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大班社会活动快乐的中秋节幼儿教师说课

20大班社会活动快乐的中秋节幼儿教师说课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20大班社会活动“快乐的中秋节”说课我说课的流程分为六个部分。中秋节和端午节、春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庆。每年我们都会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看中秋节联欢晚会,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并且大班幼儿上小、中班时,对中秋节已有初步的了解。丰富幼儿对中秋节月饼种类的了解。

20大班社会活动快乐的中秋节幼儿教师说课

案例20

大班社会活动 “快乐的中秋节”说课

我说课的流程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学方法、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

一、设计思路

纲要》里面在社会领域中明确提出:“社会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教育应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中秋节和端午节春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庆。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年我们都会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看中秋节联欢晚会,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并且大班幼儿上小、中班时,对中秋节已有初步的了解。

为了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我设计了本节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收集中秋节有关信息,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地的中秋文化;又通过品尝月饼等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激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上小、中班时对中秋节的初步认识,我制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及有关文化,进一步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2.能大胆讲述收集的信息,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体验集体过节的快乐。

针对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我将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让幼儿以“快乐”为中心点,体验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幼儿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我会有以下准备:

1.嫦娥奔月动画故事、中秋节的相关环境创设。

一个良好、积极的环境有着潜移默化的特点,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更为实用。

2.教师与幼儿一起准备的月饼、中秋节相关信息。

这些“准备”的目的是让幼儿主动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活动内容的了解。

四、教学方法

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愉快的氛围,用幼儿能接受和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展开活动。我将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讲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故事,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中秋节的认识,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2.讨论法:可以给幼儿更大的空间和主动性,让幼儿相互讨论交流收集的中秋信息,获得更多中秋节的知识,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演示法:通过展示老师和幼儿收集的各地中秋节相关图片和信息,让幼儿更加形象、直观、真实地感受到各地过中秋节的民风文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五、活动过程

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欣赏动画——引出主题。

师幼交流——丰富经验。

品尝月饼——分享快乐。

许下心愿——祝福团圆。

下面我详细说一说每一环节的教与学的过程。

1.欣赏动画——引出主题

活动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会让幼儿观看嫦娥奔月的动画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展示动画)

(视频播放结束)通过观看动画故事,唤起幼儿对中秋佳节的遐想,进而引出主题。

2.师幼交流——丰富经验

大班幼儿上小、中班时,对中秋节已有初步的了解。活动前我会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中秋节的信息,让幼儿以主动学习的方式,加深对中秋节的了解。

活动中,我运用了让幼儿先表现、老师后补充的方式,充分给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首先我会请幼儿讲述收集到的中秋节来历和相关故事以及中秋节有关的古诗、民谣等。幼儿通过回忆、谈论的方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大胆表述中秋节的相关信息。在幼儿展现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当中秋季的中期,因而被称为“中秋”。这天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因而又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使幼儿更加明确了中秋节的来历。

接着,引导幼儿说一说:“过中秋节了,我们班上有什么变化?”通过中秋节的相关环境布置,为幼儿创设了过中秋节的愉快氛围,充分发挥环境空间的教育价值。另外,引导幼儿说一说“大街上都有什么变化?”“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时都干些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观察、回忆中体会过中秋节的情感,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对中秋节文化知识的了解,我会提问幼儿:“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都会用什么方式来庆祝中秋节吗?”请幼儿向大家展示和讲解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相互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幼儿展示的基础上,我会出示相关图片,补充并小结: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等。

3.品尝月饼——分享快乐

过中秋,庆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就是吃月饼,月饼是幼儿熟悉并喜爱的一种点心,为了让幼儿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过中秋节的快乐,我设计了品尝月饼、共同分享快乐的环节。

活动前我鼓励幼儿将月饼带到幼儿园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幼儿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幸福,体验分享的快乐。品尝月饼的过程中,我先请幼儿观察月饼的形状,“小朋友们看一下我们带的月饼都是什么形状的?和老师的月饼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月饼通常是圆的,知道月饼的圆代表团团圆圆,代表生活幸福美满);接着请幼儿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月饼:“你带的是什么月饼?什么馅儿的?”丰富幼儿对中秋节月饼种类的了解。

接下来,让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活跃节日气氛,让幼儿边听音乐边与同伴互相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品尝月饼、感受中秋快乐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分享的乐趣。

4.许下心愿——祝福团圆

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幼儿:“中秋节快要过去了,让我们一起许下中秋节的心愿吧!”请全班幼儿闭上眼睛许愿。接着,我鼓励幼儿把心愿说给大家听听,给幼儿表达心愿的机会。

本环节通过让幼儿许下中秋心愿,添加了神秘感和乐趣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等幼儿分享完中秋心愿后,我们的活动也将接近尾声。

六、活动延伸(www.xing528.com)

活动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和家人一起制作中秋节贺卡,并与同伴互送,体验浓厚的亲情和友情。

