从北至南(图四):

图四 北部墓地发掘区(T51~T55)出土情况

第一排 七座。其中单人葬五座(M106、M107、M110、M113、M114),成人合葬二座(M1105、M108)。都有随葬品。

第二排 十一座。其中单人葬八座(M117~M119、M125、M133、M135~M137),成人合葬墓三座(M124、M134、M135)。都有随葬品。

第三排 十一座(M120~M123、M126~M132),都是单人葬(墓129是儿童墓)。都有随葬品。

(二)葬式

这批墓葬有单人葬和合葬两种。

甲:单人墓

共一百十四座,除葬式不明者九座(M61、M62、M66、M71、M73、M111、M112、M116)外,有侧身直肢葬三座(M48、M49、M98),屈肢葬二座(M32、M56),俯身葬一座(M91),余皆仰身直肢葬。

1.仰身直肢葬

大多是两手垂直,少数左手垂直,右手斜放于腹下部;有的则相反;也有两手交叉放在腹部的。下肢比较固定,都是伸直并拢的。随葬器物一般放于骨架脚下方,猪下颌骨大多埋在墓口。举六例说明:

墓87,坑长1.72米、宽0.5米、深0.46米。脚下方随葬陶罐三件、陶碗一件。

墓40,墓口埋四块猪下颌骨。骨架脚下方放陶罐三件、陶豆一件、肱骨旁还放有三十六块白色的小石块。

墓19,墓口放四块猪下颌骨,腰部放一骨匕,左股骨旁放一铜饰,脚下方放陶罐二件,陶碗、骨锥各一件。盆骨旁还放有三十五块白色的小石块。骨架属男性。

墓129,儿童墓。坑长1.4米、宽0.34米、深0.4米。脚旁随葬陶鬲、瓶各一件(图四)。

墓9、墓89的器物放置比较特殊。墓9的墓口除埋猪下颌骨二十六块外,还有双大耳罐和侈口罐各一件(图五)。墓89的四块猪下颌骨是放在骨架脚下方的二件陶罐上的。骨架上还涂抹(或撒上)颜色鲜艳的赭石粉末(图五)。

2.侧身直肢葬

墓49,墓坑较大,长2.3米、宽0.7~0.91米、深0.4米。骨架侧卧,左手垂直身旁,右手压在骨架下面,两脚伸直并拢。脚旁放陶罐二件,陶豆、骨针各一件。腹下放骨匕一件(图五)。

墓48,墓口埋猪下颌骨四块,骨架摆放姿势同上,但头骨分离,上面压大砾石一块。随葬陶罐二件,陶豆、骨锥、骨针、骨匕各一件。

墓98,上身微侧,两手向上屈,两脚伸直。随葬各种陶罐六件,器形都较小(图五)。

3.屈肢葬二座

墓56,坑长1.87、宽0.6、深0.5米。骨架上身侧卧,下肢弯曲。脚旁放陶罐二件、陶碗、骨针各一件;右手旁还放有十三块白色的小石块(图五)。

墓32,下肢屈度较大,鉴定属男性。仅在头部附近有五块小石块。无其他随葬品(图五)。

图五 墓葬平面图

4.俯身葬(www.xing528.com)

仅墓91一座。坑长2.04米、宽0.54~0.77米、深0.75米。骨架上身稍向左侧转,右手弯曲。脚下方随葬陶罐两件,陶碗、瓶各一件;背上放侈口罐一件(图五)。

乙、合葬墓

共二十四座,有成人合葬、成人与儿童合葬、成人与婴儿合葬三种。

1.成人合葬

按葬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

(1)仰身直肢与屈肢合葬共十三座(M2、M18、M45、M60、M51、M55、M95、M103、M105、M108、M115、M124、M138)。每墓骨架均为两具,其中一具为仰身直肢葬;另一具为侧身屈肢葬,而且都位于前者的左边。大部分的墓葬都有随葬品。举两例说明:

图六 墓葬平面图

墓105,墓坑长1.9米、宽0.8~0.9米、深0.7米。两具骨架上均有红色布纹的痕迹,经鉴定,仰身直肢者系男性,屈肢者系女性。脚下方放陶罐三件(图六)。

墓60,两具骨架均身首分离,头部和腹部上共压有五块大石块。脚下方随葬有陶罐三件。在陶罐旁有骨针一件。墓口埋有猪下颌骨六块(图六)。

(2)侧身直肢与屈肢合葬二座。墓50,坑长2.18米、宽0.8~1.24米、深0.5米。墓口埋猪下颌骨三十四块。侧身直肢者居右,鉴定为男性,腰间放骨匕一件,胸前撒十三块白色的小石块。屈肢者居左,身首分离,鉴定为女性。左边放牙饰一件(图六)。墓37,坑长2.06米、宽0.64~0.83米、深0.65米。墓口埋猪下颌骨十八块。两具骨架均身首分离。侧身支肢葬者居左,下肢微屈;屈肢者居右。胸前有小石块十二块。脚下随葬陶罐三件,陶豆、骨针各一件(图六)。

(3)俯身与侧身合葬仅墓52一座。坑长2.1米,宽0.75~0.85米,深0.6米。墓口埋猪下颌骨五十五块,陶罐一件。俯身葬者居右,臂骨旁放小石块四十块;鉴定系男性。侧身葬者居左,鉴定为女性;脚下随葬陶罐三件、陶豆一件(图六)。