本节活动,我改变了以往单纯说教的方式,通过环境的创设、幼儿的大胆表现及品尝月饼、中秋许愿等方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又通过看、说、尝等分享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案例21

大班社会活动 “合作真快乐”说课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今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品质。《纲要》把“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作为幼儿园社会教育总目标之一。要求“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会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指南》中也指出:“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建立“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品质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合作真快乐”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理解合作的内涵及重要性,并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学习合作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基本上都接触过简单的、基本的“合作”这种社会交往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完成值日生工作,他们无意识中习得了合作的技能。但幼儿并不清楚这种行为就是合作,更不理解合作的真正内涵及其重要性。大班幼儿有合作的愿望,但缺少科学的合作方法和技能。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自主探索能力强,有合作愿望但缺少合作方法的发展特点,确定以下目标:

(1)初步理解合作的内涵和意义。此目标从认知角度确定,让幼儿理解合作的含义,知道合作和助人不一样。

(2)尝试协商、分工合作,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此目标从能力角度制定,让幼儿增强合作意识,掌握合作的方法,提高合作能力。

(3)体验合作的愉快情感,进一步增强合作的意识。这一目标从情感角度确定,幼儿的社会学习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幼儿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就能增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合作的愉快情感,进一步增强合作的意识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要使幼儿真正理解合作并内化为行动,情感、态度是内在动力。

教学难点:尝试协商、分工合作,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是教学难点。因为合作不是简单地在一起做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因此,定为难点。

4.教学准备

儿童是在对原有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中建构新经验的,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很重要。大班幼儿做过一些需要合作的活动,如需要合作的体育游戏、跳集体舞等。物质准备方面,布置了娃娃家家具场景,准备了关于合作的图片4张。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为导向。我拟采用讨论、行为练习、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

1.讨论法

创设平等、宽松的氛围,和幼儿一起讨论关于合作的话题,加深幼儿对“合作”的理解。

2.行为练习法

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不断地尝试、操作、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合作。

3.游戏法

教学中让幼儿玩合作游戏。通过游戏,使幼儿掌握合作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说教学程序

《指南》中指出: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感知理解合作—玩游戏、掌握合作的方法—回归生活、提升合作经验。

1.环节一:创设情景,感知理解合作

创设搬娃娃家的家具的情景:“这么多家具,我们都不能做游戏了,我们把家具搬到‘阳光小屋’去吧!”从而引导幼儿初步体验大家一起合作的感受。在幼儿体验基础上,引导幼儿讨论、发现、了解合作。

提问:“刚才你们怎样很快地整理好家具?”从而引出“合作”的概念。“很多人一起做同一件事,我们给它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合作’。”使幼儿明白“有许多事情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大家一起做才能完成,这就是‘合作’。”

2.环节二:玩游戏,掌握合作的方法

大班幼儿具有合作的愿望,但缺少科学的合作方法。要使幼儿掌握科学的合作方法、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应让他们在实践中操作。我设计了两个游戏。

(1)玩“抬花轿”游戏——尝试分工合作

幼儿自由结伴,三人一组,两人抬轿,一人坐在轿上。老师巡回观察。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哪组玩得好?为什么?”从而引导幼儿发现游戏前需要先“分工”,商量好谁当坐轿人、谁当抬轿人,才能玩好游戏。

(2)玩“背靠背”游戏——尝试协商一致进行合作

幼儿两人一组,坐在地上,手拉手,背靠背。游戏规则是铃声一响,立刻站起,看哪组最快。游戏结束后提问:“有的小朋友很快就能迅速站起来,有的小朋友铃声响了仍未配合好,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并请游戏成功的幼儿说一说该怎么做,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发现“协商一致”的合作方法。请幼儿再次玩游戏,体验“协商”合作。

上述教学步骤采用游戏、讨论、再游戏的形式,使幼儿体验合作、讨论合作、学会分工和协商一致的合作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幼儿在游戏中也充分体验到合作的快乐,解决了教学重点。

3.环节三:回归生活,提升合作经验

为了丰富幼儿对合作途径的认识,这一教学环节运用讨论法。我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发现什么事情需要合作?”调动幼儿原有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接下来,请幼儿观看杂技表演、劳动等图片,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让幼儿感受到合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采用了幼儿感兴趣的合作游戏,使幼儿体验、感受合作的乐趣。先提出合作的概念,然后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分工与协商的合作方法,最后拓展幼儿的合作经验。幼儿在游戏活动和讨论中探索、理解和体验合作。对于幼儿来说,单靠这一次活动不可能完全掌握合作的方法,需要在不断的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体悟合作要领。因此,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延伸活动。

四、说活动延伸

1.区角渗透

收集破旧的儿童图书,投放在美工区。幼儿分工合作,剪贴图书变新书,体验合作的乐趣。

2.各项活动中渗透

在平时的生活、体育活动中贯穿合作的练习,让幼儿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充分尝试,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