2.成人与儿童合葬

图七 墓葬平面图

(1)仰身直肢与屈肢合葬三座(M30、M51、M65)。成人仰身直肢,居右;儿童屈肢,居左。都有随葬品。举墓51为例,墓坑长2米、宽0.55米、深0.63米。经鉴定,成人系男性,儿童约6~7岁,在成人腹部还有白色小石块三块(图七)。

(2)仰身直肢与侧身合葬三座(M6、M97、M134)。成人仰身直肢,居右;儿童侧身直肢,居左。举墓6为例,墓坑长2.16米、宽0.52米、深0.5米。墓口埋猪下颌骨六十八块。脚下方随葬陶罐三件。陶豆、骨匕各一件。经鉴定,成人系男性(图七)。

3.成人与婴儿合葬

二座(M3、M42)。成人皆仰身直肢葬,婴儿骨架已残朽不全。墓3,墓坑长2.1米、宽0.6米,深0.6米。婴儿骨架位于成人的两腿间。脚下方随葬陶罐三件,陶碗一件(图七)。墓42,婴儿放在成人的左手臂旁,脚下方随葬陶罐三件,陶碗一件;颈部放绿松石珠两颗。另外在肱骨和尺骨旁有白色小石块十八块,在腿骨旁有猪下颌骨五块(图七)。

(三)关于随葬品及其他

墓葬有随葬品的一百二十五座,无随葬品的十三座。随葬品包括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卜骨和猪下颌骨等。其中,以生活用具为主。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容器,常见的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侈口罐、碗和豆等,但碗和豆不同出于一个墓中。陶器大部分放在死者的脚下方,少数在脚部上面的墓口填土中又放一两件陶罐。放墓口陶罐主要是双大耳罐与侈口罐,其次是双大耳罐与单耳罐,个别的是双耳罐与瓶;如系放置一件,则为双大耳罐,或侈口罐。此外,还有在骨架头部或背上加放一件陶罐的各一例(M91,图五)。随葬陶器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最常见的有以下六种:

(1)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侈口罐、豆(M39、M40、M65、M82、M103、M132)。

(2)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侈口罐、碗(M20、M24、M42、M44、M88、M126、M127、M128)。

(3)双大耳罐、侈口罐、豆(M10、M27、M47、M54、M78、M131)。

(4)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侈口罐(M11、M81、M95、M136)。

(5)高领双耳罐、侈口罐、单耳罐、豆(M22、M29、M30、M35、M37)。

(6)高领双耳罐、侈口罐、单耳罐、碗(M3、M34、M87、M96)。

此外,有特殊组合三例:

(1)墓89,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双耳罐、单小耳罐、盆,共五件。

(2)墓98,双大耳罐、双小耳罐、侈口罐、单耳罐各一件,单小耳罐两件。

(3)墓123,双大耳罐三件,侈口罐两件,高领双耳罐、碗各一件。

骨匕大部分放在人骨的腹部或腰部。个别的放在手边(M50)、头部附近(M6)或放在陶盆内(M13)。

生产工具不多。骨锥与骨针大部分放在人骨的脚下方。石斧、石镑、石凿或敲砸器等,有的放在手掌边或手臂附近(M138),有的放在头部的左侧(M112),也有的放脚旁(M15)。陶拍放在头部的右侧(M35)。

装饰品皆随身佩戴。绿松石珠放在耳旁或颈部附近,应为耳饰或是一种项链。牙饰放在头部附近(M50)。石璧、蚌璧放在胸前(M71、M75)或头部附近(M123)。铜环放在手指旁(M70、M99)。卜骨作为随葬品的仅一件,发现在墓23的高领双耳罐内。有四十六座墓用猪下颌骨随葬。猪下颌骨的数量不等,少者一块,多者达六十八块,大部分放在人骨脚部上面的墓口填土内,少数放在骨架脚下方的陶器上面,个别的放在骨架腿边(M42)。这些猪骨有的是零散地放着,有的是成堆放着,也有的是整齐地并排着,如墓134。此外,有少数墓还用小石块随葬,少者两块,多者达一百零五块(M27)。小石块大多是白色的,少数是灰褐色或浅绿色。这些小石块撒在人骨周围或堆放在一起

通过对这批墓葬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南部下层墓葬与上层有些不同。第一,下层的墓葬数量少,排列不如上层整齐。其次,下层葬式都是仰身直肢葬,未见合葬墓。第三,下层有单人儿童墓(M36、M43、M109),上层未见。第四,在随葬陶器方面,下层陶器除个别的在上层仍有发现外,大部分陶器只见于下层:如Ⅶ式盆、Ⅵ式单耳罐、Ⅰ式双小耳罐、Ⅰ式双大耳罐、Ⅶ式高领双耳罐、侈口曲领罐、Ⅴ式侈口罐、Ⅴ~Ⅵ式单小耳罐、Ⅲ式鬲等。在随葬猪下颌骨方面,下层只有个别墓发现,数量又少;上层墓葬却较普遍。这两层墓葬地层叠压关系清楚,在随葬品上,尤其是在陶器上,各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它们之间有早晚关系,即下层墓葬要比上层早些。由于下层墓葬发现不多,除了指出上述的一些现象以外,目前还难以做更多的说明或与上层墓葬进行较系统的比较。

至于南部上层墓葬与北部墓葬的关系,虽然两者的方向与规模有所不同,但它们属于同一地层堆积(即第二层);随葬陶器的数量、组合情况与器形特征等方面都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因此,它们可能代表着两个邻近的父权制家族公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